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教学具体活动方案3篇 幼儿舞蹈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时间:2023-03-22 08:05: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幼儿舞蹈教学具体活动方案3篇 幼儿舞蹈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供大家阅读。

幼儿舞蹈教学具体活动方案3篇 幼儿舞蹈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舞蹈教学具体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快乐小猪》舞蹈视频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节奏

  1、大家一起来欣赏音乐。

  2、跟着音乐双手打节拍,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3、学着跟着音乐试唱歌曲让幼儿慢慢熟悉歌曲内容。

  4、老师一句句的读歌词,幼儿也跟着说。

  5、欣赏《快乐小猪》舞蹈视频,激起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二、学《快乐小猪》舞蹈

  1、教师分几步讲解舞蹈动作,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

  2、教师边讲解边教幼儿舞蹈动作,指导幼儿舞蹈姿势要做到位。

  3、多次重复舞蹈动作,让幼儿更好的记住动作。

  4、讲解舞蹈动作的时候要语言简便,不要用幼儿听不懂的专业术语。

  5、要用儿化音讲话,让幼儿更加有兴趣去学习。

  三、小结

  1、本节舞蹈课可以增加幼儿的运动量。

  2、《快乐小猪》的舞蹈动作锻炼幼儿全身肢体活动。

幼儿舞蹈教学具体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感受舞蹈欢快的情绪,体验跳双人集体舞的快乐。

  2、能在舞蹈中能协调配合做动作,并正确变换位置,动作协调

  性及配合能力。得到发展。

  3、初步学会舞蹈并完整表演。

  活动准备课件;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儿歌MP3下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点点头,高兴的转个圈。

  2.教师: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是《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舞蹈音乐,

  你们知道小熊跟洋娃娃是怎样跳舞的吗?

  二、展开

  1.欣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乐

  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熟悉歌词。

  2.按乐句学习舞蹈动作。

(1)启发幼儿创编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将动作串联起来。

-咱们一起来学学洋娃娃和小熊是怎样跳舞的?

(两个人面对面站好。)

-这么好的天气,洋娃娃和小熊见面后高兴的拍起手来,两个人对着“拍拍手”。

-他们在跳圆圈舞呀”圆圈舞怎么跳?

  两个小朋友拉起手来,小跑步转一圈再回到自己位置上,“拍拍手”。

-小熊小熊点点头,洋娃娃也跟着点起头来。

“小洋娃娃笑起来呀”谁学学洋娃娃是怎样笑得,谁能做一个更漂亮的动作?

-咱们跟她一起学一学,两只手的食指指着自己的小脸蛋。

-小熊呢,微笑的看着你对面的洋娃娃,“拍拍手”。

(2)欣赏老师跳一遍。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舞伴,老师也邀请了一个舞伴,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把我的舞伴请出来。

  交代:老师扮演洋娃娃,我的舞伴扮演小熊,请欣赏。

(3)教师哼唱幼儿完整跳一遍。

  老师相信小朋友一定会跳的非常好的,咱们一起来试一试。

(4)听音乐完整表演。

  提醒:前奏时,按节奏左右点头。

  3.学跳双圈舞。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个双圈舞蹈,如果站在圆圈上表演,会更有意思。

(1)幼儿站好双圈。

  现在,就请小朋友站好圆圈,找自己的舞伴面对面站好。

(2)学习怎样变换位置,交换舞伴

  交代:里圈的小朋友不动,外圈的小朋友,小碎步移到前面一个舞伴位置,找到一个新舞伴。

  师喊口令,幼儿练习换舞伴,三四遍后保证所有孩子都会交换舞伴。

(3)听音乐完整跳2-3遍

  三、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到操场上继续练习,自然结束孩子们,今天天气多好呀,

  咱们到操场上站成一个大大的双圈,在温暖的阳光下继续跳,好不好?

(活动结束)

幼儿舞蹈教学具体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舞曲的名称,初步感知舞曲优美、柔和的旋律。

  2、会用优美的动作跟随音乐表演。

  活动准备让幼儿熟悉少数民族瑶族,跳舞唱歌的场景图片,配乐磁带《瑶族舞曲》

  活动过程一、欣赏乐曲,理解乐曲的内容,找出主要音乐形象。

  1、小朋友,我们今天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教师弹奏乐曲)。

  2、刚才的曲子叫《瑶族舞曲》,好听吗?我们再听一遍录音,你一边听一边想,音乐中告诉我们叔叔阿姨在干什么?听完乐曲,让幼儿说一说(叔叔阿姨在跳舞……)对幼儿的想象加以评价。

  3、出示图片(瑶族叔叔阿姨跳舞的场面,有长鼓,芦笙,小河。树,竹楼,晚霞……),再次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听音乐。

  二、组织幼儿分段欣赏乐曲。

  1、弹奏第一段,要求幼儿听出音乐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引导幼儿说:这段音乐很慢,叔叔阿姨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2、听第二段音乐,要求幼儿讲出音乐的快慢。

  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引导幼儿说:叔叔阿姨跳得很快,因为这段音乐是快的)。

  3、让幼儿听第三段音乐,以同样的要求让幼儿边欣赏边想象,这时叔叔阿姨干什么?

  4、在分段欣赏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乐曲,教师可配上语言(可以事先准备好的,也可以是加上幼儿想象讲述的内容,教师即兴组织的)。如第一段音乐可配上:"在风景优美的瑶族寨,住着许多勤劳的叔叔阿姨,这天,晚霞映红了天边,他们结束了一天愉快的劳动,来到了小河边,唱着动听的歌,跳着优美的舞"。第二段音乐可配上:"听,他们越唱越欢乐,瞧,他们越唱越有劲,啊,他们在唱歌歌唱我们的生活多美好。

  三、引导幼儿在欣赏乐曲过程中熟悉它的结构。

  1、要求幼儿反复欣赏音乐,开始的速度怎样?中间的速度怎样?最后的速度怎样?

  2、引导幼儿欣赏第三段音乐和哪一段音乐一样?通过不断欣赏,让幼儿知道舞曲是(ABA)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四、欣赏、学习铃鼓舞,体验舞曲的优美、柔和。

  1、欣赏老师的表演。(老师自编)2、幼儿徒手模仿老师的动作,用身体和手臂表现乐曲的柔美。

  3、幼儿持铃鼓随音乐练习,进一步体验乐曲的优美、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