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16篇 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时间:2022-10-10 09:17: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16篇 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案,供大家参阅。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16篇 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1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开火车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拿出一道加法题和一道减法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3+2=5? 想:3和2组成几,3和2组成5,所以3加2等于5.还可以用数数的方法,在3的后面接着数两个数.)

(4-1=3? 想:4可以分成1和几,4可以分成1和3,所以4减1等于3.还可以用倒着数数的方法,从4往前数一个数.)

  2.6的组成

  师:同学们掌握了5以内加减法的算法和6的组成情况,今天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有关6的加减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2

  教学目标

  1.学会用9的组成计算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

  2.通过一图四式,初步体会加减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学会用9的组成计算有关9的加减法.

  2.通过一图四式学习,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并根据这种联系推想其他的算式和得数.

  教具学具准备

  1.9的组成卡,羽毛球图,磁力板和9根小棒.

  2.学生准备:9根小棒、9个图片(6红3黄)、9个三角形(5绿4红)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看算式,说得数

  3+5?2+6?6-2?7-4?8-5

  8-6?8-4?1+7?4+3?8+0

  2.9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

  3.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教学8+1、1+8和9-1、9-8

(1)出示羽毛球图.

①看到这幅图,你首先想到它表示什么意思?(左边8个羽毛球,右边1个羽毛球,一共有几个羽毛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8+1=9

②看到这个算式,还能再列出一个算式吗?(1+8=9)

(2)在8个羽毛球和1个羽毛球之间放根小棒或显示虚线.

①现在这幅图又表示什么意思?(从9个羽毛球里去掉1个羽毛球还剩几个羽毛球?)该怎样列式?(板书:9-1=8)

②这幅图还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板书:9-8=1)

(3)拿掉刚才放的小棒或去掉虚线,使图恢复原状.

①通过观察这幅图,我们列出了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也就是通过一幅图列出了四个算式.现在看着这四个算式说一说,这幅图都表示了哪些意思?

(引导说出,8+1=9?1+8=9都表示8个羽毛球与1个羽毛球合起来是9个羽毛球.9-1=8表示从9个羽毛球里去掉1个还剩8个,9-8=1表示从9个羽毛球里去掉8个还剩1个.)

②齐读这4个算式.

③引导观察算式之间的关系.

  竖着看,8+1=9,1+8=9调换相加两个数位置的得数不变.9-1=8,9-8=1是从9里去掉1个还剩8个,从9里去掉8个还剩1个.

  横着看,两个数相加得9,从9里去掉其中相加的一个数,得另一个数.

(4)去掉直观图,推想4个算式的得数.

①没有图要算8+1等于几该怎样想?(想,因为8和1组成9.所以8+1=9)

②要算1+8呢?(想,组成或者想调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③要算9-1等于几怎么办呢?(想,因为9是由1和8组成.所以9-1=8或1和8组成9.所以9-1=8)

④要算9-8呢?

  2.引导摆学具,学习7+2、2+7和9-2、9-7

  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摆学具.先摆7根小棒,离开一段距离再摆2根小棒.

①看着自己摆的学具,同学们互相讨论-下,说说这幅图都表示了哪些意思?

②汇报讨论结果.这幅图表示的每一个意思,并列出算式.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7+2=□?9-2=□

  2+□=□?9-□=□

③指算式说出列出了几个算式?几个是加法?几个是减法?

④请同学们把书上算式中□里所缺的数填好.

⑤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读数并提问:你是怎样办的?

⑥通过摆这幅图,比较列出的四个算式,你知道了什么?

⑦齐读这4个算式.

  3.动手摆学具,学习6+3、3+6和9-3、9-6

(1)请同学们用红色圆片代替书中的深色黄圆片.照书上的样子先摆6个红圆片,再摆3个黄圆片.

(2)看着自己摆的学具,说一说这幅图都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可以列出哪几个算式?

(3)请同学们说一说可以列出哪些算式?随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6+3=□?9-3=□

  3+□=□?9-□=□

(4)请同学们在□内填上适当的数.

(5)集体订正.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要计算这些算式是怎样想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学会加减法算式的写法,初步知道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正确书写加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开火车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拿出一道加法题和一道减法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3+2=5??想:3和2组成几,3和2组成5,所以3加2等于5.还可以用数数的方法,在3的后面接着数两个数.)

(4-1=3??想:4可以分成1和几,4可以分成1和3,所以4减1等于3.还可以用倒着数数的方法,从4往前数一个数.)

  2.6的组成

  师:同学们掌握了5以内加减法的算法和6的组成情况,今天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有关6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指导探索

  1.教学例题

(1)加法

  请各组组长把课前发的小棒图(左边1根红色小棒,右边5根黄色小棒)摆在左右两边同学的中间,使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学生看图和旁边同方向的同学一起说图意,然后列式.

  全班汇报:先请左边的同学说图意,列式:5+1=6再请右边的同学说图意,列式:1+5=6

  问:他们说得为什么不一样?(观察的角度不同)

  出示例题图1(写字图)

  师:观察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就不同,这两个算式都可以解答一个相同的问题.问: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邻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相加的两个数位置交换了,但是得数一样.)

  问:在我们学过的算式中,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任意举例.(如:1+3=4??3+1=4等.)

  师:如果不看图,你知道怎样算5+1=□吗?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想数的组成,用数数的方法,根据学过的算式推想:因为4+1=5,所以5+1=6.)

(2)减法

  分步出示例题图2(鸡图)

  师:一共有几只鸡?(在公鸡和母鸡中间画虚线)把6只鸡这个整体分成了几部分?

  师:(用手盖住1只公鸡)公鸡跑了,看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吗? 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叙述题意:有6只鸡,跑了1只,还剩几只?

  问:谁会列式? 板书:6-1=5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从公鸡和母鸡的整体6里面去掉1只公鸡这部分,就剩5只母鸡那部分.)

  师:(用手盖住5只母鸡)现在你还能提出数学问题来吗? 学生叙述题意,然后列式.板书:6-5=1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从6只鸡这个整体里面去掉5只母鸡这部分,就剩1只公鸡那部分.)

  师:比较这两个减法算式,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邻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从整体里面去掉公鸡这部分,就是母鸡那部分;去掉母鸡这部分,就是公鸡那部分.)

  师:不看图怎样算6-1=□呢?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想数的分解,倒着数数等.)

(3)比较例题中的四个算式:5+1=6????6-1=5

  1+5=6????6-5=1

  小组讨论:这四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5是一部分,1是一部分,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整体6,从整体6里面去掉1这部分就是5那部分,从整体6里面去掉5这部分就是1那部分.)

  2.摆一摆

(1)请同学左边摆4个黄圆片,右边摆2个红圆片.问: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板书:4+2=6)

  问: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2+4=6)

  师:请你用手盖住右边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有关7的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口算

  分别出示卡片:5+1=?????5-3=

  师:怎样算?还可以怎样算?(想数的组成,用数数的方法等.)

  学生开火车口算6以内的加、减法.

  2.7的组成

  学生边打手势边说7的组成.(6和1组成7,5和2组成7……)

(7可以分成1和6,7可以分成2和5……)

  师:今天我们就应用这些旧知识来学习有关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马图1):左边有6匹白马,右边有1匹黑马.

  师:你能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吗?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然后列出算式.

  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一起讨论.

  集体交流:叙述图意,列式解答.

  板书:6+1=7

  1+6=7

  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看着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知道两个部分求整体,所以用加法.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是一样的.)

  问:如果不看图,怎么算这两道题?还有别的想法吗?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想7的组成,用数数的方法,由学过的算式进行推想等.)

(2)出示例题图(马图2)

  学生小组合作研究,先说一说题意,然后再列式计算.

  集体交流:叙述图意,列式解答.

  板书:7-1=6

  7-6=1

  问:不看图怎样计算这两道减法题?(想7的分解,想加法算减法等.)

(3)比较例题中的两组算式.

  6+1=7????7-1=6

  1+6=7????7-6=1

  师:这四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请你试着说一说6、1和7这三个数之间的关系.

(6是一部分,1是一部分,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整体7,从整体7里面去掉1这部分就是6那部分,从整体7里面去掉6这部分就是1那部分.)

  2.摆一摆

(1)学生摆小棒、说题意、列算式.

(左边摆5根小棒,右边摆2根小棒,一共是几根小棒?5+2=7??2+5=7

  一共是7根小棒,去掉2根,还剩几根?7-2=5

  一共是7根小棒,去掉5根,还剩几根?7-5=2)

  摆后指名回答,老师板书:5+2=7????7-2=5

  2+5=7????7-5=2

  让学生看小棒图说一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7根小棒还可以分成哪两部分,请你摆一摆,边说题意边列式.

(左边摆4根小棒,右边摆3根小棒……)

  摆后指名回答,老师板书:4+3=7????7-3=4

  3+4=7????7-4=3

  师:除了黑板上的算式以外,你还能说出有关7的加、减法算式吗?

  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7+0=7?????7-0=7

  0+7=7?????7-7=0

  学生齐读黑板上7的加、减法算式.

  3.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有关7的加、减法,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学们能够用多种方法计算加、减法,今后计算的时候,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35页的做一做.

  6+1=□????5+2=□????4+3=□

  1+6=□????2+5=□????3+4=□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得数是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3.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9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8以内的加减法.

  老师依次出示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得数.

  2.复习9的组成.

  学生独立完成:(49页上)指名说答案.

  师:今天我们要应用这些旧知识继续学习加减法的计算.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羽毛球图

  师:你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左边有8个羽毛球,右边有1个羽毛球,一共有几个羽毛球?)

  学生根据题意在桌子上用卡片摆出算式.

  老师板书:8+1=9

  1+8=9

  问:求一共有多少个,为什么用加法?对这幅图你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指名回答.(一共有9个羽毛球,去掉右边的1个,还剩几个?)

(或去掉左边的8个,还剩几个?)

  学生摆出算式,老师板书:9-1=8

  9-8=1

  问:求左边的或右边的为什么要用减法?

(2)比较

  这四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两个加法算式的得数只好是两个减法算式的被减数,9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1,一部分是8,从9里面去掉1剩8,去掉8剩1.)

  2.教学摆一摆

(1)师:刚才的图是把9分成了8和1两部分,那么9还可以分成哪两部分?请你用学具摆一摆.

  指名到前面来摆:●●●●●●?●●

  师:请你根据这幅图列出四个算式.

  学生列式,老师板书:7+2=9 9-2=7

  2+7=9 9-7=2

  问:这四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师:9还可以分成哪两部分?请你再用学具摆一摆,然后看图列出算式.

  指名回答,老师板书:6+3=9 9-3=6

  3+6=9 9-6=3

  师:这四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请你自己说一说.

(3)师:9还可以怎么分?动手摆一摆,然后列式.

  板书:5+4=9 9-4=5

  4+5=9 9=6=4

  师:请你自己说一说这四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3.总结算法

  师:这些都是几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得数是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问:不摆学具、不看图,怎样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总结出多种算法.

  问:9的加减法除了这些题以外,你还知道有哪些?

  引导学生说出:0+9=9 9-0=9

  9+0=9 9-9=0

  问:这几道题怎么想得数?(想:算式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口算,大家当裁判.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49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8+1=???7+2=???6+3=???5+4=

  1+8=???2+7=???3+6=???4+5=

  9-1=???9-2=???9-3=???9-4=

  9-8=???9-7=???9-6=???9-5=

  3.游戏:送信

  前面有几个写着数字的信箱,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封信(上面写着算式),学生把自己手里的信装到相应的信箱里,就说明把信送到了.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猫捉老鼠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加减法的计算.

  游戏准备

  写有加减法算式的老鼠图片及写有相应答案的卡片,小猫面具.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6

  指导探索

  1.教学例题

(1)加法

  请各组组长把课前发的小棒图(左边1根红色小棒,右边5根黄色小棒)摆在左右两边同学的中间,使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学生看图和旁边同方向的同学一起说图意,然后列式.

  全班汇报:先请左边的同学说图意,列式:5+1=6再请右边的同学说图意,列式:1+5=6

  问:他们说得为什么不一样?(观察的角度不同)

  出示例题图1(写字图)

  师:观察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就不同,这两个算式都可以解答一个相同的问题.问: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邻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相加的两个数位置交换了,但是得数一样.)

  问:在我们学过的算式中,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任意举例.(如:1+3=4? 3+1=4等.)

  师:如果不看图,你知道怎样算5+1=□吗?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想数的组成,用数数的方法,根据学过的算式推想:因为4+1=5,所以5+1=6.)

(2)减法

  分步出示例题图2(鸡图)

  师:一共有几只鸡?(在公鸡和母鸡中间画虚线)把6只鸡这个整体分成了几部分?

  师:(用手盖住1只公鸡)公鸡跑了,看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吗? 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叙述题意:有6只鸡,跑了1只,还剩几只?

  问:谁会列式? 板书:6-1=5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从公鸡和母鸡的'整体6里面去掉1只公鸡这部分,就剩5只母鸡那部分.)

  师:(用手盖住5只母鸡)现在你还能提出数学问题来吗? 学生叙述题意,然后列式.板书:6-5=1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从6只鸡这个整体里面去掉5只母鸡这部分,就剩1只公鸡那部分.)

  师:比较这两个减法算式,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邻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从整体里面去掉公鸡这部分,就是母鸡那部分;去掉母鸡这部分,就是公鸡那部分.)

  师:不看图怎样算6-1=□呢?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想数的分解,倒着数数等.)

(3)比较例题中的四个算式:5+1=6??? 6-1=5

  1+5=6??? 6-5=1

  小组讨论:这四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5是一部分,1是一部分,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整体6,从整体6里面去掉1这部分就是5那部分,从整体6里面去掉5这部分就是1那部分.)

  2.摆一摆

(1)请同学左边摆4个黄圆片,右边摆2个红圆片.问: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板书:4+2=6)

  问: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2+4=6)

  师:请你用手盖住右边的2个红圆片,可以提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板书:6-2=4

  师:请你盖住左边的4个黄圆片,提一个问题,怎样列式?板书:6-4=2

  学生齐读这四个算式.

  师:除黑板上的这些算式以外,用6个圆片你还能摆出哪些题目?

  学生自己试着摆,要求边摆边说题意.

  全班汇报,根据题意列出算式:3+3=6??? 6-3=3

  问:为什么只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3.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关几的加减法?6的加减法都可以想6的组成来进行计算,? 如果你喜欢用别的方法想得数也是可以的.谁还有什么问题吗?

  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29页的做一做:看算式直接写得数.

  5+1=□??? 4+2=□??? 3+3=□

  1+5=□??? 2+4=□

  6-1=□???? 6-2=□???? 6-3=□

  6-5=□???? 6-4=□

  四、学习写算式。演示动画“加减法算式的写法”,学生在书上练习写算式:2+3 ??6-5

  五、游戏:摘苹果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你们看苹果多红啊!你们愿意帮助果园里的叔叔、阿姨摘苹果吗?爱劳动是可贵的,但还要有劳动的本领,苹果不是很容易就可以摘下来的,下面请你听清要求:每个苹果上面都有一个算式,下面的筐上都标着得数,苹果要放在相应的筐里,才算摘下来了.

  学生听清要求以后,开始摘苹果(每人一题).摘完后,全班集体检查,看那些同学摘错了,完成任务好的给予鼓励.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算式接龙

  游戏目的

  练习6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先让一个同学出一道题,请下一位同学算得数,这位同学算出得数以后,再用这个得数开头出一道题,请他的下一位同学来算,依次类推.如:1+3=4? 接4-2=2? 2+4=6? 6-0=6…….

  2.老师限时,看哪个组说得又对又多.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7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会用5的组成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渗透加法交换律.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计算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小猴子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小猴子又来给大家出题了,谁来做?

  学生口算:

  1+1=???2+1=???3+1=???1+2=???2+2=???1+3=

  填空:

  师:前面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很好,小猴子想出些你们没学过的知识让你们来做,你们敢试一试吗?

  探索新知

  1.教学得数是5的加法

(1)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的两幅兔子图.

  小组学习: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

  各组代表汇报:

  第一幅图是:有4只小白兔,又跑来1只灰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4只白兔和1只灰兔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

  4+1=5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想的得数?

  师:没有图,我们就要想4和1组成几.

  第二幅图是:有1只灰兔,又跑来4只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1只灰兔和4只白兔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

  1+4=5

  问:怎样想1加4等于几?

  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摆一摆

  学生用学具摆出:3+2=????2+3=

  边摆边叙述题意.

  2.教学5减几

(1)出示例题中的两幅桃子图.

  小组学习: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各组汇报:图1和图2为什么都要用减法?

  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两道题都是从整体5里面去掉一部分.

  不同点是第一题是去掉1这部分,第二题是去掉4这部分.

  问:这两道题你是怎样想得数的?

  师:没有图我们就要想5可以分成几和几.

  5可以分成1和4,5-1=4.

  5可以分成4和1,5-4=1.

(2)摆一摆

  学生用学具摆出:5-2=???5-3=

  3.做一做

  师:下面不摆学具、不看图,我们完成几道口算题.

  4+1=□????3+2=□????5-1=□???5-2=□

  1+4=□????2+3=□????5-4=□???5-3=□

  4.质疑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得数是5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同学们知道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计算.

  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订正: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2.发散练习

  问:看图你会列式吗?

  谁和他的算式不一样?你是怎么看这幅图的?

  学生可以根据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5-1=4

  5-4=1

  3.游戏:夺红旗

  以小组形式展开比赛,每组都要完成一组口算(接力),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对又快.

  板书设计

  得数是5的加法和5减几的减法

【板书设计】

【应用说明】

  启发谈话,板书课题:得数是5的加法.问:“要求一共有几只小兔,用什么方法计算?”(板书:“+”).“几加几?”(板书:“4+1”).“4加1等于几?”(板书:“=5”).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其他加法.

  教学第二步:出示主题图画,板书课题:5减几.在教学过程中,边启发提问边板书.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2.通过操作初步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函数思想.

  3.结合教学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9以内的加减法

  老师边出示口算卡片边发口令:“火车向前开,向右拐……”,学生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2.10的组成.

  出示下图

  学生独立填空后指名说答案.

  3.看图列算式.

  出示:

  学生先叙述图意,然后再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师:掌握了10的组成,就可以做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二、指导探索.

  1.自学10的加减法.

  结合刚才的练习,同学们能够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那么你能不能用学具摆出10的组成情况,然后根据你所摆的图,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呢?下面就根据书上第56页例题的提示,请你先用圆片摆一摆,然后说一说图意,最后根据图意写出相应的算式.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交流自学结果.

  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摆、怎样说、怎样写的?

  找学生到前面来演示汇报,老师板书.

  3.总结算法.

  刚才的这几组题如果没有图,怎样想得数呢?(根据数的组成算加法,根据数的分解算减法.)还可以怎样算?(用数数的方法算.想加法算减法……)

  4.计算??□?????□

  你会算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知识扩展.

  10的加减法,除这些算式以外,你还知道哪些?(?????……)

  对于说出上述算式的同学要加以表扬.

  三、巩固提高.

  1.凑十练习.

  老师出示一个数字,学生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和老师的数字凑成十.

  2.集体口算.

  老师分别出示口算卡片(10的加减法),学生抢答.

  3.小组比赛: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每组一套加减法题目(7~10的加减法),一个做一道,进行接力口算,最后集体订正,评选出优胜组.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用以前学习的方法自学了“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通过讨论、交流掌握了不同的计算方法,这说明同学们很会学习,很爱动脑筋,你还想说点什么吗?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找数字

  游戏目的

  增加学生对0~10的认识.

  游戏准备

  投影仪

  游戏过程

  1.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下图.

  2.学生看图,先说出下图包含哪四种玩具,随后在四分钟内指出这些玩具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8的组成和分解计算8的加法和8减几.

  2.渗透看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为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做准备.

  3.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8的加法和8减几.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迅速计算.

  教具学具

  磁铁小黑板、方块图、圆形图、小方块、小黑板、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2.填空:

  3.口算:

  4+2= 7-3= 7-5= 7-4=

  2+5= 6-4= 1+6= 6-5=

  3+3= 7-6= 3+4= 7-1=

  4.学生填完8的组成后,老师提问:看到8的组成,你们想到了什么?

  先说第一组:(想到8可以分成3和5,3和5组成8)

  还想到什么?(还想到3加5等于8,8减3等于5)

  看到第二组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同学们不但掌握了8的组成和分解,而且还能根据8的组成和分解想到有关的加法和减法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8的组成和分解计算8的加法和8减几的题.(板书课题)

  1.教学例1

(1)出示加法图:

  师说:谁能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

  指名说:有7块黄方块、1块绿方块,求一共有几块方块?

  师问:要求一共有几块方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7+1=8)

  师说:还是这幅图,谁能再列一道加法算式?(板书:1+7=8)

  师问:谁能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

  引导学生说:一共有8块方块,拿走1块,求还剩几块?

  师问:求还剩几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8-1=7)

  师问:还是这幅图,你们还能列出一道减法算式吗?

  指名说,板书:8-7=1

(2)观察两幅图:

  师说:这两幅图,第一幅是求把两部分合起来是多少,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第二幅是求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也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3)说计算方法:

  师问:我们不看图,怎样想7+1,1+7,8-1,8-7等于多少?

  2.教学例2

(1)看图列加法算式:

  指名一人在磁铁小黑板上摆,其他人在自己的课桌上摆小方块.

  师说:左边摆6个方块,右边摆2个方块.摆完后,看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列在自己的小黑板上.

  集体订正,板书:6+2=8 2+6=8

  师问:你们能说一说这两个加法算式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吗?

  两人一组互相说、指名说.

(2)看图列减法算式:

  师说:刚才我们摆的是求和的题,如果现在从这8块中拿走2块,怎样摆?(指名一人上前摆一摆,其他人摆自己的小方块.)

  如果从这8块中拿走6块,怎样摆?(自己动手摆一摆)

  师说:你们都会摆了,能不能根据刚才摆的列出两个减法算式?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自己的小黑板上.

  集体订正,板书:8-2=6 8-6=2

(3)说计算方法:

  师说:我们不看图,怎样想6+2,2+6,8-2,8-6等于几?

  全体读黑板上的式题.

  师说:我们学习了8道题.大家都会用8的组成和分解来计算,下面的几道题请同学们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看图列式、计算.

  3.教学例3

(1)出示圆形图:

  看图说图意:

  两人一组互相说,指名说.

  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把算式写在自己的小黑板上)

  全体订正,板书:5+3=8 3+5=8

(2)出示圆形图:

  看图说图意:有8个圆形图,去掉3个黑色的,

  还剩几个白色的?还可以怎么说?(有8个圆形图,其中有3个是黑色的,有几个白色的?)还可以怎么说?(有8个圆形图,其中有5个是白色的',有几个黑色的?)师说:同学们能动脑筋,想出好几种说法,你们真聪明!

  师问:你们能根据刚才说的意思,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把算式写在自己的小黑板上)集体证正,板书:8-3=5 8-5=3

(3)说计算方法.

  4.教学例4

  师说:现在我们不看图,老师出题,看看谁会算?(板书:4+4=□ 8-4=□)

  指名说:你是怎么想的?

  要求学生会说:想8的组成:4和4组成8,4加4等于8.8可以分成4和4,8减4等于4.

  看书第42页,数一数,我们这节课一共学了几道加法题,几道减法题.

  请同学们在每道题的□里填上合适的数.

  5.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得数是8和8减几的题,一共14道题.同学们在做题时,要先看清加、减符号,再想想8的组成和分解,这样就能算得又对又快.

  三、巩固反馈

  1.看图列式计算:

  2.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目相加得8,用线连起来.

  3.连线.

  4.口算练习.

  3+5= 2+6= 8-1= 8-2=

  4+4= 1+7= 7+1= 8-7=

  8-5= 8-4= 2+6= 8-3=

  5.思考题.

( )+2=8 6+( )=8 5+( )=8 ( )+1=8

( )+4=8 3+( )=8 □+□=8 8-□=□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案的设计和7的加减法基本相似,不同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得数是8的加、减法,由于数大了,可能一部分学生容易出现错题.因此,在设计教案时,把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养上.引导学生运用8的组成和分解来计算8的加、减法.

  二、学生对一幅图列两个算式不会感到困难,因此,在四个例题的安排上,除例1由老师讲解外,其他三个例题,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进行多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是看图列式计算,为以后学习看图列四道算式做准备;第二层是分别巩固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第三层是加减混合练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第四层是思考题,有一定的坡度,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10

【板书设计】

【应用说明】

  启发谈话,板书课题:得数是5的加法.问:“要求一共有几只小兔,用什么方法计算?”(板书:“+”).“几加几?”(板书:“4+1”).“4加1等于几?”(板书:“=5”).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其他加法.

  教学第二步:出示主题图画,板书课题:5减几.在教学过程中,边启发提问边板书.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11

  得数是8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做教科书练习十五的第7题。

  2.教师出示复习题:

(1)水果店运来20筐苹果,每筐25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

(2)水果店运来500千克苹果,每筐25千克。运来苹果多少筐?

(3)水果店运来500千克苹果,一共20筐。平均每筐多少千克?

  教师先让学生回答第(1)题:

“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要用乘法?”

“乘法是一种什么运算?”

“乘法最基本的关系式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积=因数×因数。

  再回答第(2)题和第(3)题。

“第(2)题怎样计算?为什么?”

“第(3)题呢?”

“除法是一种什么运算?”教师在上面乘法基本关系式的下面板书: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最基本的关系式是怎样的?”

“根据乘、除法问的关系,如果已知商和被除数,怎样求除数?”

“如果已知商和除数,怎样求被除数?”

  学生逐题回答上面的问题后,教师陆续板书如下: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二、新课

  教师:应用乘、除法间的关系,可以求未知的因数、除数和被除数,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课题二:求未知数x以及除法的巩固练习》。

  1.教学教科书第69页求未知数χ的例题。

  教师板书第(1)题,提问:

“这个算式里含有未知数,未知数 与已知数有什么关系?”

“怎样求未知数χ?根据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手指关系式: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接下来让学生把这道题做在教科书上(第75页下面),做完后核对。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在书上,核对时提问:

“题里的未知数与已知数有什么关系?”

“怎样求未知数χ根据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手指关系式:被除数=商×除数。

“最后等于多少?”

  2.做教科书第69页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第1题,教师先说明这是一道文字题,可以先列出含有未知数χ的等式再解答。

“想一想设χ代表什么?”

“根据题意,你能找出题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吗?”

  让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列出含有未知数χ的等式,并解答出来。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大部分学生做完后,提问:

“设谁为χ?”

“根据题意,题里的数量有怎样的相等关系?”

“你是怎样列式的?”

“你是怎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五的第8、9、1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核对。

  核对第8题时,要先让学生说出解答每一题的根据,再说得数。

  核对第9题时,要先让学生说出所列的算式,再说得数。如果学生是直接用算术方法列式的,还可以让学生用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来解答。

  2.提前做完的学生可以做练习十五中的第13 题和第14 题。

  第14题,这道题可以直接用算术方法解答,也可以列出含有未知数χ的等式来解答。但是学生都要明白“书价=书皮价十书本身价”,而题目告诉了“书本身价=书皮价十11”,再让学生想明白“书价”和“书皮价”的关系,然后再让学生列出算式或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解答。

  四、作业

  练习十五的第10、12题。

  数学教案-课题二:求未知数x以及除法的巩固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12

  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2.通过操作初步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函数思想.

  3.结合教学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9以内的加减法

  老师边出示口算卡片边发口令:火车向前开,向右拐,学生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2.10的组成.

  出示下图

  学生独立填空后指名说答案.

  3.看图列算式.

  出示:

  学生先叙述图意,然后再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师:掌握了10的组成,就可以做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二、指导探索.

  1.自学10的加减法.

  结合刚才的练习,同学们能够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那么你能不能用学具摆出10的组成情况,然后根据你所摆的图,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呢?下面就根据书上第56页例题的提示,请你先用圆片摆一摆,然后说一说图意,最后根据图意写出相应的算式.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交流自学结果.

  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摆、怎样说、怎样写的.?

  找学生到前面来演示汇报,老师板书.

  3.总结算法.

  刚才的这几组题如果没有图,怎样想得数呢?(根据数的组成算加法,根据数的分解算减法.)还可以怎样算?(用数数的方法算.想加法算减法)

  4.计算 □ □

  你会算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知识扩展.

  10的加减法,除这些算式以外,你还知道哪些?( )

  对于说出上述算式的同学要加以表扬.

  三、巩固提高.

  1.凑十练习.

  老师出示一个数字,学生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和老师的数字凑成十.

  2.集体口算.

  老师分别出示口算卡片(10的加减法),学生抢答.

  3.小组比赛: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每组一套加减法题目(7~10的加减法),一个做一道,进行接力口算,最后集体订正,评选出优胜组.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用以前学习的方法自学了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通过讨论、交流掌握了不同的计算方法,这说明同学们很会学习,很爱动脑筋,你还想说点什么吗?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有关7的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14

  一年级数学《加法和减法一》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

  教材分六段安排: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P46~48)

  2.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P49~51)

  3.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P52~54)

  4.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P55~58)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P59~60)

  6.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P61~64)

  最后还安排了单元复习(P65~67)。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教学内容容量大,安排妥当。

  从上面的内容安排可以看出口算、笔算的题型多,解决实际问题的类型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很重要的单元。

  这么多内容的安排有如下特点:

(1)先口算后笔算,口算笔算紧密结合。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事实上也是在一次次地进行口算,只不过是把口算的结果随时记录下来减少运算过程中的记忆负担罢了。对于两位数的加、减计算来说最重要的是明白一条算理:相同单位的数才好进行单位个数的相加或相减,即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这些算理在口算时解决,可以把它运用到笔算中,所以教材先安排口算,再安排笔算,使口算为笔算服务,笔算又使口算得到发展。

(2)加、减计算有分有合。

  先分别安排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后同时安排加、减笔算。因为口算时重在弄清算理,而加、减口算的算理是有所不同的,分散安排便于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笔算的算理与口算时基本相同,重在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上,而两位数加减竖式的写法是相似的,计算顺序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把加法的竖式计算的格式、计算顺序迁移到减法的笔算中去,因而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3)在计算教学过程中穿插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本单元安排的解决实际问题就数量关系来讲,前两类仍是学过的求总数,求剩余的实际问题,只不过叙述方式与以往不同,第三类是新出现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散在三段计算数学中各安排一类解决问题,一方面可增加计算练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并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融合成一般算法。

  先看两位数加整十数(P46),先让学生自己探索,学生的算法可能借助小棒计算,也可能借助计数器计算,也可能根据数的组成直接计算,但最后掌握的算法都是把45分成40和5。先算40+30=70,再算70+5=75。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探索过程与两位数加整十数相同。

  再看两位数减整十数(P52),与加法口算的探索过程也相同,两位数减一位数则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提高了算法思考的抽象程度。

  再看两位数加两位数(P59),也是先让学生探索,例举的学生的思考更多些,除了用小棒、计数器计算外,还利用数的组成分别进行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的加减,以及把加两位数拆成加整十数和加一位数两步计算,最后整合成笔算,示范竖式的写法。两位数减两位数则让学生尝试计算。

  这样看来几次计算方法的探索所经过的过程大体上是相同的,都是:自主探索--相互交流--找算法相同点--呈现一般算法。让学生找不同算法的相同点是关键的一步,是算理所在。以两位数加整十数为例,不管摆小棒、拨算珠还是直接计算都是把40和30相加,也就是把4个十和3个十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有了这样的认识,呈现一般算法就水到渠成了。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是这样。摆小棒时是成捆的和成捆的相加,单根和单根的相加;拨算珠是十位上的数拨在一起,个位上的数拨在一起,抽象思考是40和30相加,3和1相加,相同点都是4个十和3个十相加,3个一和1个一相加,即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个数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弄懂了这个道理,所以写竖式时就让数位对齐,计算时应该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学生可能从十位加起,也可能从个位加起,这时不要强求一致,但要指出用竖式计算加法提倡从个位加起。

(2)重视算法比较,深化对算理的理解。

  P47在计算过45+30和45+3之后提出问题: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就是3个单位各应加在哪里,使学生再次悟到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个数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P52在减法口算例题教学之后也作了类似的安排。

  另外,练习中以题组的形式安排了大量的对比练习,如P47②进行两位加整十数与加一位数的对比,P53②进行两位数减整十数与减一位数的对比。P65①加法与减法的对比等。

  这样的题虽然比较的内容不同,但在教学处理上都应该一组一组地做题,做过后要让学生进行同组题目的比较,说出自己的发现,上升为理性思考。

(3)重视算法的总结。

  加法的口算,减法的口算,例题教学后的比较实际上也是在领悟和总结口算方法。而两位数加、减笔算在例题和“试一试”教学后则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用竖式计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P59)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总结计算方法。要明确两个问题:

①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是必要的。这种总结可以使认识升华,把学生计算中的零散的体会上升成比较系统的认识,把具体的计算上升成理性的结论;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总结出计算方法后对以后的计算能起到指导作用。

②要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自己去总结。教师要作必要的引导,对于竖式计算加减法要注意的问题暂时突出两点:一是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二是提倡从个位算起。

(4)开始教学估算。

  课程标准关于计算写了三句话: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口算、算法多样化都讲过了,现在说一说估算。

①什么是估算?估算一般是把参与计算的数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等数进行口算,得到准确值所在的范围。它与求近似值的计算有所不同。求近似值一般是用准确值计算,算出结果再按要求用四舍五入等办法得到近似值,而估算是把参与计算的数看成整十、整百等数,再口算;求近似值得到的是一个符合要求的数值,而估算是得到一个准确值所在的范围;近似值的精确度是规定好的,误差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估算没有精确度的规定。

②为什么要学习估算?A、估算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计算,估算不少于。B、估算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选择,特别是在应急的情况下更能发挥作用,因为它计算快捷。C、学生计算前的估算可以对笔算起预测和监控的作用,计算后的估算可以对笔算起检验作用。D、估算还能培养学生的数感。

③教材安排了哪些估算题,怎样教?

  P51②第一次学加法估算,P51③可利用估算作出判断,P54⑥也可利用估算作出判断,P57③让学生先估算,发挥估算的预测、监控作用,P58⑦用估算的方法作判断选择,P60④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P65⑤先估算,再笔算,发挥估算对笔算的预测、监控作用。

  怎样教?总的想法是先让学生思考,再加以引导。以65+30为例,学生可能先算出得95,再说得九十几,要指出,不要这样算,因为估算是为了算得快,这样反倒比口算麻烦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不要求算准得数是哪个两位数,只要求说出几十多,想想可以怎样算。学生可能有以下算法:把65看成60加30得90,所以65+30得九十多;把65看成六十几加三十,得九十几;只看十位上的6+3得9,所以得九十多。在肯定学生这些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最后一种方法,十位上是6+3得9,个位上不够十,所以得九十多,而56+3,学生就会看到十位上是5,个位上加起来不够10,所以得五十多。

  再看P65⑤,第1题十位上6减2得4,个位上够减,得四十多,第3题十位上4+4得8,个位上相加不满10,得八十多。

  估算题要认真教学,不要求估算的题也可在计算后估算一下,看计算对不对,或者在计算前先估算,再计算,提高做题正确率。对于平时做题能这样做的学生要大加表扬。如果能养成估算的`习惯,不但可以提高正确率,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工作负责的态度。

  3.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难度。

  本单元中除了结合加减计算继续安排图文结合的或表格式呈现的求总数、求剩余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外,重点安排了求原来有多少,求去掉多少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都安排了例题,安排了一定数量的习题。前边已经说过求原来有多少和求去掉多少的问题,就其数量关系来讲前者是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总数,后者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这两种数量关系仍然是在一年级上册学过的,只不过是叙述顺序发生了变化,增加了学生理解题意的难度,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确是一种新的数量关系。下边分两个问题来谈。

(1)逆叙的求和求差问题。包括P49的例题和P55的例题。

  什么是逆叙?如果题目中信息的呈现顺序与事情的发展顺序一致为顺序,不一致为逆序。

  两道例题都是有关桃子的事。P49例题事情的发展顺序是树上原有28个桃,采了23个,剩5个,如果问剩几个,就是顺叙,学生凭生活经验很容易列出算式。而P49的例题是知道采了23个,知道剩下5个,倒过去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就是逆叙。同样的,P55例题,事情的发展顺序是一共有28个桃,吃了22个,剩6个,如果问剩几个,就是顺叙,现在是知道一共有28个桃,剩下6个,倒过来求吃去几个,就是逆叙。

  教学这样的问题时要注意五点:

①要仔细审题,观察画面,阅读文字,认真收集和用三句话表述信息,即说清楚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要注意有的题目中的条件是用图画呈现的,要从图画中找出这个条件,如P49①的“还要拼3块”P50②中的“车上已经坐了7人”,P50③的“还剩12个苹果”。

②要借助直观联系情境确定算法,再反思算法上升成对数量关系的思考。

  例如P49例题,先从图上看出筐里是采下的23个桃,树上还剩下5个桃,原有的桃是这两部分合成的,所以用加法算,23+5=28。也有的学生倒过来想,把采下的23个桃再粘在树上,5+23=28,以上过程让学生自己想。在列出算式计算后反思:算式中的2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8呢?从而得出数量关系:采下的+剩下的=原有的。P55例题也应该让学生从图上看到28个包括筐里剩下的和小猴吃掉的两部分,从28个里去掉剩下的6个就得到吃掉的,列出算式后再反思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数量,抽象出数量关系式。

③通过题组对比等形式完整地认识数量关系。

  P58⑨通过填表,反思数量关系,使学生从三个角度认识原有的、卖出的、剩下的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即:原有的-卖出的=剩下的,原有的-剩下的=卖出的,卖出的+剩下的=原有的。

④对于方程解法不提倡,但出现后要予以引导。

  所谓方程解法就是把未知数当成已知数列式。如P49例题学生列式成:28-23=5,遇到这种情况,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在肯定这种想法是有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列算式时要求的数写在等号右边,人们一眼就看出问题的答案,如果像这样写在等号左边,人们不知道哪个数是问题的答案。怎么办呢,应该这样处理:先想几个去掉23等于5呢?列式成:-23=5,再想到28-23=5,所以在括号内再填写28,成为(28)-23=5,这样写,想的过程表示清楚了,答案在哪里人家也容易看到了。

⑤从P49例题开始,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算式的得数注明单位,并提倡口头作答。

(2)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即P61例题和“试一试”。

  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注意了三点:

①早作铺垫。P50⑤,P60⑤,在一年级上册也有类似的题目,学生在做这些题目时,从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两种物品个数的差,可以领会公鸡比母鸡少几只以及母鸡比公鸡多几只的含义,知道这两句话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知道图中的哪一部分就是问题的答案。学生这时只需观察画面填出得数,不必列式计算。这些图为学生解答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题目提供了表象。

②让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思考探索算法,不用成人的思维和语言讲述算理。以往教这类题时先想红花片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和蓝花片同样多的8个,另一部分是比蓝花片多出的部分,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就是从13个里去掉和蓝花片同样多的8个,得到比蓝花片多的5个。这里用的是严谨的推理,借助“同样多”实现两个转化,把8个蓝花片转化成同样多的8个红花片,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转化成从总数里减去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应用题。这样推理很严密,但不少学生只会按语言模式填空,未必真懂。

  现在的教法是问题提出后学生鉴于以往的一些表象支撑,就会想到两种花片一个对一个地排一排,排过后就会看到多出5个。然后再讨论可以怎样算。学生的思考可能是两种花片一个对一个,红花片对掉8个,所以从13里去掉8个,列式为13-8;也可能是上一排的个数减去下一排的个数,13-8。这些想法都是学生自己想到的,他们真懂。例题中接着又提出了“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的问题,学生会凭借以往观察图时的多次体验想到“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蓝花片就比红花片少几个”,所以用13-8=5这个算式既解决了上一个问题,也解决了下一个问题,教材这样安排就及时地沟通了问题的两种提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很快地形成了清晰的认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所以下面的“试一试”学生就可以自己尝试计算了。

③练习题贴近生活,注意变式。

  贴近生活就不再说了,所谓变式,就是题中不出现“×比×多几”“×比×少几”之类的句式。如P63⑤已知“做了24件上衣,35条裤子”,问题是“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实际上就是“求裤子比上衣多几件”或“上衣比裤子少几件”,P67⑾也有类似的题目。学生在做这些题目时就会认真分析数量关系,而不是机械地看到比多比少就用减法计算。这样的题目也更贴近生活现实。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15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会用5的组成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渗透加法交换律.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计算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小猴子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小猴子又来给大家出题了,谁来做?

  学生口算:

  1+1=?? 2+1=?? 3+1=?? 1+2=?? 2+2=?? 1+3=

  填空:

  师:前面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很好,小猴子想出些你们没学过的知识让你们来做,你们敢试一试吗?

  探索新知

  1.教学得数是5的加法

(1)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的两幅兔子图.

  小组学习: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

  各组代表汇报:

  第一幅图是:有4只小白兔,又跑来1只灰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4只白兔和1只灰兔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

  4+1=5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想的得数?

  师:没有图,我们就要想4和1组成几.

  第二幅图是:有1只灰兔,又跑来4只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1只灰兔和4只白兔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

  1+4=5

  问:怎样想1加4等于几?

  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摆一摆

  学生用学具摆出:3+2=??? 2+3=

  边摆边叙述题意.

  2.教学5减几

(1)出示例题中的两幅桃子图.

  小组学习: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各组汇报:图1和图2为什么都要用减法?

  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两道题都是从整体5里面去掉一部分.

  不同点是第一题是去掉1这部分,第二题是去掉4这部分.

  问:这两道题你是怎样想得数的?

  师:没有图我们就要想5可以分成几和几.

  5可以分成1和4,5-1=4.

  5可以分成4和1,5-4=1.

(2)摆一摆

  学生用学具摆出:5-2=?? 5-3=

  3.做一做

  师:下面不摆学具、不看图,我们完成几道口算题.

  4+1=□??? 3+2=□??? 5-1=□?? 5-2=□

  1+4=□??? 2+3=□??? 5-4=□?? 5-3=□

  4.质疑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得数是5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同学们知道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计算.

  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订正: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2.发散练习

  问:看图你会列式吗?

  谁和他的算式不一样?你是怎么看这幅图的?

  学生可以根据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5-1=4

  5-4=1

  3.游戏:夺红旗

  以小组形式展开比赛,每组都要完成一组口算(接力),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对又快.

  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及减法教案设计共1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4的组成计算得数是4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字“4”.(板书:4)

  问:看到这个4,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4的含义、4的组成等.

  师:今天我们就要应用这些知识学习有关4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探索新知

  1.教学得数是4的加法

(1)出示教材第17页的例题图1(图片“汽车图1”)

  问:停车场上有几辆汽车?又开来了几辆?一共有多少辆?

  你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

  师:数目小,我们可以数,数目大,数起来就不容易了,因此,我们要学会用计算的方法.

  问:要求“一共有多少辆车”怎么想?谁会列式?

  板书:3+1=4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师:不看图,你会算3+1=□吗?

  生:想3和1组成几?3和1组成4,3+1=4.

(2)出示例题图2(图片“汽车图2”)

  问: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

  学生叙述图意:停车场原来有1辆汽车,又开来3辆,现在一共有多少辆?

  问:谁会列式?(板书:1+3=4)

  问:你为什么要用加法?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比较

  师:请你观察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问:看着这两个算式,你想说点什么?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一样.

  师:在我们学过的算式当中,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1+2=3???2+1=3

  2.教学4减几的减法

(1)出示例题图3(图片“熊猫图1”)

  师:一共有几只熊猫在游戏?(用虚线圈圈起一只熊猫)这只熊猫玩儿累了就回家了.

  问:虚线圈圈起来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还剩几只?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如果没有图,就要算一算了,怎么列式?(板书:4-1=3)

  问:为什么要用减法?你是怎么想出得数的?

  生:想4可以分成1和几?4可以分成1和3,4-1=3.

(2)出示例题图4(图片“熊猫图2)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生:一共有4只熊猫,走了3只,还剩几只?

  问:谁会列式?(板书:4-1=3)

  生: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没有图,怎样想得数?

(3)比较

  师:请你观察这两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问:看着这两个算式,你想说什么?

  生:4可以分成1和3,从4里面去掉1这部分,就得3那部分;从4里面去掉3这部分,就得1那部分.

  3.小结

  师:计算加减法,要想什么?

  生:要想数的组成.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用数数的方法算得数.想加法算减法.

  4.摆一摆

  学生摆学具:先摆2个圆片,再摆2个圆片,一共是几个圆片?列式计算,在书上填得数.

  现在是4个圆片,去掉2个(用手盖住),还剩几个?

  列式计算,在书上填得数.

  5.发挥想象,鼓励求异

  有一盘桃子(4个),小猴子站在旁边.

  师:一共有几个桃子?小猴子会吃掉几个呢?还剩几个?请你列出算式.

  学生思考后完成.

  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3.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