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精品导学案[合集]3篇(细胞器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2022-10-05 11:30:08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人教版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精品导学案[合集]3篇(细胞器第二课时教案),供大家参阅。

人教版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精品导学案[合集]3篇(细胞器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精品导学案[合集]1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导学案

  03 使用时间:2013、9主编人:

  使用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认知蛔虫的形态结构,归纳出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能说出如何防治蛔虫病。

  2.结合日常生活,知道线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难点】归纳出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说出防治蛔虫病的方法。【自主学习】阅读课文8~9页,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一、【线形动物】课本P8~9

  1.蛔虫是常见的____动物。它____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____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___,后端有____;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______,起____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___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____器官发达,生殖能力___。没有专门的____器官。

  2.蛔虫卵随人的____排出体外,人喝了带有虫卵的___,吃了沾有虫卵的___的蔬菜,或者用沾有虫卵的___去拿食物,都可能感染蛔虫病。预防蛔虫病,要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喝_____的生水,蔬菜、水果要____,__前__后要洗手;要管理好___。

  3.线形动物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等。

  4.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 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刀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发和案板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课堂小结】

  线形动物

【达标检测】 体表有_________________ 消化管的结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发达 没有专门的__________器官

  1.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A.有口无肛门

  B.有小肠大肠

  C.有口有肛门

  D.有肛门无口

  2.寄生虫数量较多时,会引起肠梗阻的寄生虫是()A.蛲虫

  B.钩虫

  C.绦虫

  D.蛔虫 3.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最发达的器官是()A.运动器官

  B.生殖器官

  C.感觉器官

  D.消化器官 4.下列有关日常卫生的认识,说法错误的是()A.时刻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B.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C.注意饭前便后要洗手

  D.粪便要经过处理都能作肥料

【学后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导学案

  04 使用时间:2013、9主编人:

  使用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蚯蚓,认知蚯蚓的形态结构,归纳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2.结合日常生活,知道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重点难点】归纳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9~11页,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二、【环节动物】课本P9~11 4.蚯蚓的身体呈____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____构成。它身体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不同,且较厚,象在身体上戴了一个环,称为______。

  5.蚯蚓身体____可以使它的躯体运动____。它的体壁有发达的_____,_____与_____配合完成运动。它以土壤中的_____为食。6.它的体壁能分泌_____,使体表保持_____。体壁密布_______,氧气可溶于体表的_____里,再进入体壁的_____中,体内的二氧化碳经体壁的_______由体表排出。7.____、____也属于环节动物。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蛭也叫水蛭或蚂蟥,它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叫_____,可生产抗血栓药物。

  9.蚯蚓的作用:①____土壤;②粪便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等,能提高土壤的____;③身体富含_____,是优良的饲料。

【合作探究】

  1.说出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高等的理由。

  2.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的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3.如果把蚯蚓放到干燥的沙土中,将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 【课堂小结】

  二、环节动物

  5.为了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某同学给蚯蚓的体表涂上了一层凡士林油膏,其结果是蚯蚓将会()A.运动加快

  B.运动变慢

  C.不动

  D.死亡 6.蚯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靠()A.鳃

  B.体壁

  C.肺

  D.气门 7.雨后,常见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8.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9.下列哪一种动物不属于环节动物()A.蛔虫

  B.蛭

  C.蚯蚓

  D.沙蚕

【学后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带:靠近身体____________ 呼吸:依靠湿润的__________ 运动:依靠________________ 身体______

人教版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精品导学案[合集]2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及电路的特点,导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过程方法:通过计算,学会解答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导体的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难点: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综合作用。

  三、教学过程

  1、欧姆定律

  复习“探究电阻上电流两端电压的关系”。

  老师指出:历史上,欧姆经过长达十年的探索才发现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数量上的关系,这就是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规定: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U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式是I?。

  R也即是说: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

  注意:

  I是电流的符号,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U是电压的符号,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R是电阻的符号,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2、欧姆定律的应用

  利用欧姆的计算公式,变形可得到和,可知只要知道电流、电压和电阻中的任意两个值,就可以求出另外一个未知值。

  在公式变形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计算电阻或电压的练习题,针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

  例题:P26例题

  我们已经知道,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试电笔,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过程(略)

  3、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计算公式:R=R1+R2

(串联时可理解成大横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电阻的长度增长了,从而电阻变大)

  同样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计算公式:11

  1??RR1R2(并联时可理解成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电阻的横载面积增大了,从而电阻变小)

  四、随堂练习

  1.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________成________。

  2.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伏特,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是1安培,若导体两端电压是2伏特,则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是________安培。

  3.某电路两端电压一定,电路两端接入10欧姆的电阻时,通过这导体的电流强度是安培,若改接24欧姆电阻时,则通过电路的电流强度是________安培。

  4.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________跟_______。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的符号:________表示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

  5..装有4节干电池的手电筒,小灯泡灯丝电阻是10欧姆,求:手电筒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强度是多少安培?

人教版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精品导学案[合集]3

  第二节细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得的实验,认同科 学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密切相关

  2、描述细菌的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3、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学习重点、难点】 细菌的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细菌的形态可以分成三类:球形的叫作

  杆形的叫作

  弯曲或螺旋形的叫

。细菌都是

  细胞的。

  2、细菌具有、、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是

  探究案

  探究任务一:细菌的发现过程

  1、荷兰人___________最早发现了细菌的存在;法国科学家_________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他还提出了_______消毒法,后人称他为“________________”。

  2、思考:巴斯得的鹅颈瓶实验说明了什么?

  探究任务二:细菌的形态结构

  1、下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作答:(1)请填写下列标号名称。

①___ ___ ②__ _____ ③___ ____ ④__ ____ ⑤___ ____ ⑥____ ___(2)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主要区别是它只有__________的集中区域,没有____________。

(3)、细菌与植物细胞比,虽有细胞壁,却没有______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______________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______________。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

  4)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______,有些细菌生有_______,便于运动。

  2、细菌的生殖:(阅读P74)(1)生殖方式:_______生殖。

(2)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______,芽孢是细菌的________,对不良环境有抵抗能力。细菌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训练案

  1、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菌能够引发人的疾病,细菌是对人类有害的一种生物 B 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它的细胞核中 C 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菌会快速分裂大量繁殖 D 细菌含有叶绿体,营自养生活

  2、没有真正细胞核而又有其他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 噬菌体

  B 乳酸菌

  C 酵母菌

  D草履虫

  3、对细菌芽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芽孢是细菌细胞内形成的休眠体

  B 细菌以形成芽孢的形式进行繁殖 C 芽孢的含水量高,抗热性弱

  D 芽孢是由细菌细胞壁裹上厚壁而成

  4、细菌的发现者是

()

  A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B 荷兰人列文?虎克 C 中国人李时珍

  D 英国人珍妮?左多

  5、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需要借助()才能观察到 A、低倍放大镜

  B、高倍放大镜 C、显微镜的低掊镜

  D、显 微镜的高倍镜

  6、在罐头的制作过程中,把罐头 密封加热,这与罐头能比较长时间地保存而不腐败变质是密切相关的,其原因在于()

  A、密封罐内缺氧,内部细菌无法繁殖

  B、高温能将细菌杀死 C、由于密封,外界细菌不能进入

  D、B和C两项因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