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鸡教案5篇 母鸡教案幼儿园

时间:2023-12-21 10:30: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关于母鸡教案5篇 母鸡教案幼儿园,欢迎参阅。

关于母鸡教案5篇 母鸡教案幼儿园

关于母鸡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欢的情感变化。

  2、了解鸡的生活习性和母爱的伟大。

  3、学习作者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结合禽流感谈谈你对鸡的看法,可以听听网络歌曲《我不想说我是鸡》。老舍是怎样描写母鸡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

  借助字典把课文读通顺。

  2、理清脉络,简单说说课文讲述的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3、比较本课和《猫》在写法上的不同。

  (主要从作者情感上去分析:一直喜爱;由讨厌到不敢讨厌。)

  三、再读课文,感悟作者情感变化

  1、课文写出作者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默读课文,找出反映这两种观点的句子。重点分析一下一向、不敢。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2、作者通过哪些事例具体来写对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大家自由说一说。

  (最好用上书中那些概括性的.词语:随处乱叫、欺软怕硬、炫耀、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等。)

  四、比较本课和《猫》在写法上的异同

  1、主要从作者情感上去分析:

  一直喜爱;由讨厌到不敢讨厌。

  2、抓住动物一些特点习性,在生活中把握细节。

  五、课后读一读有关写动物母爱的文章

关于母鸡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4.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

  5.了解先贬后褒的这种情感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老舍语言文字的生动、幽默。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作业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生活导入,给学生以亲切自然之感,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验收预习作业。

  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3.教师出示整理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惊恐 可恶 消瘦 凄惨 一撮儿毛

  如怨如诉 颤颤微微 乘其不备

  4.检查词语能否读正确。3号同学读词语。

  5.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6.检查课文朗读情况。4号同学在小组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小组学习的主要形式验收学生的`认读情况,小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同学都能在团队中负责,都有任务,锻炼、培养了每个学生的能力。

  三、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

  1.默读课文,想想母鸡在作者心中是一种怎样的印象?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全班交流,理清文章脉络。

  讨厌母鸡(1-3)

  喜欢母鸡(4-10)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母鸡》这篇课文,了解了老舍先生对母鸡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观察母鸡。

  二、细读课文,品味文本

  出示中心话题:

  细读课文,思考作者对母鸡由“讨厌”转为“不敢讨厌”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在旁边做好批注,再和小组同学议一议。

  1.自学,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以一个问题,统领全课。课堂上,教师把宝贵的时间还给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探究、感悟。学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过程中,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深刻领悟到了母鸡伟大的母爱。

  三、读写结合,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1.了解先贬后褒的这种情感表达方式。

  2.老舍先生在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之后,融入自己的感受幽默、轻松、亲切的表达出来,找出有关词句读一读。

  3.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小练笔。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拓展阅读

  推荐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

  设计意图:使学生扩大阅读量,开阔眼界,培养阅读兴趣。

  五、作业

  1.把自己的收获写在小本本上。

  2.抄写课后词句积累。

关于母鸡教案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知道劳动是光荣的,应当珍惜劳动成果,体会劳动的辛苦,培养劳动习惯。

  2、识字14个,巩固学过的字,并进行渗透性识字,知道反犬旁、鸟字旁的名称及表示的意思。

  3、用愿意口头造句。

  4、熟读课文,并能创造性地表演。

  教学重难点:

  1、识字14个。

  2、体会劳动的辛苦,知道劳动是光荣的,应当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方法:

  表演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教学法

  教具准备:

  小母鸡、小鸭、小猫、小猪头饰、课件、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演唱歌曲,激情导课

  1?演唱歌曲导入:出示丁丁和冬冬唱歌图,问学生: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冬冬在唱歌呢,你想知道他(她)们在唱什么吗?(想)出示《劳动最光荣》你想唱吗?(学生唱歌)

  2?学生自读歌词,读后谈知道了什么(学生谈:雄鸡唱歌叫醒花儿,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最光荣)

  3?教师导入: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小动物们都爱劳动,小母鸡也很爱劳动,它在种稻子呢!(出示小母鸡种稻子图)板书课题,齐读,学生对课题质疑。(小母鸡在和谁种稻子?小母鸡怎样种稻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课件显示《小母鸡种稻子》课文内容,学生边看边听,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汇报自己知道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内容相机板画。(贴上小鸭、小猫、小猪图)

  三、游戏识字、巩固运用

  (一)游戏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用喜欢的符号标记生字。

  2?做游戏:采摘聪明果

  教师课件显示智慧树,树上结了很多聪明果(果子覆盖着生字),聪明果有多种颜色,喜欢哪种颜色就摘哪一个。

  师导:只有付出劳动,才能有收获,下面你和小组同学一起学习生字,看哪个小组同学收获得聪明果最多。

  3?小组合作学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可以用自制的生字卡练习,可以通过听读、工借助拼音等识字)

  4?做游戏:采摘聪明果

  (采取小组比赛形式,各小组让别的小组挑一名同学参加比赛,看哪组取胜)

  (二)练习巩固

  1?课件显示:

  (1)说说哪些字带有下列部首

  鸡、鸭、

  猫、猪、

  (2)读一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小母鸡把稻谷种子种在地里。

  我们还学过了哪些多音字?(学生回答,显示)

  种

  只

  数

  (3)读一读

  小鸡小鸭小猪小猫她们自己明年愿意

  (4)照样子说句子

  你愿意和我一起种稻子吗?

  你愿意和我一起锄草吗?

  你愿意和我一起收稻子吗?

  愿意?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师生共同学习小母鸡找小鸭帮忙种稻子一部分。

  (1)指名读

  (2)学生汇报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先板贴小母鸡种稻子图,后板书:种、怕弯腰

  (3)学生质疑

  (4)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评议

  (5)表演

  (6)总结学法:读、说、问、演

  2、学生自由学习其它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2)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汇报(根据学生自己选择的方式学)

  读:采用多种形式,读后评议;

  说:读后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板贴小母鸡锄草图,小母鸡收稻子图,板书:手起泡、怕脏。

  问: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如果学生没问,可由教师问)(通过讨论,板书:

  种 锄草 收辛 辛

  不怕弯腰→不怕手起泡→不怕脏苦 苦

  米 饭图 珍惜 劳动果实热爱劳动

  渗透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教育)

  演:让学生戴着头饰表演,其它学生评议。

  3、创造性表演:又过了一年,这时小母鸡又要种稻子,她又找小鸭、小猫、小猪帮助她,你想会发生什么事呢?小组内续编故事。并和小组同学演一演。

  五、小结:

  1、学生小结:结合板书从内容、思想、学习方法来说。

  2、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劳动果实是靠辛苦的'劳动换来的,劳动是光荣的,我们以后要珍惜劳动成果,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六、布置作业:

  发下卡纸,让学生回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一起订《劳动公约》。

  七、下课:让学生在《劳动最光荣》歌曲声中走出教室。

  附板书设计:

  小母鸡种稻子

  小母鸡种稻子图

  小母鸡种锄草图

  小母鸡种收稻子图

  种 锄草 收辛 辛

  不怕弯腰→不怕手起泡→不怕脏苦 苦

  米 饭图 珍惜劳动果实热爱劳动

  小鸭图 小猫图 小猪图

  教学思想及设计

  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完成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语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合作探究精神,提高语言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通过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对课题质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听读课文,在听读课文时,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显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识字时,通过做采摘聪明果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识字效率。

  2、扶放结合,注重学法指导。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小母鸡找小鸭帮忙种稻子,学后让学生总结学法:读、说、问、演,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从而达到学会学习。3?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在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识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读、说、问、演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探究: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明年又会发生什么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同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还加强形象直观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件出示课文内容游戏识字,采摘聪明果、字词句训练和歌曲《劳动最光荣》的应用无不显示出现代教辅工具的魅力。

  4、寓教于乐,注重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从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采用表演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快乐识字,主动探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并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发展其想象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5、注重联系实际,渗透德育。

  布置作业时,让学生和爸爸妈妈订《劳动公约》,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从而与现实紧密联系。使学生不仅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关于母鸡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态,表现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

  2、能学会唱《母鸡叫咯咯》,并大胆进行表演。

  3、能大胆担任音乐故事表现中的角色,体验新的艺术表演形式。在表演中懂得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能愉快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能自主地创编动作,在表演中表现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好品德,能愉快与人合作。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录音机、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 走一走

  听〈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活泼地走进教室,问好。

  2、 激情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旅游,去参观一个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的家。请看大屏幕。

  二、 引导掌握(故事设计)

  1、 练一练。

  师: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动物们都伸伸懒腰,醒了。农场顿时热闹起来了,可小羊仍在恋床。羊妈妈催促:“小羊小羊,快起来,一(5)班的小朋友要来参观我们的农场了!”我们和羊妈妈一起催催小羊吧。

  (唱咩、咩、咩)

  师:有谁愿意当羊妈妈带着小羊。

  (学生表演)

  师:远处传来了叫声,原来鸭妈妈听说农场今天有许多客人来参观,也带着小鸭来了,他们排得整整齐齐、一摇一晃地走过来,边走边叫。谁来想学鸭妈妈和小鸭子?

  (学生跟着老师学小鸭)

  师:看小鸡也来了。小羊、小鸡、小鸭都来了,我们互相合作,老师当指挥,一起边唱边表演吧!

  2、 唱一唱

  师:(放录音《母鸡叫咯咯》)我们来听听、看看。大家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母鸡是不是在生蛋?

  生:有,母鸡在生蛋。

  师:母鸡生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吗?

  3、 听赏

  (1) 初听

  师:热热闹闹的农场,又吸引了许多的小动物,你们瞧!(边放录音,边在屏幕上出现小动物)

  (2) 复听

  师:同学们,咱们把这些小动物画出来,贴在这个空旷的农场里,或贴在头饰上,代表动物们欢迎小朋友来参观好吗?

  (边听,边画颜色)

  (3) 再听

  师:同学们,我们分角色各自表演吧!

  三、 课堂小结

关于母鸡教案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母鸡》

  [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设计理念]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把阅读、理解、品味感悟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教师,让教师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质疑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自读自悟让学生体会课文内涵,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对母鸡情感经历的原因,感受伟大的母爱。

  3、比较《猫》和《母鸡》在写法上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对母鸡情感经历的原因,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喜欢?

  2、学生自由表述。引出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三、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一: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只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并划出作者对母鸡情感态度的两句话。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问题1:这只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问题2:作者对母鸡开始是什么态度?后来又变成了什么态度?

  4、从两种不同的情感态度,学生提出疑问。

  四、研读课文,明白原因

  1、出示自学提示二。

  自学提示二

  默读课文,想一想:(1)为什么作者开始一向讨厌母鸡?(2)而为什么后来又不敢讨厌母鸡了呢?在文中划出原因。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1)交流讨厌的原因。

  (2)交流不讨厌的原因。

  五、对比与《猫》的异同

  1、同桌讨论课文与《猫》的异同。

  2、交流异同。

  六、小练笔:

  写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

  16*母鸡

  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伟

  声音讨厌勇敢大

  欺软怕硬负责的

  喜欢炫耀慈爱母

  辛苦爱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