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电子参考教案设计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8课教案

时间:2023-02-20 00:2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电子参考教案设计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8课教案,供大家阅读。

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电子参考教案设计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8课教案

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电子参考教案设计1

《刷子李》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写人的写作方法,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

  1、出示课题:

  刷子李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姓李的老师称李老师,看见姓李的会计称李会计,看见姓李的厂长称李厂长,那看见姓李的粉刷师傅,我们称什么呢?

  3、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作者为什么称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为“刷子李”呢?请同学们结合预习,猜猜原因。

  4、“刷子李”他的技艺到底有多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要读得流利。

  1、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正音,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

  蘸(zhàn)和(hè)着琴音 必得(dě) 发怔(zhèng) 调(tiáo)浆 天衣无缝(fèng) 。

  3、再读课文,画出能表示“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语句。

  三、小组讨论,深化感悟

  根据同学所画句子,顺势导入以下两个话题的讨论:

  话题一:

  黑衣服的描写

  1、文中多次写到“刷子李”的黑衣服,你们发现了几处?

  2、同学交流列举。

(四处)

  3、教师小结:

  听说黑衣服──看到黑衣服──检查黑衣服──发现“小白点”。

  4、出示:

  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白刷不要钱。

  5、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技艺高超)

  6、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

  7、读一读,读出对他高超技艺的赞叹。

  8、刚才我们通过对一些重点词句的品析来体会作者描写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小组讨论其它三处地方描写的好处。

  9、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10、小组派代表朗读,要让同学听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在读之前可让其他同学友情提醒,促进交流,深化感悟。

  11、为什么要着重写“发现‘小白点’”?

  12、指导同学读出曹小三心理的变化。

  话题二:

  刷墙的描写(第五小节)

  1、“刷子李”的粉刷身手到底有多强?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2、同学自读。

  3、这一小节,有哪些令你惊叹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与小组成员交流交流看法。

  4、小组派代表小组讨论的结果:

⑴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折得清爽。

(蘸浆的手法高明,或者调浆配料方法巧妙。)

⑵ 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动作熟练,优美。)

⑶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做的活,效果非同一般。)

  5、请一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6、自由练读。

  话题三:

  写法的妙处

  1、课文是写“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本该花大篇幅描写他是怎样刷墙,刷得怎样好,可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他的黑衣服呢?

  2、同学交流。

  3、教师小结:

  刷墙的描写是直接写他的刷墙的技艺高超,而黑衣服的描写虽然不是直接写,可从这些描写中却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我们可以称这种描写为侧面描写,但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了表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四、紧扣末句,总结课文

  1、出示最后一小节。

  2、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分别见到、听到?

  五、课后作业

  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夸一夸身边有一技之长的人,用一段话写下来。

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电子参考教案设计2

《拉萨古城》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的观察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拉萨古城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借本文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课余利用网络,去了解更多拉萨古城乃至祖国更多城市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祖国多姿多彩的壮美山河的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与学生接话练习:(师说半句,生说括号里的)——这一环节想激起学生对我们祖国的广阔山河的记忆。

  我们美丽的祖国有()的江南水乡,有满目葱绿的(),有沃野千里的(),有()的西沙群岛……

  师:是啊,西藏自古以来就是咱们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赞干布在西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实现了西藏高原的统一。13 世纪初,成吉思汗在中国北部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定国号为元,并于1279年统一全中国。西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播放视频;西藏)(1分29秒)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的省会城市-“拉萨”这座古城,(板书课题)去领略这座世界上特色、最富魅力的城市的风采。

  二、读课文,了解大意4

  出示要求: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认真读一遍课文,读完仔细想一想:拉萨是一座怎样的古城?

  三、学生交流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叙述顺序6

★民居

“平定的白色楼房一座挨着一座,黑框的门窗上装饰着条条漂亮的短皱帘,家家的楼顶上五彩经幡飘飞……古城民居的建筑风格独特,色彩鲜明,无论是颜色还是造型,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投影出示民居

  读课文第一小节,读好“一座挨着一座”,“条条”,“家家”等词。

★布达拉宫

  老师读了这篇课文,禁不住手痒痒了,于是写下了这么一首小诗。

  哦,拉萨

  在我的记忆中,

  在我的印象里,

  拉萨——

  是神秘的,遥远的,

  是圣洁的,是无与伦比的

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电子参考教案设计3

《一件运动衫》

  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通过品析重点词句,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

  3、渗透一定的习作技巧,培养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我”买运动衫、买鞋及康威先生用小狗给“我”换运动衫过程的描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赞美了人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概述《麦琪的礼物》的故事

  美国文学家欧.亨利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叫《麦琪的礼物》(板书),讲的是圣诞节的前一天,住在公寓里的贫穷的德拉想给丈夫吉姆一个礼物,可是她只有1美元87美分的钱,她知道这点钱根本不能买什么好的礼物,于是她把引以自豪的褐色的瀑布似的秀发剪下来,卖了,换来了20美元。找遍了各家商店,德拉化去21美元,买到一条白金表链,她特别高兴,因为她丈夫吉姆有一块祖传的金表,因为家穷,一直买不起表链,所以从来没有戴过金表,而现在有了这根表链,以后吉姆终于可以戴上金表了。而吉姆呢,他也想给妻子一个惊喜,但也没有足够的钱买礼物……

  同学们,你猜猜看,吉姆会怎么做呢?买来了什么礼物送给妻子呢?

(卖掉了引以自豪的金表,买了德拉羡慕渴望已久的全套漂亮的发梳作为圣诞礼物。)

  他们牺牲了自己最珍贵的物品,为的是给对方买来的礼物,可是阴差阳错,两人珍贵的礼物却变成了无用的东西,但他们却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爱(板书)

  2、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正因为我们有爱心,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美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一件运动衫引起的故事同样也感人,相信同学们学完课文,对“爱的主题”会有更深切的体会。读题。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件怎样的运动衫?课文围绕着运动衫写了什么事?

  2、读后交流,了解主要内容。

  3、读读:“我”为邻居康威老人送鞋到镇上修补的时候,买了一件漂亮的运动衫;当我得知老人的鞋不能再修补时,“我”用运动衫换了一双新鞋送给老人;没想到老人用一条小狗换了一件运动衫送给“我”。

  4、小结:实际上文章就是讲了男孩的一件运动衫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事。

  板书:得——失——得

  三、深入感悟

  1、这个男孩就是小马克,小马克的这件运动衫之所以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是源于他对这件运动衫的格外喜爱。请大家仔细默读课文1至8,你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小马克特别喜欢这件运动衫?用“——”划下来。

  2、交流汇报,结合朗读

  3、出示这五个句子

“这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一件运动衫,前面印着一只蓝色的仰着头的大角麋鹿。

  我大着胆子上前,问小男孩运动衫是在哪儿买的,多少钱一件。

  我一边走,一边想着那件红色运动衫。

  回到家,我对妈妈讲了那个小男孩穿的红色运动衫以及上面印的蓝色大角麋鹿有多棒。

  到了城里,我先到小男孩告诉我的那家大商店,找到挂着那种运动衫的柜台,毫不犹豫地用3美元买了一件,一出商店我就穿上了,心里充满了自豪。”

  朗读

  4、人一旦得到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心中一定特别骄傲与自豪,当小马克穿上这件运动衫时,他的心中也一定特别骄傲与自豪。可是,就是这么喜爱的运动衫,小马克却用它换了一双新鞋送给康威老人,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再次快速默读全文,从字里行间寻找依据。

  学生交流。

  请大家看看课文中的这个句子:我在街角抱着鞋站了一会儿,好像看到老人在小屋里赤脚等着我。我瞥了一眼这双老人穿得不能再穿的破鞋子,心想这双鞋子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东西了。

  你知道小马克当时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吗?和同桌探讨一下。

  5、过渡:患难之处见真情,一边是自己心爱的运动衫,一边是坐在小屋里等他归来的老人,在利益选择的当口,小马克忍痛割爱怀着心底的一丝遗憾放弃了自己的运动衫。为了一位贫穷的风烛残年的老人舍弃了自己的最爱,这是一种多么感人的精神啊。读到这儿,你想到哪些词语来赞美一下小马克?(热心助人,关爱他人,善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极有爱心、、、、)

  6、其实课文中还有一些人,我们也可以用这些词语去赞美他们,你知道是谁吗?

①售货员:不但鞋子便宜卖给我,还送了一双长腰袜子。

②康威老人:其实那小狗陪伴老人渡过了很多孤独的日子,老人没有钱,忍痛割爱用其中一条小狗换来了运动衫。

  7、奉献爱心终将获得爱心回报,小马克的爱心赢得了售货员的爱心,也博得了康威老人的爱心,售货员和康威老人的爱心也从另一个侧面衬托了小马克的爱心。爱是无处不在的,它在空气里,会化作一点雨;它在清水里,会化成一条鱼;它在草地上,会长成一棵美丽的花;它在人心里,会化作涓涓的暖流。

  让我们怀着这暖暖的感动,来读读课文那感人的结尾吧。

  8、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看看课文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课外时间请你续写故事,抓住“我”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写。

  四、拓展延伸

  1、一件运动衫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老师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出来,是什么字?(板书:爱)是的,一件运动衫把孩子和老人紧紧相连,他们彼此献出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却得到了更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真情——“爱”,就像《麦琪的礼物》中的德拉、吉姆一样,他们彼此献出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却得到了更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爱”。

  2、一件价值三美元的运动衫,在一天中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这分明是一次爱的传递,就像奥运火炬一样,能够传给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也传给了我们所有坐在教室里的人。这爱的传递叫什么?你知道吗?(板书:爱之链)

  阅读《爱之链》,交流: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比较《爱之链》与《一件运动衫》两者的相同之处。

  3、在读《一件运动衫》的过程中,你会料到老人用小狗换运动衫送给我吗?在读《爱之链》过程中,你会料到乔就是女侍者的丈夫吗?跟前后左右的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二篇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出人意料的结局增添了故事的戏剧性,引人入胜,回味无穷,而且让人心灵震撼,更能使读者感受到爱心的奉献终会得到爱心的回报或者好人有好报的道理。)

  五、总结下课

  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当发现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请你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点爱心,你也会得到爱心的真诚回报。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就会形成一条永不中断的爱的链条,就像歌曲《爱的奉献》中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