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共8篇(重点初中招生考试题语文)

时间:2022-10-14 07:31:00 试题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初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共8篇(重点初中招生考试题语文),供大家参考。

初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共8篇(重点初中招生考试题语文)

初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共1

  自主招生笔试题

  数学:(^表示指数位置)

  1、(5^0.5+1)/(5^0.5-1)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求:(1)A、B(2)B+B^2+B^3+……+B^n(比较简单)

  2、求证:(1)当x+y=1,x^2n+y^2n≥0.5^(2n-1)(我的思路:x^2n+y^2n>=2(x^(2n)*y^(2n)),当且仅当x=y=0.5时等号成立。当x=y,右式等于0.5^(2n-1),证明完毕。)

(2)a,b,c>0,任意将其排序为x,y,z。求证:a/x+b/y+c/z>=3(除了用竞赛上讲的排序不等式,没想到其它做法)

  3、问x^2+2px+2q=0,p、q是奇数时是否有有理数根,证明之。(我的思路:不存在。要证明不存在,只需证delta不是有理数,只需证判别式不是完全平方数。设p^2-2q=a^2,a是整数。则:p^2是奇数,2q是偶数,故a是奇数。P^2-a^2=(p+a)(p-a)=2p的两个因式均为偶数,推出2p被4整除,与p是奇数矛盾,得证)

  4、椭圆x^2/(a^2)+y^2/(b^2)=1,过A(-a,0)做l交椭圆与P交y轴于R,过O做l’平行于l交椭圆于Q.求证:AP、根二倍OQ、AR成等比数列

  5、写出所有公差是8的三项等差质数列,

(我的思路:『3,11,19』证明:公差为8的质数列,故不含偶数。满足质数列,故不被3整除,首项可写作3n+1或3n+2。当为3n+1,第二项是3n+9,和数,排除;当为3n+2,第三项为3n+18,和数,排除。故3,11,19是唯一满足条件的数列)

  6、sin t+cos t=1,z=cos t+i sin t(i是虚数单位),求z^0+z^1+z^2+z^3+……+z^n(我的思路:貌似是应用复数的三角形式,好像要讨论)

  7、求证:a1,a2,a3,a4……a2n+1各项相等的`充要条件是数列『an』满足条件:从中任取2n项,均可分成各含n项的两组使两组各项之和相等(不会,不过不知道假设其不相等,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之后有没有办法做)

  8、四面体ABCD中,AB=CD,AC=BD,AD=BC,求证:(1)其四个面都是锐角三角形(2)若同一面上三个二面角是a,b,c,cosa+cosb+cosc=1

  9、三位数中任取一数,求:它是5的倍数的概率;它恰有两位数字相等的概率

初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共2

  笔试模式:

  不分文理科,所有考生同考一套试卷。今年自主招生考试题量较大,试卷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综合知识、通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共计165道选择题,总分值为300分。

  考察方向:

  本次考试的知识点涉及面广,糅合了物理、地理、文学、生物、历史等多学科知识,并且非常注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察。

  笔试试题:

  八卦是传统文化核心,八个方位都有象征的自然事物,象征火的是什么;

  与传统节日“清明”有关的作品是哪部;

  好莱坞电影《终结者》中的反派机器人T―1000是由一种可以自由改变形态的“液态金属”制作的,常温下下列哪种物质可以通过改变电压等方式改变形态?

初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共3

  高考自主招生语文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1分)

  1、古诗文默写。(9分)

① ? ? ? ? ? ? ? ? ? ?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 ? ?(《论语》十二章)

② ? ? ? ? ? ? ? ? ? ? ,家书抵万金。 ? ? ? ? ? ? ? ? ? ?(杜甫《春望》)

③ ? ? ? ? ? ? ? ? ? ? ,肯将衰朽惜残年。 ? ? ? ? ? ?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④ ? ? ? ? ? ? ? ? ? ? ,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 ? ? ? ? ? ? (袁宏道《满井游记》)

⑤ ?春冬之时, ? ? ? ? ? ? ? ? ,回清倒影。 ? ? ? ? ? ? ? (郦道元《三峡》)

⑥ ?塞下秋来风景异, ? ? ? ? ? ? ? ? ? ?。 ? ? ? ? ? ?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⑦ 俄顷风定云墨色, ? ? ? ? ? ? ? ? ? ?。 ? ? ? ? ? ?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写船尽江空、斜阳江水含情的句子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请根据你平时所积累的名著知识,完成下列填空。(4分)

①“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

  以上语句出自鲁迅的散文《 ? ? ? 》,语句中提到的“《陶庵梦忆》”的作者是 ? ? ? ?。

② 请写出下面语段中的A、B两处人物是谁。A: ? ? ? ? ? ? ? B:

  小说《红岩》塑造了许多意志坚定、无所畏惧、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在狱中,A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B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3、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划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 个字。(3分)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髥老者,面容清瘦,双目炯炯有神。

  4、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然后进行新闻概括及新闻短评。(5分)

  某寄宿学校管理严格,学生一周只有周末能见上父母。为了多接触孩子,陪伴孩子成长,有些母亲放下原先苦心经营的事业,应聘该校既辛苦待遇又不高的“宿管员”职位。学校出于公平考虑,有意将她们与自己的孩子错位,她们必须将所有精力放在自己负责的学生身上,无暇顾及自己孩子,“只能在食堂里、操场上远远看到自己的孩子”。“陪读”成了一种心理安慰。但妈妈们仍觉得能与孩子同处校园而安心幸福。

①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2分)

②你如何看待母亲们的选择?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不超过30字的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表达通顺,反对或赞成的理由充分。(3分)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曾卓的诗歌《遥望》,回答后面问题。(5分)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的故乡

  5、诗歌共两节,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2分)

  6、诗中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象征着什么?诗人这样说,表达了他怎样 的思想感情?(3分)

(二)枕边的夜莺(20分)

  迟子建

①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②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刷拉拉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刷拉拉响。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窗外的园田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

③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辩。有的花瓣可以当作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做泥了。

④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⑤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

⑥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字给了我。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过于华丽,浓艳得有点让人眼晕。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就化做烟波了。“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一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⑦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其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

⑧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而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

⑨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求真,去芜存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枕畔,也曾有过名声显赫却难以卒读的书,但它们很快就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能够留下的,是鲁迅,是《红楼梦》,是《牡丹亭》、《聊斋志异》,是雨果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等等,这些人的书和作品可以一读再读。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

⑩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它们清新、湿润,宛如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

  7、作者以“枕边的夜莺”为题,有什么特色与效果?(3分)

  8、文中第②段作者为什么要着意刻画夏天和冬天的窗外之景?请作简要分析。(3分)

  9、根据上下文说说划线句“有的花瓣可以当做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做泥了”的作用。(4分)

  10根据上下文意,简要赏析下面语句。(3分)

  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

  11、文章第④段,作者说“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认为古诗词是“一个永不破碎的梦”?(3分)

  12、本文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 ? ? ? ? ? ? ? ? ? ? ? ? ? ? ? ? (选自韩愈《马说》)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 ? ? ? ? ? ? ? ? ? ? ? ? ? ? ?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2分)

  A.①虽有千里之能 ? ? ? ? ? ? ? ? ?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 ? ? ? ? ? ?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C. 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②若见而不收养

  D.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 ?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犬随叔父夜行”中“夜”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 ? ?B.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C.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 ? ? ? ?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15.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2分)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6分)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③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

  17.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 ? ? ? ? ? ? ?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 ? ? ? ? ? ? 的主旨。(2分)

  三、写作。(40分)

  在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东西常常被忽略。如:一声叮咛,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道小程序,一处小破绽……忽略是常有的,后果有大有小,有些事情忽略了无大碍,但有些事情忽略了却会造成遗憾,形成伤痛,酿成大错。有些时候,我们正在忽略的,可能就是最重要的.。

  请你阅读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四、语文积累与运用。(21分)

  3、古诗文默写。(9分)每空1分,有错字、添字、漏字,该句不得分

① 博学而笃志 ? ? ?② 烽火连三月 ? ? ?③ 欲为圣明除弊事

④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⑤ ?则素湍绿潭 ? ? ?⑥ ?衡阳雁去无留意

⑦ 秋天漠漠向昏黑 ? ? ⑧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4分)① ?《狗猫鼠》 ? 张岱 ? ? ? ? ? ② ? ? A江竹筠 (江姐) ? B华子良

  3、(3分)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精神啦!

(内容表述不完整,不符合少儿听众特点或有语病,酌情扣分)

  4、(5分)

(1)母亲(或家长)(1分)入校(1分)(或辞职或应聘宿管员)“陪读”(1分)

(若表达为:“母亲为陪读应聘学校宿管员”之类也算对。超字或有严重语病的扣1分。)

(2)示例:①母亲陪读,给自己心理安慰,也给孩子温暖支持,值得肯定。

②家长沦为孩奴牺牲太多,给孩子造成巨大压力,对孩子成长不利。

③家长对孩子不肯放手,不利于孩子独立意识培养,不值得提倡。

④母亲为儿女牺牲事业放弃社会责任,对社会对教育孩子都不利。

(观点鲜明1分,有具体的反对或赞成的理由2分。超字或有严重语病的扣1分。)

  五、阅读理解。(39分)

(一)(5分)

  5、 年轻时遥望生命的未来,年老时追逝去的年华。意思对即可。

  6、指的是人生路上的困难与挫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艰辛感受和顽强奋斗精神。(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二)枕边的夜莺(20分)

  7.(3分)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古诗词比作夜莺,形象地写出了古诗词优美的意境,生动地表现写出阅读古诗词给予自己的美好的精神享受与诗意情怀的熏陶。

  8、(3分)交代读书的氛围,(1分)烘托读书的惬意 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2分)

  9、(4分)写出作者对阅读有自己的认识和独到评价,表达出对好书的喜爱之情和对庸常作品的鄙弃。(2分)从结构上与第⑼段内容相呼应,强调了好书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2分)

  10、(3分)作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1分),把优秀的作品比作日出(1分),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优秀作品影响范围深广,感染力的强大。(1 分)

  11、(3分)古诗词让我对“个人的生活遭遇变故”有所感悟;(1分)古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1分)伟大诗人的诗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1分)(如果考生立足文本有自圆其说的合理的解释,酌情给分)

  12、(4分)结构上呼应标题,(1分)收束全文;(1分)内容上升华中心再次强调读书能够滋润心田给人美妙的感受,(1分)表达作者对阅读的喜爱之情。(1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

  13、D(2分)

  14、C(2分)

  15 .(2分)两处全对得2分,只要错一处,该题不得分。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16.(6分)每句2分

①难道就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不认识千里马啊!

②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不了。

③(张元)马上请医生来救治叔父,不久治愈了。

  18.托物寓意(托物言志) ? ?关爱动物,善有善报(2分)

  四、作文(40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初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共4

  自主招生笔试题目(2)

  1.宇航员的宇航服有什么好处?

  2.说说隐形飞机“隐形”的原理。

  3.蚂蚁从10层楼上摔下来会不会摔死?

  4.如果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热胀冷缩的会怎样?有没有冷胀热缩的现象?

  5.大树会无限长高吗?

  6.从一个从政者立场出发,该怎样杜绝食品安全问题?

  7.对郭美美事件的看法。

  8.如何看待《焦点访谈》这一栏目?

  9.怎么认识经济中“绿色GDP”的问题。

  10.对“空巢老人”问题的产生有何看法,有何解决措施?

  11.地沟油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12.分析一下海南旅游宰客这一经济现象

  13.你怎样看待家长给孩子报班学乐器?”

  14.“怎样改善现代环境?”

  15.“毕业后愿意继续深造还是工作”

  16.跳远分为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的能量转化是什么?

  17.如何制碘?

  18.请简述回答化雪剂的成分?

  19.含铅汽油中,铅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

  20.物体都是热胀冷缩吗?

  21.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初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共5

  1、北京交通大学自主招生复试和笔试试卷按专业分类进行,理科实验班类笔试内容为物理和数学逻辑,难度介于高考和奥数竞赛之间,同时运用到高等数学解题思路;

  2、文科语文的作文为命题作文“网络中的我”,字数500字。

  3、一位北京的理科考生认为,作文题目与高考不太一样,用比较少的字数说明自己的观点,有些难度,但他表示物理题目最难,很多都不会。另一位考生也称,物理题超过了高考大纲考试形式,难度很大。

初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共6

  1、虽然笔试分了文理科卷,但理科的试卷却有很多文科甚至艺术类的考题,比如有一道题目是要求根据前后文意,将其中一句甲骨文翻译成简体字,还有一道题是给了一幅有猫、牡丹花和蝴蝶的画,要求考生赏析。

  2、考生小王说,“有一道题要我们根据屈原的诗句,推断其描写的是何种植物。虽然这句诗有些晦涩,但我平时酷爱古典文学,一眼就看出诗句出自《橘颂》,轻松答题。”

初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共7

  自主招生笔试试题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起上海地区考生通过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后,高考成绩可仅作参考),在高考录取时可获得20分或不等的优惠。自从开始,我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自主招生面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相关笔试题目推荐:

  工商银行笔试参考资料

  迅雷算法类笔试真题

  中国银行笔试题目(法律)

  中国石油各职位的智力笔试题

初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共8

  一、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游弋(yì) 挣揣(chuài) 虞美人(yù) 以儆效尤(jng)

  B.笑靥(yè) 粘贴(zhān) 杀风景(shà) 济济一堂(j)

  C.呼吁(yù) 摇曳(zhuài) 一溜烟(liù) 孜孜以求(zī)

  D.憎恶(zēng)模板(mú) 乘务员(chéng) 结党营私(ji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袒露 金榜提名 轻歌曼舞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B.低俗 拈轻怕重 坐收鱼利 不见棺材不落泪

  C.震撼 洗耳恭听 螳臂当车 多行不义必自毖

  D.讥诮 诲人不倦 泾渭分明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有“有两个翅膀”:一个是技术创新,一是设计创新,而现在,许多本土企业却忽视了设计创新。

  B.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理所当然”方便的人说声“谢谢”,我们这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还会不温暖吗?还会感到人情冷漠吗?

  C.当前,房价调控依然依然任重而道远,万不可麻痹大意――如果这个时候调控的“手”软了,则有可能“松一篙,退千尺。”

  D.京城的特色食品:诸如焖猪蹄、烩鸭条、烧白菜、元宵、奶卷┅┅上百种名目繁多的食品,可以让各路美食家一饱口福。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瓷上青花与画中水墨一样,都是至雅至精、至美至极的艺术形式, 。 , , : ; ;淡到极致,也浓到极致。青花以它的这种独特瓷韵,自蒙古以后,始终是中国瓷器的主流。

①或明朗宁静,或曲折幽深②具有无法言说的韵味

③画以墨为韵,瓷以青为贵④或如蓝天白云,或如荷塘月色

⑤一如水墨在宣纸上铺展 ⑥青花瓷在瓷胎上的色性

  A.②⑥⑤③④① B.③⑥①④⑤②

  C.②③④①⑥⑤ D.③⑥⑤②①④

  5.“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法,下列书籍可以归入“子”部的是(2分)

  A.《尚书》 B.《论语》 C.《老子》 D.《汉书》

  6.在小说《红楼梦》中营建大观园的动机是 (2分)

  A.荣府为贾母祝八十大寿 B.贾府为贾母祝八十大寿

  C.贾府为迎接元妃省亲 D.荣府为祝贾政升迁

  7.下面是5月网友在微博上发布的、 香港中文大学组织的一次微情书大赛的一等奖作品。几天转发近12万。说的是一个很优秀的男生向心目中的女神表白,但没有收获。作品写出表白后的某种心情,有人说正读反读都可以。请以“失意”或“希望”为主题谈谈你的解读。(不超过50字)(4分)

  百字令?微情书【香港中文大学】胡慧盈

  见

  惊艳

  目流连

  再难思迁

  踌躇欲向前

  只恐天上人间

  悲欢喜怒一线牵

  循环往复恨此心坚

  花开花落转眼已三年

  天人合一处垂首对漪涟

  思或淡情未移口三缄

  燕去燕归沧海桑田

  倘注定有分无缘

  亦感蒙赐初面

  纵此生不见

  平安惟愿

  若得闲

  仍念

  歉

  8.给下面一则寓言添一句性的结尾,要准确概括寓言的涵义。(不得超过20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