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合集3篇 人教版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11 13:09:50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合集3篇 人教版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以供借鉴。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合集3篇 人教版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合集1

  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三册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实验小学王伟

  教学内容:青岛版第三册第三单元23-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描一描”“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直观的认识直角,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3、通过各种学具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运用学具探索数学

  知识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认识角。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1、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对直角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学具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纸、硬纸条、图钉 钉子板、皮筋、剪刀、三角板等。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摸一摸,猜一猜(教师的口袋里装有一些学习用品)

  一、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小朋友摸到的物品,在物品的面上找认识的图形。

  接着非常神秘的告诉学生:其实这些物品的表面上还藏着一个调皮的想图形朋友,你知道是什么吗?(课件闪动角)你还能从这些图形中找到这样的角吗?看到这么多的角你有什么问题吗?教师揭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新的图形——角

  二、新知探究:

  1、找一找

  学生在教室里试找角,同时教师规范孩子指角的方法。明确:角并不单指一个顶点。

  2、折一折、(教师出示一个圆形纸片)问:刚才大家在很多物体的表面找到了角,这

  个圆上面有没有角?你能想办法折出角吗?

(学生用纸动手折角)

  3、摸一摸

  折完之后摸一摸,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教师顺势引导: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直直的是角的两条边。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三、合作交流

  4、比一比

  学生把自己折的脚与同位比一比,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汇报时感受到:角有大小。(操作:怎样使你折的角再大一些,变小一些。)

  课件展示同学们这的几个角,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与三角板的直角比认识直角及表示方法。

  四、巩固延伸

  5、做一做

  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学具尝试做一个角。(学具袋里有小棒、两根硬纸条、不规则的彩色纸、图钉等)

  汇报展示自己做的角:并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6、画一画

  现在我们已经会做角了,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画角,好吗?(学生试画、教师规范,重点指导执教的画法。)

  五、总结评价

  1、谈收获。

  2、用学具展示学习收获。

  3、欣赏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附: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边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评析:

  对于“角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的知识,新课标中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角,直观建立角的表象即可,所以在设计时,教师没有过多的加深知识难度,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有关角的初步知识。

  1、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角的表象。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很多的角,但对于数学意义上的角,还很模糊、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角,教师设计了找一找,先从实物中找出角;折一折,让学生参与体验创造角;摸一摸,感性体验角的特征;做一做,进一步把角形象化,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画一画,对角的认识的提升,能力的培养,在找——折——摸——比——做——画几个步骤中,学生调动了生活经验,充分的运用感知觉,饶有趣味的自我建构了角的概念。

  2、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

  我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积极探索自己未知领域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去创新。如:在让学生自己制作角的过程中,为孩子提供多种做角的工具,孩子们可以做自己心目中的角,而动手后会有新的发现。角概念就在一次次有趣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这些数学活动的设计,不但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合集2

  角的初步认识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的平面图形,请看大屏幕。。。看看,这是谁?

  生:长方形。师:很好,继续。生:正方形、圆

  师:还有一个,这是谁啊? 生:三角形

  师:真聪明。大家会用小棒来摆三角形吗? 生:会

  师:桌面上有三根小棒,马上摆一个三角形,看谁快?。。摆好的举手。。很好。

  师:三角形里有什么? 生:角 师:是吗 生:是

  师:他就是我们要认识的一个新的平面图形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师:小明他们班正在教室里上手工制作课呢。我们一起去瞧一瞧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好不好?

  生:好

  师:嘘------我们悄悄的去看(大屏幕:情境图)师:哇啊,多漂亮的一幅画呀!谁来说说图上都有哪些物体? 生:电视机、三角板。。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那角在哪里呢?找出来的同学同桌两个说一说。

  师:谁愿意来前面指一指电视机的角在哪里? 学生前面指角

  师:下面请同学们睁大你的小眼睛,老师是怎么样把这个角指出来的。仔细看(教师示范)这一部分是角。

  师:再看一遍,这一部分是角。师: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谁再来前面指一指电视机的角。扇子的角,钟表上的角。。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你们找出了藏着的角。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角。这是一块三角板,上面呢,有三个角,老师找到的是这个。老师现在就把这部分在黑板上描下来,请大家仔细的看。(师描角)

  你们说,当老师把这个三角板移开后,留在黑板上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嘘,先不要说,请大家把眼睛啊闭上,静静的想一想。一二三,看,跟你想到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那为什么不给自己掌声呢?哎呀这么棒!像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看清楚了,数学中的角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下面呢,老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课件的演示,这些角呢,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仔细看。(出示多媒体)这些角都有什么,同位互相说说。。。谁来说?好,这位同学。

  生: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线。师:同意他的说法吗?生:同意

  师:一下子找到了一个点和两条直直的线。那,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刚才这位同学找的很好,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顶点、边、边)

  师:跟老师读一遍(顶点、边、边)。看看,每一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生: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那,黑板上的这个角,谁来把他的顶点和边指给大家看看。请这位同学来指。(学生指)这是什么?(生:顶点)奥,这是角的顶点(师板书)

(学生指边,可能只是一点)

  师:同学们,边是一条直直的线,所以,我们指的时候应该这样指(教师示范)从顶点开始,这是一条边。(边)来,另一条边你来指。

  师:是吗?谢谢你。(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举起三角板)刚才我们在指角的时候是这样指的(师示范)指出的恰好是角的(生:顶点)和(生:边)所以,以后我们要指角的时候一定要准确的把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指出来。师:说起角啊,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老师也找了一些角,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

  师:我发现,这个角有点特点,来,同学们看一下,这个角和其它角有什么不同?

  生:他是直直的角

  师:哦,你真会观察。像这样直直的角我们把它叫做直角。注意看,老师是怎么表示直角的。(板书:直角、直角符号)找找看,我们教室里有直角吗?

  同桌两个互相找一找,说一说。请同学说找到的直角。

  师:哇,真是不找不知道,一找下一跳呢。原来,我们的教室里有这么多的直角呢。

  师:下面有些图形,老师想让你们判断一下是不是角?拿出你们的练习纸,看到第一题。开始做。很多同学做好了,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他做的题。

  生:()()对

  师:同意吗?生:同意。

  师:谁来说说,为什么()不是角? 生:

  师:因为没有顶点,一下子就把问题找到了,很好。生:

  师:对不对呀?掌声送给他 师:看来呀,这些小问题一点都难不倒大家。我们来看第二题 下面的图形里有哪几个直角,指给你的同桌看看。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新的朋友----角,动手找了角,更认识了一个特殊的朋友----直角,你喜欢它们吗?它们就藏在你们的家里呢。回家后,我们把他们找出来,好不好?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合集3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吸管,活动角,不规则纸,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主题图)仔细观察,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角吗?(生答)可真多呀,可见角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探究新知

(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在我们的教室中找一找,看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同桌互说)

(2)、谁来指一指三角尺的角在哪?(教师指导指角的方法)(3)、拿出你的三角尺,像老师这样指一指、顶一顶、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直直的、尖尖的)(4)看来,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谁来指一指图上的角。(边指边红)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给他们这些角脱下漂亮的外衣,就变成了这样。(出示课件)

(2)仔细观察,能说说这些角都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吗?(组内交流)生汇报教师板书(顶点、边)

  提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三)判断

  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小朋友,快帮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出示课件)

(四)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1、做角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做出一个角吗?可以利用自己的学具做,允许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同桌合作。(学生活动)A、汇报

  师:哪个小组还折出了角?把你们折出的角贴在黑板上让大家看看。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折得怎么样?(互评)师:同学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出了这么多的角,还发现折出的角有大有小,真了不起。

(展示活动角)老师做的这个角有什么特点?

  师:看来角有大有小,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B、师:老师也做了两个角。(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同的角)你们觉得老师做得怎么样?

  师:猜一猜哪个角大?谁有好办法上来讲一讲? 小结: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出示课件)

  2、学会用尺子画角

  师:刚才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角,你们能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吗?自己试一试。

  师: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再画一次,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出示课件)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出示课件)

  2、拓展提高

  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猜一猜还剩几个角?

  四、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位新朋友?假如你是角,你应该怎样介绍自己呢?其实,只要我们平时留意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要角,处处都有数学。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