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6篇(高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3-20 18:45:07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高中数学教案),供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6篇(高中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4的减法

  教学目标:在学生理解4的组成及初步理解减法意义的基础上,能真确地计算4以内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学具盒、实物、磁性贴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 口答:

  4 4 4 3 ()

  / / / / /

  3 () 1 () () 2 2 1 1 3

  1+1=() 2+1=() 3+1=() 2+2=()

  2-1=() 3-2=() 3-1=() 1+2=()

  2. 看图写算式:

  ( )+( )=( ) ( )+( )=( )

  ( )+( )=( ) ( )+( )=( )

  三. 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4的加法,我们已经知道把两个数合起来等于4用加法计算,那么从4里面去掉一个数,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揭示课题:

  四. 新授.

  1. 教学“4-1=3”(在磁性黑板上贴图演示计算过程)

  (1) 贴出4只蝴蝶,边贴边让学生数数,师问:“一共有几只蝴蝶”?

  (2) 教师拿走一只,问:飞走了几只蝴蝶?板书:“1”

  (3) 还剩几只蝴蝶?即从4只蝴蝶里去掉一只,还剩几只?(看图回答)

  (4) 列式计算:

  师问:用什么方法计算?在4和1中间添上什么符号?(-号)

  小结:从4只蝴蝶里面去掉1只,还剩3只。

  (5) 齐读算式:4-1=3

  2. 教学4-3=1(在磁性黑板上贴图演示计算过程)

  (1)、贴出4只蝴蝶,边贴边让学生数数,师问:“一共有几只蝴蝶”?

  (2)、教师拿走3只,问:飞走了几只蝴蝶?板书:“3”

  (3)、还剩几只蝴蝶?即从4只蝴蝶里去掉3只,还剩几只?(看图回答)

  (4)、列式计算:

  师问:用什么方法计算?在4和3中间添上什么符号?(-号)

  小结:从4只蝴蝶里面去掉3只,还剩1只。

  (5)、齐读算式:4-1=3

  3。 教学4-2=2

  请4名优秀生演示4-2的过程:

  (1)、请4名学生排队,师问:“教室里有几个学生”?学生回答后,师板书“4”。

  (2)、走出去2个学生,师问:“出去几个学生”?然后板书“2”

  (3)、师问:“教室里还剩几个学生”?即从4个学生里去掉2,个学生,还剩几个?

  (4)、用什么方法计算?在4和2中间添上什么符号?

  (5)、齐读算式:

  4-2=2

  五、 巩固练习

  1、 齐读算式:4-1=3 4-3=1 4-2=2

  2、 请一名学生板演(用磁性贴片:“汽车”演示)

  4-3=1 4-1=3 4-2=2

  3、 请大家齐动手摆一摆。(用学具盒)

  4-3=() 4-1=()

  4-2=()

  4、 想一想。(请学生填空,并根据出现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4-1=( ) 4-2=( ) 4-3=( )

  3+1=( ) 2+2=( ) 1+3=( )

  六、 教师小结(略)

  布置作业:一课一练

小学数学教案2

  学习内容:

  《圆的认识》(六年级上册第57、58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学会用圆规画圆。

  学习重点:学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

  学习难点:能熟练地画出规定大小的圆。

  学习准备:圆形纸片、圆规、米尺、铅笔、彩笔。

  课前

  搜集信息:生活中哪里见到圆?

  动手操作:剪好一个圆片。

  课中

  自主学习:

  1、填空: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用字母( )表示。

  连接( )和( )任意一点的()叫做半径。

  通过( )并且( )的( )叫做直径。

  2、用红彩笔描出圆中的半径,用蓝彩笔描出圆中的直径。

  合作探究:

  探究一:完成学习卡

  探究二:

  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等于( )的长度。

  ( )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达标训练:

  (一)基础题(必做)

  1、判断。

  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半径。 () 直径是半径的2倍。()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任意两条半径都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2、填表。

  (二)拓展题(选做)

  用圆规和尺子画一自己喜欢的组合图形。

  综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课后

  课外作业:课本练习十三

  知识延伸:用圆规和尺子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学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2、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

  教学设计:

  一、兴趣引入。

  教师:(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观察的感受。

  生活中的这些美丽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各种角。)

  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

  引出课题:画角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师: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几项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画角的技能。

  活动1:画出60°的角。

  1、请学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

  2、引导学生用三角板拼角,用这些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角验证,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个活动中师只是提出画角的要求,但是学生用什么方法没有限制。)

  3、你用什么方法画出了60°的角?

  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

  活动2:画出85°的角。

  1、师:如果要画的不是上面这些特殊角,比如画一个85°的角应该怎么办?

  (这个活动师仍然不提出具体的描画方法要求。学生会在活动中发现用三角板不容易画出这个角,应该使用量角器才能准确的画出这个角。这时引导同学提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确地画出来。)

  2、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可以讨论后再完成。

  活动3: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两个角组合可以画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

  活动4:画70°,115°的角。

  1、说说你想用什么工具帮助你画出这些角?(用量角器画这两个角。)

  2、学生动手画角。

  3、活动后师及时问,怎样使用量角器画角?

  活动5:归纳总结

  1、先让学生说说画角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让学生同桌讨论:画角时,当量角器有两圈刻度时,是看里圈还是看外圈?

  小结:当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内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如果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外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外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

  3、用量角器画55度和140度的角,说说画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4、初步判断所画的角是否正确。

  学生举例。例如要画一个120度的角,结果画了一个锐角出来,利用角分类来判断就知道是画错了。

  三、巩固练习。

  1、用一副三角板画出75和45度的角。

  2、用量角器画出15、80和165度的角。

  (1)合作交流;

  (2)集体校对。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45、135的角,让学生演示其折角的过程。

  板书:

  画角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小学数学教案4

  教师出示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16页的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衬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师:怎么列式?

  生1:21.45÷15。

  师:我们会计算2145÷15,那么21.45÷15怎么算出它的结果呢?先独立思考,试做一下,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吧!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派个代表来向全班同学汇报:

  组1:我们组是把21.45米化成2145厘米,算式就改写成2145÷15,变成了整数除法,结果是143厘米,再把143厘米化成1.43米。

  师:有道理!还有不同的做法吗?

  组2:我们小组认为,因为2145÷15=143,现在被除数是21.45,也就是缩小了100倍,而除数不变,那么商也缩小了100倍,所以商也应缩小100倍,正确的结果是1.43。

  组3:我们小组是列竖式计算出来的。接着把做的竖式放在展示台上展示。

  师:各小组都想出了办法,把21.45÷15的结果算出来了。现在老师要提一个问题:哪个小组想的办法更好?今后都能使用。小组继续讨论。

  组4:组3想的办法更好,没有局限性,碰到类似的算式都可以用这样的竖式计算。

  师:大家同意吗?

  (学生齐答:同意。)

  师:好,那么大家一起来观察这个竖式。哪位同学要提出什么问题?

  生2:商的小数点是怎么来的?

  生3:商的小数点是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生2: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4:因为商的最高位在个位上,而小数点应该在个位的后面,所以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生5:如果商的小数点不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商就不是1.43,商不是1.43,那么验算的话,商和除数相乘就得不到被除数。

  生6: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时还余下6,这时要跟被除数十分位上的4合起来一起除以15,合起来的数是64个十分之一,所以得到的商是4个十分之一,那么4应该写在十分位上,商的小数点自然就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说的太精彩了!(学生自发地给以掌声鼓励)

  师:现在请同学用自己的话向同桌说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

  反思:

  1、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教师出示例题后,就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找到解决的方法,这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探究的过程,有利于方法的掌握和法则的总结。在小组内每个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听取到别人的意见得到一些启发,也能给别人以提示,最后能在小组内达成一致意见。

  2、小组汇报,增加见识。因为在一个小组里形成了一种意见的定势,而通过小组汇报,班级里就会出现不同的见解、思路和方法。这样,让同学大开了眼界,知道解决一个相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方案。最后还让学生讨论哪种方案更具代表性和科学性。这样,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开阔性不仅得到了培养,而且,学生对“最优化”的意识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和巩固。

  3、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贵与疑。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急于回答,马上把问题抛给学生,这样,大胆、充分地相信学生的智慧和能力,给学生以极大的信心。结果,学生果不负教师的期望,一一做了回答。并说得十分精彩。

  4、教师是红娘,不是第三者。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个片段里能听到学生的追问。并且,其他学生,不等教师开口就情不自禁地回答起来。这样的情景是老师最喜欢看到的。出现这样的情景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分不开的。

  5、变替蝶破茧,为咬茧自出。有意义的学习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自主探索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总是在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亲身的体验,可以说,学生参与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越主动充分,所获得的体验就越深刻、丰富,这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就提供了“动力源”,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

  总之,整个片段教学下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情绪很饱满,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也感觉到有遗憾的地方,致使有的学生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比如:教师没有进一步引导、讲解和举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组1:我们组是把21.45米化成2145厘米,结果算式就写成了2145÷15,结果是143厘米,再把143厘米化成1.43米。”这个方案的不足;当组2说出:我们小组认为,因为2145÷15=143,现在被除数是21.45,也就是缩小了100倍,而除数不变,那么商也缩小了100倍,所以商应缩小100倍,得到1.43。”这个方案时,没有让组2的同学充分说出这样做的道理或理由。其实,这个方案就是把被除数看作整数,根据整数除以整数的方法算出商,然后再根据被除数缩小多少倍,除数不变,商也缩小多少倍的规律得到商是1.43。实际上也就是要在商143里点上小数点,追问学生商的小数点该点在哪?这样做了话的话就能和组3同学的方案整合到一起了。可惜,当时老师没有按上面的做法去做。

小学数学教案5

  详细介绍:

  教案示例

  课题:十几减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脱离直观,直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6.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十几减6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6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十几减6】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6+4=6+5=6+6=6+7=

  6+8=6+9=6+10=

  2.()里应填几(出示投影)?

  6+()=106+()=116+()=12

  6+()=136+()=146+()=15

  6+()=16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6】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减9、减8和减7的题,都是想加算减,那么11-6怎么想?得多少?

  学生说出得数后再指名一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教师出示13-6=□.【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6】

  提问:计算13-6怎样想?

  让学生翻开书,在例1中的括号和□中填上适当的数,再指名中下生说一遍想的过程.

  2.教学例2.

  教师出示例2.【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6】

  提问:请同学们看这三道题(手指三道例题),想一想,每道题得数是多少?

  教师逐个订正完以后,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十几减6的题怎样算.算十几减6的题目,先想6加几得到这个被减数(可手指例题示范),那么想出来的这个数(用例题示范)就是要求的得数.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十几减6的口算.

  随堂练习【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6】

  1.做一做第1题,出示投影.

  (1)引导学生看图说意,列式计算.

  (2)学生填书.

  2.做一做第2题,加减法对比练习.分组进行.

  6+5=6+8=6+6=

  11-6=14-6=12-6=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独立填写,订正时说一说怎样的.

  6+□=136+□=156+□=16

  13-6=□15-6=□16-6=□

  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3~5题.

  3.11-6=17-8=18-9=

  14-7=15-6=16-7=

  4.9+4=12-6=7+5=

  11-7=6+8=16-9=

  5.学校的胡琴和提琴一共有13把,胡琴有8把,提琴有多少把?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找朋友

  游戏目的

  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复习20以内的减法.

  游戏准备

  教师制作如下的数字卡和算式卡:

  游戏过程

  1.教师发下数字卡和算式卡.

  十几减6

小学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的概念。

  2、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忆,再现知识。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组内先说说整理后再在全班汇报,互相补充。

  2、小数除法有哪些类型?学生举例说说,你在解题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

  师根据本班情况,选择前面学习中易错题巩固。

  3、什么是循环小数?请举例说明?如何将它保留一位、两位、三位小数?

  4、我们还了解了一些需要用小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P36

  ①学生独立作答,再小组讨论分析解答过程,请小组代表汇报。

  ②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自主选择,重点练习。

  1、根据自己的实际,从课本P371-5中选择对自己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习。(学生自主选择,组内讨论交流)。

  2、讨论分析,解答第6题

  A、学生独立解答,交流

  B、如果大部分学生有困难,可将此题分层提问解答。

  先出示“商就是24.6,求除数?”

  再和原题比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

  三、课后反思总结

  在教完这节课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并且能一题多解,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少数学生由于能力有限,所以自主学习对他们来说,还有点困难,还有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对于教师自己来说也是要提高教学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对应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