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初三作文素材3篇(有得有失的作文素材)

时间:2022-06-12 09:37: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得与失初三作文素材3篇(有得有失的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

得与失初三作文素材3篇(有得有失的作文素材)

得与失初三作文素材1

  心的颤动,携带了泪水与微笑,美好与丑恶。人就在这方寸之间,绘尽冷暖。

  意识支配着行为,行为和意识原本一致,但人是有两面性的,一面“人前”,一面“人后”。“人前”是意欲有所为,但又要考虑形象的塑造,这时,周围人成为一面镜子。“人后”则是与心,与自身的对话与交谈,它藏在深夜里,很少暴露。正如你目不转睛地注视镜中的自己,却又常常会为之一惊:“人前”的形象总是不及“人后”的形象能够跟心灵的走向一致。都知道北宋书画家米芾个性怪异,举止癫狂,他可以撒开腿,随随便便地跑上殿,也可以把未干的砚台墨迹揣入怀中。可这是他在人前的形象,为宋徽宗所接受,为众臣所接受,为社会所接受。可何以知米芾之得失?才气横溢的他如何挥笔创作,或如何为书法喜忧参半?记载鲜少,这“人后”的一面,就被“人前”的形象淹没了,后人不得而知。

  “人前”形象由他人凸现,“人后”得失靠自己体悟。体悟作为形象的影子,被覆在形象之下。“喜怒应不形于色”,这是中国古人的传统,无论得失,他们总是将想法隐匿于心。尧舜以后,帝王接受所谓的禅让,总是先推脱,随后三让而受。多次辞让的表现背后,我们实难揣测其内心的波澜,或许接受王位会使他感到隐隐的担忧,唯恐市井里哪一撮人会闲话自己帝位不正,或许他的狂喜早已盖过一切,因为自己终于得以君临天下,这或许又触发其难以言说的感怀,因为“禅让”背后就埋藏着一场骨肉相残的腥风血雨。必定有得有失,可他们之间唯一的共性是,当事人全不言语,全藏于心。只有心知。

  和中国古代温软柔和的宣纸一样,人们这种“仅有心知”的习惯是在时光一次次的淘洗后才逐渐积淀下来的。“大音希声,大相无形”,深深的隐匿与温婉的外形是为大多数人所偏爱的类型。沉静在一棵菩提下,默然与心对话才是心智得以飞跃的正确途径。于是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庄周梦中遇蝶,都是一场与心的对话,顺应了中国文化中“心知”的潮流。

  方寸之间,是一种空间上的限制。墙头花瓣旋落枝头,舞在院内,便与他人无关。可落英之美,既不愿同他人一道分享,则待到花尽之时,也只有一人洒扫庭院,只有一人,苦耐寒意与寂寞。将“得失”限制在“寸心”的空间之内,就必须学会承担。既然精髓溯源于心,则寸心之间需容拘精髓之重,以“有形”容“无形”。如果说深刻的思想来源于经历,则方寸之间的得失,大有文章可作。曾国藩幼时彻夜背习文书,因为笨,寒意彻骨之中一直反反复复,恰巧家中有位梁上君子正伺在檐下,候着曾国藩熄灯就寝,可直到那贼将文章背熟,曾国藩依旧在反复,仍无法将文章背出。最后小偷忍无可忍,从梁上跳了下来,当面骂曾国藩是头“小蠢猪”。

  我们从来只知曾国藩是一代名儒,总是只见他身处高位之荣耀,却忘了分析其背后的得失。无法料想曾国藩被一个贼训斥得面红耳赤的场面,他在得到辉煌成果的同时甚至丧失了一部分自尊,他只能在阴影里注视自己的渗着血的伤口,苟且地寻觅着些许安全感。他或许一次次拷问自己,又一次次在暗夜里选择坚守。回首时,成名或否已成客观局面,而他至少对“寸心”无愧。这是一个叩问内心而慢慢释然的过程。

  人心顶受压力,接受拷问。如此,得失不过是表象。“寸心知”提出的要求,不仅在于孤守心灵,不仅限于“大相无形”,还是对人承担能力的考验。是否“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将心从黑暗中剥离出来,并与其对话。人心的缺口被勾勒出了轮廓,我们不得不直面,且寸心得知。

  心,又颤动,似某种神秘的旋律,这是人影与人心的对话,此刻,得失仿佛院内繁花落尽。墙外只见凋零,不知院内,已然硕果满枝。

得与失初三作文素材2

  对于得与失,想必大家一定希望得而不希望失,大家都会有自私的一面,当然也不完全都是。

  有人在面对失时,会感到不平衡,觉得凭什么失的是我;而有的人会从失中寻得乐趣。有句老话说得好:吃亏是福。如果一个人一直得,那当他突然失去时会受不了的。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失的人,每天捡不到点东西就会觉得自己跟丢了什么似的。"

  对于我而言,如果哪一天丢了什么,就会想:正好可以换新的了。每到过节,我们全家人就会聚餐,因为人很多,做饭时就会做好几份而我一般都坐在自己喜欢的面前。可每当调换时,我也会有点不高兴,可仔细一想又觉得太幼稚了,也不能因为一顿饭就让自己失去过节的气氛,而别人就在那里有说有笑的,不值当。干嘛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就像奔波忙着打水的木桶一样。虽然每次打上水来以后,人们就不用它了,变得空空的,可它们的这种失却给人门带来了得。这种“牺牲”自己却奉献了别人,那又何乐而不为呢。这种失是伟大的,是有意义的。

  那种把失视为“命”的人是永远也体会不到失的快乐,他的人生也不会很有价值,永远不会在失中寻找快乐。如果自己牺牲一点就能成全别人,那种失是受人尊重的,自己也会很满足,这就是两全其美的得与失!

  要从失中寻得,那才是最有意义的。

得与失初三作文素材3

  运动会上,我们班的钱鑫烨同学4乘100接力赛时误闯他道,比赛失误,虽说最后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但成绩作废,引发了同学们深深的思考。

  失而复得

  比赛一结束,大家回到班级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成绩的公布。有些同学暗自期待着:“钱鑫烨跑步时没有干扰到其他选手,应该可以原谅的吧。”可班主任王老师却说:“钱鑫烨抢道了,这是一种犯规的现象,取消成绩是理所应当的。”想到辛辛苦苦挣来的18分没了,大家都垂头丧气的。也许是裁判组老师体会到了我们沮丧和落寞的心情,最终还是把金牌颁给了我们。

  这下,我们失而复得了金牌,可高兴了。毕竟,这可是我们班的同学好不容易才拼回来的。这金牌象征着我们班同学们的拼搏精神,象征着我们班的团结一致。这份肯定,让同学们心情愉悦。

  得而复失

  但是,真正的比赛还是很严肃的。当我们回到教室后,王老师一脸严肃地进来,告诉我们:“在真正的比赛上,没有什么包容,违规就是违规,成绩就会被判无效。别班的同学也是这么想的,他们也为此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也一定想取得好成绩、好名次。他们也时刻梦想着取得金牌。”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王老师再一次申明自己的态度:尊重规则!

  看来,我们应该主动放弃金牌。虽然我们会很遗憾,但这本是对我们违反规则的惩罚,这样罚得理所应当。在比赛里就要遵守比赛规则,才能赢得对手的尊重。就如在生活中,走在道路上,你得遵守交通规则;到公共场合,你得遵守公共场合的规则;在课堂上,你得遵守课堂纪律。社会中处处有规则,有了规则的约束,我们才能有序、和谐地生活。

  失?得?

  回顾整个过程,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我想,我们失去了男子4乘100米接力比赛的金牌。这是让人十分伤心的。因为,我们的运动员为了这次的比赛,赛前训练了无数次,就是为了争口气——去年以0。1秒之差屈居亚军。今年,本是最好的状态,最好的机会,可是,我们失去了。这是最后一次运动会,明年能再来一次吗?不可能!

  然而,我们得到的更多。在比赛结束这一刻起,我们没有一声对跑错道同学的埋怨与责怪,反而在他陷入深深自责的时候,一个个地对安慰他。老师说,她很欣慰地看到了我们的班级精神——团结友爱。同时,经过对这一事件的反思,我们学会了正确看待规则,知道了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相信,经此一次,同学们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得失之间,教会我们要怀着一颗谦虚谨慎的心做事,乐观地面对生活,才能真正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