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认识身边的树》教学反思3篇(小学美术认识身边的树课后反思)

时间:2022-11-17 05:59:00 教学反思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二年级美术《认识身边的树》教学反思3篇(小学美术认识身边的树课后反思),供大家阅读。

二年级美术《认识身边的树》教学反思3篇(小学美术认识身边的树课后反思)

二年级美术《认识身边的树》教学反思1

  二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下面是我在上完这节课后的一些感触。

  在整堂课的设计中,每一个教学环节我都尽可能的围绕着主体教学,步步渗透,尽量做到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点教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学会这些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自然、主动的运用这些知识。使教与学达成一种很好的融合。

  在语言方面,整堂课我都以轻松、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讲故事、提问和引导学生,这样更符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美,因为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在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可以瞬间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使学生爱上你的课,爱上你讲的知识,从而爱上这门学科。这一点,我认为我在拓展环节中做的很好。

  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知识点的把握和取舍也有一定的难度。在这节课中,我提前让学生搜集了关于树的资料,学生这点做的非常好,搜集的资料非常丰富,但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我想,如果加入一个学生互相讨论的环节,让他们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那么这节课的课堂氛围会一下子活跃起来,真正的体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整体来看,本节课围绕着校园中的树来教给学生观察树的方法,用讲故事的方式渗透枯燥的关于树的知识,达到了课前定的教学目标,效果良好。

二年级美术《认识身边的树》教学反思2

  树是最熟悉、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中提取教学内容,以“树”为题材进行欣赏、绘画表现。本课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学习,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树木的生长规律及它们的优美姿态,用线条或色彩表现树木的结构特征。

  每个学生对待同一个主题有各自不同的想法,他们都有创造的欲望。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并且引导和鼓励他们想象、创造,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的时候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儿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信地去画,学生才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优秀作品。即使这些作品“不像”,那也是学生个性的体现。只要画面中有自己的想法,就应该适当地表扬。这样的教学,对提高自信心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从作业上来看,绘画形式比较单一,在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一些胆子比较大,喜欢创新的`儿童敢于突破绘画程式,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的思维潜能。因此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利用多种方式表现树木的作品,以此想激发他们表现的欲望。事实证明,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的确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所教的作品形式各异,孩子们乐于用画笔画下自己的想法。

二年级美术《认识身边的树》教学反思3

  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首先,我在本课的设计上,把学生带到校园内杨树下进行上课。以杨树为引线,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抱一抱、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让学生亲近大树,感受大树,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观察任务,使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其次,在作业设计上,运用杨树让学生找树朋友为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写生、收集资料完成作业。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自觉性,以及提高了学生与人交往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另外,在设计上我还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把地方美术资源与本课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加强了本课的综合性,注重了美术课程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课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