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山》说课稿5篇(采山说课课件)

时间:2023-12-31 16:32:00 课件
  • 相关推荐

《采山》说课稿1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山》,并乐于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能表达歌曲节奏,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二、教学重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采山》。

  2、能准确演唱十六分节奏。

  3、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

  1、十六分节奏的掌握。

  2、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材分析

  《采山》是一首民歌风创作的歌曲,采用2/4拍,徴调式,一段体结构。歌词生动形象,曲调欢快、活泼、清新,节奏比较紧凑,加上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流动感。生动的描述了小朋友采山的愉快心情。

  五、教学用具

  电子琴、卡片、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节奏。

  1、师生随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律动。

  2、师: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把我们带到了野外,山坡上长满了大大的蘑菇,大家想不想采蘑菇。

  3、师生互动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新授十六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对比练习,感受十六分音符时值的长短。

  先跟教师一起走上山坡吧!来到草地上,同学们高兴得又蹦又跳;发现蘑菇了,快跑去采吧。

  4、加上歌词训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十六分音符。

  3、师:是的.,大山物产丰富,一到收获的时候,山民们就高高兴兴地去采摘他们看上的宝贝,他们称这一活动为采山(板书课题)。今天有小朋友真的要去采蘑菇,他们不仅采蘑菇还采了些什么?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采山》中小朋友的喜悦吧!

  (二)、师生互动、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范唱。

  听了这首歌曲你觉得情绪怎样?

  2、学生复听歌曲。

  3、老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速度。

  4、指导学生用“la”随音乐教唱曲调。

  七、实践体验、合作交流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音乐。

  八、课堂小结,结束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劳动的歌曲《采山》。在学习中我们感受到采山的小朋友在劳动中的喜悦心情和劳动所创造的成果,学完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学生,在劳动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你们有信心吗?下课!(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采山》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课《愉快的劳动》中的第二课时歌曲《采山》教学。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采山》这一课描写了孩子们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一起到野外,山上玩耍、劳动,采摘的故事,歌曲学习中所出现的不同音乐节奏更是成为了孩子们学习娱乐的道具,充分带动了枯燥乐理知识的感悟学习。这既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儿童歌曲,又是在第一课时欣赏乐曲的基础上,以体验实践教育为主线的一堂音乐课。

  2、通过本课的教学,结合新课程理念和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歌曲《采山》,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能正确流畅的演唱歌曲。

  (2)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锻炼学生音乐节奏的感知认识能力及配合意识。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别确定为:

  重点:(1)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游戏带动十六分节奏的学习。(2)培养学生有表情唱歌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培养学生的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难点:(1)十六分音符不同搭配下的衔接感悟。

  4、为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我在课前还作了充分的教具准备:录音机、课件、电子琴、蘑菇节奏图片等。

  二、说教学方法

  快乐是儿童健康情绪的主色调,儿童学习过程本身应当让孩子们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如何实现这一点呢?

  1、我主要以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为主,结合直观开像法,创编教学法等。

  2、针对儿童的思维方式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结合音乐课、听、唱、动三部分内容的特征加深情境教学。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各层次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音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说学法

  学生通过听、看、想、动、舞、讲等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音乐想象力、感悟能力,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四、下面我主要来讲讲教学教程

  在整个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我以大朋友的身份,带孩子们去郊游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各部分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并充满儿童趣味,根据新课标和综合课的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激趣、导入:

  首先,孩子们伴随着《郊游》的音乐进入教室后,我以大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面前,问孩子们喜欢郊游么?在野外大山郊游时都喜欢做些什么呢?这一下,孩子们的思维马上活泼起来,采蘑菇、采野花、、、、自然而然就导入本课主题《采山》,教师出示课件,直接过渡到下一环节。

  2、感知节奏游戏:

  在上山的路上,同学们通过边聆听歌曲伴奏,边欣赏精美的动画,特别的兴奋。这时,我趁机先组织一场“采摘大赛”!将孩子的热情提到最高点,将节奏蘑菇作为比赛道具运用到教学中,通过感观、尝试、比赛,一步步熟练的实践,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十六分节奏的衔接运用,更提高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3、新歌教学:

  新歌教学是一堂课的.高潮部分,学生的情绪也应达到高潮。因此,首先我让学生完整聆听歌曲,同时课件播放小朋友在山上玩耍、采摘 、快乐游戏的动画,通过直观的画面,激发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歌词教学打下基础。

  然后,我紧接着出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用刚才所熟悉的节奏,尝试着读一读,说一说,跟着音乐伴奏唱一唱的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学习歌曲,同时减轻了孩子们一遍遍跟琴练唱的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

  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较短,为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进行想象创造,我就让孩子们随

  歌儿即兴创编动作,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表演采蘑菇、采木耳、摘果子等不同的动作,按自己的想象尽情地创造和玩耍,感受郊游采山当中的快乐。同时通过动作也很好得让学生记忆歌词,锻炼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课堂气氛更是相当的活跃。

  4、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当孩子们对音乐产生强烈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心灵就可以得到美化。于是,我抓住时机对孩子们进行思想教育:大自然带给我们丰富的体验和新奇,更给予我们快乐与享受,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劳动活动,爱护大自然! 最后在歌曲中让生律动出教室!

  这堂课充分运用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手段进行教学,给了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当然,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对我提出宝贵意义和批评,多加指导,我将非常感谢。谢谢大家!

《采山》说课稿3

  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采山》。

  一、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歌曲《采山》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2/4拍, 一段体结构。歌词生动形象,曲调欢快、活泼,生动描述了小朋友在濛濛小雨中采山的愉快心情

  2.设计意图: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强调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音乐审美体验的整体把握。以“采山”为主题,通过多媒体创设“走进大山——在山中(向大山问好、采蘑菇等采山活动)——告别大山”的音画情境并以此为主线,运用多样方法、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把一首简单、短小的歌曲,创编成丰满、立体、有音乐情境的多声部歌曲,并用歌声来塑造、表现音乐形象。

  二、教学目标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通过歌曲学唱,使学生学会用歌声表达情感、表现音乐,体会“采山”劳动所带来的快乐,

  2.在音乐情境中启发学生用轻快、短促、有弹性的声音欢快地演唱歌曲,并为歌曲配上引子和声响,完整演绎。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多媒体创设音乐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动中、乐中”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会用轻快、短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 教学准备

  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来创设“采山”的音乐情境,将活动内容与画面、音乐相链接,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还需准备钢琴、歌片、红色水性笔等教学用具。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二)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组织教学激趣导入(点)

  首先借助多媒体播放大山图片,通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想不想去看看呢?等问题激发学生走进大山的愿望。

  环节二:创设情境初步感受

  这个环节主要运用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法,通过PPT课件将枯燥的发声练习、十六分音符节奏学习融合在有趣的“走进大山、模仿山中声音、采蘑菇大赛”活动中掌握。从而为歌曲学唱及情景演绎作好铺垫。

  片段一:“走进大山”。(点课例片段)看着山林画面听着采山音乐,学生仿佛置身于“走进大山”的情境中进行投情表演,不仅激发学唱热情,还聆听熟悉了歌曲。

  片段二:“模仿山中声音”。通过模仿山谷回声(演示“哎罗??);雨声(点读)、小鸟声来启发学生进行气息、声音的训练,并通过”山林二重唱”(课例片段)练习尝试为歌曲加入二声部的声响伴唱,为歌曲演绎做好铺垫。

  紧接着我用课件创设了“采蘑菇比赛”的游戏活动(点),让学生先找出蘑菇大小、两朵一组的排列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按大赛要求合着音乐1、2、强、弱的节拍采蘑菇,(点音乐表演、点击“跳起舞的蘑菇图”)以此激发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主动感受歌曲两拍子的特点。接着(点)通过合着《采山》音乐“拍击蘑菇舞蹈节奏型”,(点拍演示)感受、认识十六分音符(点)。

  随后,引出歌中(点)重难点句第三句的学唱,(唱演),菇 0 采来 蘑菇 | 嫩又 鲜 0 |”,启发学生在读、模仿、跟琴唱的过程中掌握0八分休止符的唱法。

  环节三:学唱歌曲,深入体验

  这一环节主要是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快、短促、有弹性的声音唱好歌曲。那么什么叫“采山”?山上有什么可采?有没有采过山?对于现在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很少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肯定会影响学生演唱时内心情感的表达,因此,教学多媒体在这一环节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通过欣赏课件中丰富的`野果、(点)野菜、野花等画面,使音乐与学生生活经验链接,每一张图片都引来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哇”的赞叹声!最大限度激发了孩子们学唱歌曲的热情,增进对歌曲主题理解与情感表达。

  此外,歌曲学唱中,将歌片与音乐通过多媒体同时展示给学生,不仅便捷、直观、清晰,更能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环节四:表现歌曲,拓展提升

  这块内容是对整节课内容的综合运用表现。即通过课件提示学生在演唱歌曲前加一个回声的引子,(点完整歌片)并在演唱中加入前面已练习的“鸟、雨声的伴唱,然后进行唱、跳、表演的综合演绎。最后,师生在即兴编唱“大山??再见??”的歌声中告别大山,结束本堂课。

  我执教的这节课,在08年浙江省音乐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得到专家的好评,制作的录像课在o8年浙江省信息技术与课例整合评比中荣获二等奖。总而言之,学生在这样的音乐课中获得的不只是会唱这首歌?用怎样的声音唱好歌?的经验,而是更多的音乐创造意识与审美体验。

《采山》说课稿4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课《愉快的劳动》中的第二课时歌曲《采山》教学。

  一、教材分析:

  《采山》这一课描写了孩子们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一起到野外,山上玩耍、劳动,采摘的故事,歌曲学习中所出现的不同音乐节奏更是成为了孩子们学习娱乐的道具,充分带动了枯燥乐理知识的感悟学习。这既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儿童歌曲,又是在第一课时欣赏乐曲的.基础上,以体验实践教育为主线的一堂音乐课。

  二、通过本课的教学,结合新课程理念和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歌曲《采山》,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能正确流畅的演唱歌曲。

  (2)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锻炼学生音乐节奏的感知认识能力及配合意识。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别确定为:

  (1)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游戏带动十六分节奏的学习。

  (2)培养学生有表情唱歌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培养学生的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十六分音符不同搭配下的衔接感悟。

《采山》说课稿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山》,并乐于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能表达歌曲节奏,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采山》。

  2.能准确演唱十六分节奏

  3.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1. 十六分节奏的掌握

  2. 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采山》是一首民歌风创作的歌曲,采用2/4拍,徴调式,一段体结构。歌词生动形象,曲调欢快、活泼、清新,节奏比较紧凑,加上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流动感。生动的描述了小朋友采山的愉快心情。

  【教学用具】

  电子琴、卡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节奏

  1、师生随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律动

  2、师: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把我们带到了野外,山坡上长满了大大的蘑菇,大家想不想采蘑菇。

  3、师生互动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新授十六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对比练习,感受十六分音符时值的长短。

  先跟教师一起走上山坡吧!(课件出示四分节奏,学生边读边做动作);来到草地上,同学们高兴得又蹦又跳;(课件出示八分节奏,同学们边读边表演);发现蘑菇了,快跑去采吧(课件出示八分节奏,同学们边读边表演)。

  4、(课件)加上歌词训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十六分音符。

  3、师:(课件)是的,大山物产丰富,一到收获的时候,山民们就高高兴兴地去采摘他们看上的宝贝,他们称这一活动为采山(板书课题)。今天有小朋友真的要去采蘑菇,他们不仅采蘑菇还采了些什么?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采山》中小朋友的喜悦吧!

  二、师生互动、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熟悉曲调)

  听了这首歌曲你觉得情绪怎样? (节奏欢快、活泼,让人心情愉悦)

  2、学生复听歌曲。(打拍子,在心里跟唱)

  3、老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速度。

  4、指导学生用“la”随音乐教唱曲调 。

  5、填词歌唱:

  (1)学生自由读歌词。

  (2)老师按节奏带读歌词。

  (3)在演唱的时候有些地方需要停顿,你感受到了吗?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共有几处?看谁最聪明?(引导学生学复习八分休止符)

  (4)引导学生轻声随音乐填歌词演唱。

  (5)歌曲处理: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情绪、用什么样的表情来表现歌曲?让我们就这样来练习唱一唱吧。

  (6)师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三、实践体验、合作交流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音乐(绘画、舞蹈、器乐、创编歌词。。。)

  四、课堂小结,结束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劳动的歌曲《采山》。在学习中我们感受到采山的小朋友在劳动中的喜悦心情和劳动所创造的成果,学完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学生,在劳动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你们有信心吗?下课!(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