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风儿找妈妈3篇(音乐活动风儿找妈妈)

时间:2024-02-08 10:04:07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大班音乐教案风儿找妈妈3篇(音乐活动风儿找妈妈),供大家参阅。

大班音乐教案风儿找妈妈3篇(音乐活动风儿找妈妈)

大班音乐教案风儿找妈妈1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使幼儿能够体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

  2、引导幼儿唱准休止符旋律。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自然地声音做发声练习并复习歌曲:《听》。

  二、新授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并学习运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

  1、通过师幼的谈话,引出活动的内容:

  "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妈妈,如果你的妈妈出差了或者你一连几天都没有看见自己的妈妈了你会怎样?你会怎样做?风儿也非常想念自己的妈妈,它呀正在到处寻找妈妈呢,咱们来听一听,风儿找妈妈的故事"

  2、教师将歌词串成一篇小散文,完整的有感情的进行朗诵,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提问:

  (1)风儿回家了吗?它在干什么?

  (2)谁听清楚了风儿要捎给妈妈一句什么样的话?

  (3)风儿把嗓子都喊哑了,你们能帮助风儿呼唤它的妈妈吗?

  3、教师完整的、有感情的清唱歌曲,请幼儿讨论:

  (1)听了这首歌你心理有什么感觉?

  (2)老师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的?,"为什么老师要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4、教师随着琴声的伴奏再次范唱歌曲,幼儿可随教师小声的哼唱:

  提问:风儿在找妈妈时都问过谁?这两句歌曲中是怎样唱的?

  (请幼儿一起练习唱这两句,重点指导幼儿唱准休止符。)

  5、指导幼儿运用齐唱、接唱多种形式练习演唱,启发幼儿运用表情和声音表现对妈妈的思念。

  三、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1、幼儿尝试用"唔"演唱歌曲。

  2、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同时教师以哼唱的形式演唱。

  3、请幼儿说说这一遍演唱时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4、教师和幼儿进行双声部的合唱并请幼儿说说怎样做才会使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优美。

  5、幼儿分成两组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

  四、结束活动:

  1、你觉得风儿的妈妈会在哪里?

  2、小朋友现在你们有点想妈妈了没有?如果你和你的妈妈分开了(一天或更长时间见不到妈妈),你想捎给妈妈一句什么话?

  3、X老师能够感觉的`咱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的爱自己的妈妈,不要在和妈妈分开的时候才跟妈妈说我爱你,我想你,爱要说说出口,今天下午妈妈来接你的时候,今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就大声的对妈妈说:妈妈我好爱你!好吗!

  活动反思:

  在此艺术活动中,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设计本次活动,利用图片、挂图等直观教具来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大意,此形式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多种有趣的练习方法使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有趣不乏味,重点学习了休止符和弱起的旋律,进行了双声部的练习,孩子们很轻松的学会了歌曲。

大班音乐教案风儿找妈妈2

  教材分析:

  歌曲《风儿找妈妈》是一首充满温情、意境感伤的歌曲。歌曲通过描述风儿找妈妈的情景和心情来感染幼儿,从而激发出幼儿对妈妈的爱,以及同情心和爱心。在活动中,将运用双声部合唱的形式将歌曲的意境表达的更加强烈,渲染出风儿对妈妈的想念之情和爱妈妈的情感。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活动目标:

  1、 学会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及弱起旋律。

  2、 通过演唱歌曲,使幼儿体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

  3、 会看指挥进行双声部合唱练习,体验与同伴协作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钢琴。

  2、幼儿会演唱《摇篮曲》

  活动过程:

  一、发音练习

  1、演唱歌曲《摇篮曲》

  第一遍:用“啊”和“恩”来演唱。

  (点评:通过正确的发音方法,引导幼儿表情优美的演唱。提示幼儿张开嘴吧、自然发音。让幼儿感知唱歌的方法,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第二遍:用歌词唱。

  (点评:提示幼儿正确发音,注意表情,为幼儿演唱歌曲做好铺垫)

  二、引导幼儿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意境。

  提问:“鱼宝宝的妈妈是谁?花宝宝的妈妈是谁?小宝宝的妈妈是谁?风儿的妈妈是谁?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点评: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深层挖掘幼儿的内心世界,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鼓励幼儿表达心中所想)

  2、结合课件配乐朗诵,引导幼儿感受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里都唱了什么?”

  (点评:通过边观察,边听教师朗诵歌词,渲染了一种离别的意境,营造感伤的氛围,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同时引导幼儿表达出自己对歌曲的初步认识)

  3、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提问:“你听过歌曲后有什么感觉?”

  (点评:通过教师的范唱,鼓励幼儿表达出对歌曲的感觉,通过提问更深层地挖掘幼儿内心情感并培养幼儿连贯的表述能力)

  4、第二遍范唱,鼓励幼儿跟唱。

  指导语:“如果你愿意,可以和我一起唱。”

  5、鼓励全体幼儿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有情感地演唱。

  6、重点引导幼儿唱准休止符及弱起拍。

  ①提问:“风儿找不到妈妈,他的心情怎样啊?”

  “它问过谁?”

  “它问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

  (点评:通过这一环节的提问,引导幼儿感受风儿找不到妈妈时的感受,投入歌曲的情境中,激发幼儿的爱心及同情心。鼓励幼儿用深情、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主要是引导幼儿用情去感受歌曲的意境体现幼儿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②鼓励幼儿表现着急、难过的心情。

  “我们一起来帮助风儿问一问!”

  (点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用帮助风儿询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唱准休止符和弱起拍,有利于帮助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解决难点。)

  7、分男女小朋友演唱歌曲。

  8、引导幼儿进行双声部合唱的练习。

  (点评: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训练幼儿对演唱形式的熟悉,让幼儿了解演唱歌曲的多种形式。并在双声部练习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再次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

  9、鼓励幼儿到台前表演。

  三、回忆与分享。

  指导语:“风儿很爱自己的妈妈,小朋友也很爱自己的妈妈,妈妈给了我们太多的爱,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妈妈对我们的爱。现在我们就做着风儿的动作出去帮风儿找妈妈吧!”

  (点评:通过情感的渗透,让幼儿感受活动后的余温,从风儿的角度转移到自身,让幼儿感同身受,从而更加激发出幼儿对自己妈妈的爱。)

大班音乐教案风儿找妈妈3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体验和表达歌曲中思念妈妈的情感。

  2、学习演唱准附点与弱起旋律。

  3、能理解歌词的内容,运用歌声的连贯、舒缓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歌曲《风儿找妈妈》录音。

  2、风儿、太阳、月亮、小树、小花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如果你和妈妈走散了,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2)教师讲述与歌词相关的故事内容,带领幼儿初步熟悉歌词。

  教师:太阳回家了,月亮回家了,风儿风儿还在刮,它在找妈妈,问过小树,问过小花,妈妈妈妈你在哪?别把我丢下。(告诉小树,告诉小花,捎给妈妈一句话,风儿好想她,风儿好想她)

  2、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并请幼儿说说对歌词的理解与感受。

  (2)播放歌曲引导幼儿再次进行聆听,带领幼儿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

  (3)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朗诵歌词,并探讨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心情表现歌曲的情感。

  (4)引导幼儿发现并学习歌曲中的附点、弱起。

  教师提问:风儿问过谁?(引导幼儿重点学习休止符与弱起拍的唱法)

  风儿捎给妈妈什么话?(引导幼儿学习最后一句渐慢结束)

  3、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可采用多种形式演唱,并进行讨论评价。

  4、表演歌曲。

  (1)跟随音乐,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2)一部分幼儿唱歌词,一部分幼儿哼唱旋律,表现歌曲的情感。

  (3)幼儿扮演:风儿、太阳、月亮、小树、小花,加上动作进行分角色情景表演唱。

  活动延伸:

  编写第三段歌词。

  1、风儿找到它的妈妈了吗?你们愿意帮帮风儿吗?小朋友们想想风儿的妈妈会在哪里?为歌曲编写第三段歌词。

  2、请小朋友演唱所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