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8篇

时间:2024-04-03 15:29:16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8篇,以供借鉴。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8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了解区分磁铁可以吸的物质,感知磁铁特性。

  2、了解磁化现象。

  活动过程:

  1、课前让幼儿了解磁铁可以吸什么,再让幼儿相互自己已知的哪些物体可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行。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2、组织幼儿讨论:这些不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

  3、让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

  4、磁铁不能放在什么地方?了解磁化现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2

  1、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活动准备

  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活动过程

  1)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3

  活动目标:

  1、 理解白天和黑夜形成的原因及转换关系。

  2、对探索自然现象有兴趣。

  活动准备:

  1、 地球仪、手电筒各一个。

  2、 32K大小的黑卡纸每人一张、笔。

  3、白色和黑色卡纸制成的“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人手一个

  活动环节:

  一、 念诗歌《我喜欢长长的夜》。

  (1)教师引导语:前几天诸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叫什么呢?你们觉得这首诗歌听起来怎么样?

  (2)幼儿用温馨好听的.声音来把诗歌念一遍。

  二、黑夜的秘密。

  (2)长长的夜晚那么美好,你们知道夜晚是怎么来的吗?

  (3)教师将打亮的电筒固定在离地球仪有一定距离的一侧,在地球仪的中国地域上贴一红五星,我们来看一个实验,地球仪代表我们生活的地球,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

  当中国地域对着光源时,轻幼儿说说中国是白天还是黑夜?

  (1)教师操纵地球仪自传,当中国地域背离光源时,再请幼儿判断中国是白天还是黑夜。

  (2)教师继续转动地球仪,让幼儿观察并判断白天、黑夜的转换情况。

  三、白天和黑夜的对话。

  (1)白天和黑夜就是这样,白天来了黑夜就走了,黑夜来了,白天就走了,所以它们永远都碰不到一起。这天,“白天先生”想打个电话给“黑夜小姐”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2)教师以“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的口吻互相说。

  (白天先生:我从来都没有见过黑夜,你能告诉我你们那里是怎么样的吗?黑夜小姐:是啊是啊,我也从来没有到过你们那里,也请你告诉我你们那里是怎样的好吗?)

  (3)请小朋友帮助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回答他们那里是什么样子的。

  (4)请小朋友互相扮演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然后互相提问和回答关于白天和黑夜的事。可交换角色扮演玩。

  四、画黑夜

  (1)“白天先生”已经知道了许多关于黑夜的事情,他想画一本关于黑夜的画册送给“黑夜小姐”,(出示几幅黑夜的图片)他已经画好了几幅画,可是这样几幅能做成画册吗?我们一起来帮助“白天先生”,把黑夜中美丽的景色和有趣的事情画下来好吗?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请几名幼儿讲讲画的内容,然后将画页装订成册,放入活动区。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4

  设计思路:

  今天我的这个活动是围绕我们的课题《大班幼儿乡土游戏创造性玩法的研究》来设计的,《课程指南》指出:“大班幼儿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儿童的双手很灵巧,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在体育活动中常常会别出心裁,想出独特的玩法。”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投放了一些能激发幼儿创造性的材料,引发孩子创造性地玩。同时我们在平时的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关注自己的较多,不太善于与同伴合作游戏,因此今天我设计这一活动,鼓励孩子们创造性的.玩,并有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 积极探索玩弹珠的各种方法,学习与同伴合作游戏。

  2、 能将游戏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提高记录的能力。

  活动准备:

  弹珠若干、有洞的板3块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看看今天我们要和谁来玩游戏?

  二、 自由玩弹珠

  积极探索弹珠的各种玩法,提高合作能力

  1、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

  分别观察各种材料,想想可以怎么玩?

  请小朋友自己选择活动材料,并自由分组。

  2、幼儿自由玩弹珠,教师指导。

  集体交流:你们小组是怎么玩的?

  幼儿演示游戏玩法,并介绍怎样玩算赢。

  三、 玩弹珠比赛:学习记录的方法

  1、你们想不想来一次玩弹珠比赛?把你们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在比赛时请大家遵守游戏规则。

  2、幼儿再次游戏,教师指导

  3、幼儿介绍记录表

  教师为获胜的幼儿发小奖品。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5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磁力的.大小。

  活动过程:

  1、 准备布、被子带领幼儿观察实验:磁铁能穿过布,但不能穿过被子。

  2、 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磁力可以穿过布穿那不过被子?

  3、 师生再次实验:用磁铁透过木盒盖使别针动起来,引导幼儿认识到,随木盒盖的加厚,磁力最终动不了别针。

  4、 幼儿自己做实验并记录:

  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磁铁和别针,让幼儿记录大小磁铁一次分别可吸多少别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6

  活动目标:

  让幼儿操作、探索、发现磁力具有穿透性的现象。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猜想磁力可以穿过什么,并在活动室里寻找磁力可以穿过的物品。

  2、 幼儿分类验证材料:纸、木头、玻璃、布、瓷、植物叶子、橡胶等。

  3、 教师小结:磁力具有穿透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2、愿意参加操作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

  3、初步了解水与人类生活关系,激发幼儿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苹果,一缸米内有桔子)。每组一份白糖、沙。

  每组一条毛巾,人手半杯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课题

  请幼儿猜一猜:水里、米里有什么东西?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前面有两个金鱼缸,一个缸里装着水,一个缸里装着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讲出水是透明的,能看见;米不透明,看不见)

  二、让幼儿动手操作

  1、请小朋友米米萝及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米箩和有洞的塑料袋,请你们用它们来盛水,看看能不能把水盛起来?为什么?

  (请幼儿讲出结果,使幼儿明白水是会流动的')

  2、请幼儿把桌上的白糖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用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3、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白糖被水溶解了)

  4、扩散性思维: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会被水溶解。

  5、请幼儿把桌上的沙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沙不会被水溶解)

  7、请幼儿把杯中的水全倒入前面的金鱼缸里。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过几天,水会变得怎样?

  (引导幼儿讲出水会变黑变臭)

  三、教师总结

  师:我们知道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遇到水就是溶解,有的则不会,刚才我们小朋友把自己做过实验的水倒到金鱼缸里,水立刻变浑了,过几天,水还会变臭,我们就说水被污染了。以后我们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就记住了,千万不要把东西扔进河里,不要污染我们的小河,我们要学会保护环境,好吗?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8

  目标:

  ⒈对现代通讯工具感兴趣,有创造、发明的欲望。

  ⒉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和语言表演能力。

  ⒊了解现代通讯工具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准备:

  电话机、手机、子母电话机、教师名片。

  电视机、摄像机、实物投影仪、大屏幕、射屏仪。

  过程:

  ⒈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电话机、手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⑴引出课题:

  (大家坐定后,电话铃声响起)教师去接电话,然后告诉小朋友,新馨花园幼儿园的小朋友请你们去做客。

  (手机铃声响起)谁愿意接着个电话?电话里告诉你什么?

  提问:第一个电话是用什么接听的?第二个电话又是用什么接听的?

  ⑵比较电话机和手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请幼儿仔细观察,电话机和手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朋友可以把你的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教师小结:电话机和手机都有数字按键和其他功能键,都能打电话和接听电话,但手机是一种移动电话,它没有电话线,它是靠天线发射和接受声音和各种信息的.,可以随身携带,比一般电话机更方便。

  ⒉根据已有经验,让幼儿回忆、讲述电话机、手机的使用方法,了解其用途。

  ⑴你们打过电话吗?你是怎样打电话的?(打电话或手机时都要先拨对方号码。)

  ⑵你给谁打过电话?为什么事情打电话?(亲人问候、联系朋友、请假、遇急事通知别人等)

  ⑶还有什么特殊情况也需要打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查电话114、查时间117、天气预报121等)

  ⑷象这些紧急电话能随便打吗?为什么?

  ⒊了解其他通讯工具,扩大幼儿知识面。

  ⑴你们还见过或打过哪些电话?(幼儿讲述后看录像)

  ⑵除了用电话和别人联系外还有什么工具也能使我们相互联系,把消息告诉其他人?(幼儿讲述后看录像)

  ⑶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

  ⑷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什么好处?(方便、传递消息速度快)

  ⒋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发明的欲望。

  科学家们可真聪明,发明了这么多的通讯工具,我们小朋友也来做个小小发明家,你想设计什么通讯工具?

  时间不早了,你可以把你的发明用各种通讯工具告诉我们。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传真号和e-mail地址,我等着你们的发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