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3篇(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七年级上册)

时间:2022-10-09 14:30:1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3篇(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七年级上册),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3篇(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1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陈方永

  一、基本情况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7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三个大题18个小题。题型有选择题、辨析改错题、材料解析题。可以说题型多样,内容全面。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全面检测出课标上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直接从教科书上选取,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一般就一章或一节设问,对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

(1)本试卷具一定的创新,如:题型上的多样性,不再是一味的材料解析题。

(2)试卷能够较好的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

  二、学生答题情况

  大多数学生分数都很低,不及格。其中选择题第5、8两小题错的较多。改错题没有一个同学全部做正确,有的同学是零分。

  材料解析题中的第18题,部分同学没有做,大部分同学做的不够准确。

  三、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部分学生对于图片的识读能力不强,概念模糊不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材中图片的分析,点明相关重要知识点。

  3、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学生回答的一个弱项,表明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往往在答题时学生容易将史实过程作为理论分析的内容,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四、对今后教学建议

  1、应加强审题的训练。解题思路要注意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要强化学生组织答案的条理性和规范性。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引导学生对教材的重视,避免材料解析题出现口语化过于严重的现象。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

  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平时要求学生要细以看题,不要因为粗心造成漏题没答。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教学中多联系实际生活,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尽量用课本来组织语言。加强对学生答题技能技巧的训练,强调课本知识的应用,注重题目设问的多样性。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2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王村中学

  延文斌

  本次七年级期末统考试卷在题型上多种多样。选择题40题共40分,非选择3大题共60分,分为简答题、材料题和探究题。从总体来看:本年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注意知识理解上的考察,注意专题的归纳,有很好的区分度。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1)覆盖全面

  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实现了全面覆盖,试卷中选择题的类型多样:有读图、有排序、有匹配等。试题新颖覆盖面大,实现了考点对本册书均匀的全覆盖,但有显得主次分明。

(2)图文并茂

  整套试卷共用图12幅,图片形式多样,有地图、有文物图等。如:第23、24题等,图说历史的两幅图,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历史时空关系。实物图有助于引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和地图册的图片资料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

(3)联系生活

  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材料分析题第24题丝绸之路路线图,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一谈丝绸之路对我们今天发展的启示。

(4)论从史出

  充分利用原始史料,是本次期末试题的很明显特色。第22题材料一、二分别用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始材料,让学生阅读分析做题并发表自己对这些改革看法及其所起的历史作用。

(5)形成专题

  第26题围绕“文化与改革”这一主题进行探究,这些题型的设计有助于引导教师在单元复习和总复习时进行专题复习,并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改进措施:

  1、培养学习兴趣。从考试成绩来看,对历史有浓厚兴趣,阅读面宽广的同学考分很高,靠死记硬背的同学会出现知识混淆,张冠李戴的现象,不会灵活运用知识

  2、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历史图片和史料。帮学生建立时空观念,通过积累充分的表象知识,引导学生由由表及里的掌握知识

  3、在新课和复习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归纳、总结、专题帮学生建立知识联系和体系。

  4、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注意书写的正确。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3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纵观今年初一历史试题,就全卷内容来看,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 度来考查学生。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使学生掌握了广泛的历史知识。

(二)具体分析

  1、选择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失分最高的是第11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封建社会了解不太清楚。其次是第5、17题,主要是这两题不在课文正题中,没有扩展,有点偏题。

  2、非选择题。本题共有21、22、23三道大题,主要考察了齐桓公改革,商鞅变法和秦王扫六合等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21题做的不是很好,主要问题出现于学生材料分析不到位,有些古文不太理解。特别是21题的材料二,学生不求甚解。有的答成分封制,有的空着失分很多。从这些题可以看出,学生做自由发挥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第23题的4个问题中,第4题学生做得不好,不能从正反两方面评价秦始皇。有的即使评价了,但是没有做到有理有据。

  3、简答题。本题共24、25、26三题。25题秦疆域的西边答的不好,与长城西端相混。26题比较不错,部分同学容易把此题与材料分析的23题中的第3题相混。

(三)综合分析

  1、覆盖面广:20道选择题涉及1——15课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将历史知识与课文中的插图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如第2题。

  4、本次考试优秀率 40% 及格率 75% 平均分为

(四)教学反思

  针对此次评卷工作中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应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进: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2、重视学习,深入研究探究教学。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提高归纳、辨析判断的能力。

  3、在学习中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多问、多探讨,强化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加大非选择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技巧,注意纠正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