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练习题)

时间:2022-06-16 12:0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练习题),以供借鉴。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与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按一定标准来分类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思:

  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房间吗?谁是自己整理的请举手。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整理的效果如何?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也有自己的房间,想不想去看看?

  这是淘气的房间,这是笑笑的房间,你想说点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淘气整理房间。板题:《整理房间》

  二、启思

  1、都说笑笑笑房间整齐,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整理的?学习她的好方法来帮淘气整理好吗?生:好!

  2、看看笑笑房间里都有些什么?这么多东西,她是如何摆放的?

  3、你知道她为什么把球和玩具熊放在一起吗?仔细想想他们是干什么用的?(引出三类:服装类、学习用品类、玩具类)

  4、我们看到笑笑是把有相同用途的物品一类一类来摆放的,分成了“玩具类”“学习用品类”“服装类”。这就是:分类。

  三、展思:

  1、再来看看淘气的`房间,看来淘气像你们大多数人一样还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今天老师把淘气房间的一些物品带到了课堂上,来看看这是什么?应该放在哪一类?为什么放在这一类?

  例如:这个是铅笔,学习用的,所以放在学习用品类。

  2、看看这是什么?应放在哪一类?为什么放在这一类?

  (袜子、玩具熊……)

  师:现在淘气房间的其余物品都在你们手上了,拿到物品的同学请你想一想,你要把它贴在哪一类?为什么贴在这一类?准备好了来站队,把这些物品在黑板上分类贴好。

  5、我们来看看淘气的房间中每一类都有哪些物品?(生读)

  6、经过你们的整理,看看淘气的房间变成什么样了?

  7、淘气要用铅笔该去哪一类找?玩具小汽车呢?

  8、淘气的妈妈又买来了故事书,放在哪一类?为什么?

  9、冬天来了,妈妈给淘气买了一条围巾,应该放在哪一类?为什么?

  10、现在你觉得分类有什么好处?

  四、促思: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分类也有许多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欣赏生活中的分类)

  五、拓思:

  1、今天学习了分类,帮淘气整理了房间,你收获大吗?敢不敢接受挑战?

  2、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阳光之旅吧!

  (1)一缕阳光:

  你能按照会飞和不会飞来给下列动物分类吗?

  (2)光芒闪耀:

  小组合作:你能给下列物品分类吗?温馨提示:

  拿出学习袋里的学具,小组内说一说都有哪物品?

  小组讨论,你想怎样给他们分类?说说你的理由。

  (3)潜能无限:

  请你给下列图形分类。(形状,颜色、大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收获不少,用你智慧的双眼和灵活的大脑去发现生活中的分类吧。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0”,能正确读、写“0”。

  2、联系实际了解“0”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0”。

  3、掌握0的排数,能正确完成看图写数、读数和排数练习。

  教学重点:

  理解“0”的含义,“0”的读、写及排数、写数。

  教学难点:

  理解“0”的含义、“0”的写数和排数。

  教学准备:

  课件、红花、数字卡片、头饰和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唱一唱。

  出示课件,播放儿歌《数字歌》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

  4像小旗随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吃饭

  0像鸡蛋做蛋糕

  2、认一认。

  出示数字,分别点学生认读数字1~9,边读边写出数字。

  3、说一说。

  (1)()只小兔

  (2)()只小熊

  (3)()只小鸟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认识0。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小鸟一只只地飞走了,天上还剩下几只鸟呢?”

  学生分别回答“5、4、3、2、1”。

  当鸟全部飞走时,教师问“还剩下几只鸟呢?”

  引导学生回答“天上没有鸟了”。

  一只鸟都没有了也可以用数字表示:出示数字“0”。

  2、导读“0”。

  引导学生分小组读“0”,边读边用手跟着老师书空写“0”。

  3、理解“0”。

  (1)四只小鸟飞走了,(没有小鸟了)树上还有“0”只小鸟;

  (2)小白兔把胡萝卜吃完了,(没有胡萝卜了)还有“0”个胡萝卜;

  (3)四个气球飞走了,(没有气球了)还有“0”个气球。

  什么都没有可以用数字“0”表示。

  4、演示“0”。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扮演蝴蝶,另两个小组读数、写数。

  5、写写“0”。

  引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0”,分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写得又快又好。

  6、说说“0”。

  (1)引导学生观察:“0像鸡蛋做蛋糕”。

  (2)学生想一想:你还知道有哪些像0的物体呢?

  7、排排“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1、数一数,写一写。

  2、读出尺子中的各数。

  3、填数。

  1 3 5 7 9

  四、联系实际,拓展教学

  1、生活中的“0”无时不在,出示图片,请同学们分别读出数字。

  2、想一想,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0”的物体呢?

  五、练习

  1、书写“0”。

  2、找一找与“0”有关的事物。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懂得了很多课堂纪律。老师问问大家,当我们想发言的时候应该先怎么样?(指名回答)大家举手看一看?(让学生在座位上举手)

  提问:大家举的是哪只手?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是——(左手)谁来说说怎样区分左、右手?

  谈话: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小游戏:由慢到快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二)探索交流

  1.多媒体出示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

  谈话:小朋友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你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如果有的学生说“小明坐在左边”,则启发:这样说不够完整,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坐在谁的左边吗?

  小结: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桌互相说后汇报。

  2.联系教室里的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2题)。

  让每个学生自由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或竖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所处的位置。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而不能只说谁在左边或右边。

  3.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可以用前、后的关系进行表达)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星期天,小熊买了好多好吃的来招待好朋友(多媒体出示情境图)。谁来说说小熊都买了什么?

  提问:每个小朋友可以选一样,但是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让大家来猜一猜好吗?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第5题可让学生先看图说,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说。

  (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提问:小朋友们,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揭示课题:认位置)

  谈话:课后,请小朋友们用你们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并且说一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