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5篇

时间:2023-10-15 09:59:38 课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篇1

(一)、激发观察兴趣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二)、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三)、数身边的事物

  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篇2

  单元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会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五个五个地数数;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百以内各个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

  以及相应的减法;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数100以内的数。

  课时划分:

(7课时)认识整十数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认识几十几1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课时;数的顺序、单双数1课时;比较数的大小1课时;多些和少些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解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别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

  老师手里有很多雪花胶片,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发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下面请你们也抓一把雪花胶片先猜一猜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图。提问: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看到了什么?

  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

  2、合作交流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师板书:4638

  指定学生上黑板。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4、教学试一试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打开书第14页试一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定一个学生(座位号是两位数的)说出自己的座位号。

  谈话:他的座位号是两位数(板书:两位数)你知道两面三刀位数是什么意思吗?请座位号是两位数的同学都站起来。其他同学的座位号是几位数?

(2)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衙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谁最小?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装在座位上排)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

(3)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刚才小朋友写了几个数,老师也写了三个表示天气温度的数(2度20度35度)我们一起读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们各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出示每个季节的景象图)你能用符号表示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6、想想做做第6题。独立填写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7、游戏(排路队)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的数,谁写的数最小。

(2)排路队:出示路队旗(旗上分别写着: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30小的数、比大的数)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队路队下课。

  教学后记: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够强,时间安排不够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篇3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3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

  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复习课件):全班集体回答。

  2、谈话:你们能给数学王国里的宝宝找找他们的家吗?(出示课件)这些数有的大,有的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课件)请听:(教师讲述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2、(出示课件)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4、(出示课件)指出: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38)

  追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看十位,一个是四十几,一个是三十几,肯定四十几比三十几大。)

  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我们一起用手势表示一下。(出示课件“〉”)

  5、指名板书后全班读一读。

  6、练习扩展(出示课件)学生说一说想法。

  师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7、(出示课件)比较63和68的大小。

  8、扩展练习。(出示课件)

  师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较大小,当十位上的数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9、再独立完成试一试。(出示课件)

(1)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53和56要比个位,因为十位上都是5。100和98比的是数位,三位数肯定比两位数大。)

  师引导学生总结:十位上的数不同时,要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相同时,要进一步比较个位上的数;100大于所有的两位数,所有的两位数一定大于一位数。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个别学生回答)

  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集体口答)

  2、(出示课件),集体练习后,学生独立完成后三道“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定一个学生(学号是两位数的)说出自己的学号。谈话:他的学号是两位数(板书:两位数)请学号是两位数的同学都站起来。其他同学的学号是几位数?

(2)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后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谁最小?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坐在座位上排)

  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

(3)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同桌交流)

  四、扩展延伸

  1、谈话:刚才小朋友写了几个数,老师也写了三个表示天气温度的数(2度20度35度)我们一起读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们各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你能用符号表示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2、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五、总结评价

  1、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2、游戏(排路队)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的数,谁写的数最小。

(2)排路队:出示路队旗(旗上分别写着:“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30小的数”、“比60大的数”)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队路队下课。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1,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7的题目,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复习用的口算卡片(参考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制做),12个黄圆片和虚线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题):

  1、教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每个学生举卡片给出得数。然后变换一下题目的顺序再做一遍”。

  7+4  7+6  7+5

  7+7  7+9  7+8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先让全班学生举卡片回答,然后改变顺序再练一次,要求速度快一些。

  7+()=11  7+()=13  7+()=12

  7+()=15  7+()=16  7+()=14

  二、新课:

  1、教学教科书第11页例1。

  教师出示绒板或黑板上贴好12个图片的图,接着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图片?”(12个图片)

  提问:“现在拿走7个(同时用虚线用起7个圆片),还剩几个圆片?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2-7=

  提问:“想一想,在计算十几减9和十几减8时是怎样计算的?那么12减7应该怎样算?要怎样想?”(要先想7加几得12,因为7加5得12,所以12减7等于5。)教师对照黑板上的图,再说一遍。

  教师再问:“谁能再说一说怎样算12减7等于几?”再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叫每个学生自己说一说。

  然后让学生把书上例1中的两个空填好。

  出示例2左边的题目:11-7=

  提问:“要算11减7得多少,应该想什么?得几?”(要想7加几得11,因为7加4得11,所以11减7等于4。)

  再点名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出示例2右边的题目:15-7=

  提问:“这道题怎样想?”(学生答:因为7加8得15或者8加7得15都可以)学生回答后,再叫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让学生翻开教科书,把例2填完全。然后集体订正。

  2、教学例3。

  让学生翻开教科书看着例3,教师提醒学生;“下面的3道题大家自己算,算的时候先要想一想,每道题减7,应该怎样想。然后把得数直接填在□里。

  学生做题时,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可以记下来。集体订正时,让有错误的学生说得数,并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别的同学发表意见,共同帮助出错的学生改正。

  三、巩固练习:

  1、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做第1题。做之前教师说明,要先做左边的两题,再做中间的两题,最后做右边的两题。订正每一组题时,让学生说一说做这些减法题是怎样想的,它的得数能不能利用上面的加法题来得到。

  再让学生做第2题。做的要求同第1题。然后集体订正。也要注意让学生把上下两道题对应起来看。

  课间活动。

  2、小结。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几个减法算式,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十几减7)板书:十几减7。然后指着具体的题目(如12-7和15-7),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最后教师总结说:做十几减7的减法题,要想7加几得被减数。

  3、做练习三的第1、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订正时,可以再选一、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小玻璃球50个,教学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别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老师手里有很

  多小玻璃球,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发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下面请你们也抓

  一把小玻璃球先猜一猜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

  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图。提问:今天 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

  看到了什么?

  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

  2、合作交流

  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师板书:46 38

  指定学生上黑板 > 。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打开书第37页“试一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

  (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 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定一个学生(座位号是两位数的)说出自己的座位号。谈话:他的座位号是两位数(板书:两位数)。请座位号是两

  位数的同学都站起来。其他同学的座位号是几位数?

  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后教师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最大?谁最小?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装在座位上排)

  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 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

  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填写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6、游戏(排路队)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的数最大,谁写的数最小。

  排路队:出示路队旗(旗上分别写着:“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30小的数”、“比60大的数”)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路队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