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案3篇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范例

时间:2023-06-02 11:11: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案3篇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范例,供大家赏析。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案3篇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范例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案1

  教学目标:

  1.培养创造力审美情趣

  2.掌握绘画的方法和造型的技巧

  重点: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掌握写生的绘画方法

  教具:范例、录像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五彩斑斓的编钟,沉静如水的古筝,金光灿灿的管乐,

  造型幽雅的提琴┄┄你能告诉老师你所了解的乐器吗?

  你能说一说吗?

  出示图片

  你看,会唱歌的乐器,

  家族成员多,模样很美丽。

  二、出示课题:

  老师带来了录像,大家想看看吗?

  那位同学有了灵感?

  谁能说一说,

  你学过乐器吗?你最熟悉那些乐器?你最喜欢那些乐器?为什么?

  三、你想不想看看别的同学画的乐器?

  你发现了什么?

  你觉得他们的绘画那些地方吸引你?

  四、你想不想也来画一画这些可爱的乐器?

  作业选择:

  1.你最欣赏那些美丽的乐器?从造型、色泽等方面讨论一下:它美在哪里?

  2.画出你最喜欢的乐器,也可以描绘人们正在演奏的样子。

  3.开个小小展览会,看谁的画最受欢迎,说一说为什么。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案2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能利用废纸的色彩进行条状式、互套式拉花设计与制作。

  2、过程与方法:在废纸选择中展开想象;在探索中解决条状式和套环式拉花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情感、情态、价值观:产生探究各种拉花制作的兴趣;认识废物利用,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要点

  1、重点:条状式、套环式的拉花的设计与制作。

  2、难点:纸拉花产生"连续不断"的内在因素

  3、兴趣点:拉花的易学多变;废物利用;美化环境。

  作业要求

  1、本要求:能设计制作条状式、套环式拉花。

  2、较高要求:能设计制作有主题内容的条状式、套环式拉花。

  3、个性探究:能设计制作有创意的拉花。

  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纪幼小,活泼好动,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看看、想想、做做、画画、玩玩,"让孩子们画出自己的感觉和感受,发挥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开拓他们富于童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请两位小朋友拉开拉花,引导学生观赏。

  2、小组讨论:说说拉花有什么作用。学生汇报。

  3、导入课题。

  二、课堂发展

  1、出示橡皮筋与各种几何形状的纸,设问:考一考大家,谁能把这些纸变成橡皮筋一样有弹性。

  2、引导看课本,观察分析拉花的设计制作方法,提问:你找到方法吗?

  3、每组学生尝试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不同几何形状的,剪成有弹性的连续不断的形状。(学习条状式拉花)

  4、教师示范。

  5、探讨:不同基本形的纸进行折叠、剪切会产生怎样的拉花?试一试。

  6、小组尝试几何形折叠后再剪的过程。(学习套环式拉花)

  7、设问:剪出的拉花怎样装饰才好看?有什么用途?

  8、小组探讨,尝试组合设计。

  三、成果分享

  1、作品展示。

  2、小组代表发表感受,如:我学会看制作图;我学会了()种剪拉花的方法;我知道拉花的用途。

  课后反思活动效果:

  1、通过设计制作,学生能掌握条状式和套环式的制作方法。能关注到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观察、动手操作、想象等。

  2、课堂气氛活跃,能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想象与表达。学习兴趣浓厚,分组活动中能全心投入。

  3、让学生认识废物利用,环保意识得到培养。

  作业评析:

  大部分学生能达到本课目标要求。

  改进措施:

  1、教学形式未够多样化,可合适地利用教学媒体手段。

  2、应及时控制学生的激动情绪。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案3

  教材分析:

  笔对于学生,是最常见的学习用品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笔,这些笔无论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学生喜爱。本课《笔的世界》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进“设计·应用”的天地,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设计,并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而在第10册《杯子的设计》一课中,学生对于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的宗旨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用品的紧密联系,学习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笔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2、技能目标: 学习简单的设计方法,能够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笔。

  3、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笔设计的两大原则—实用和美观,学会画简单设计图设计笔。

  2、教学难点 :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美术的角度对笔的外形进行设计,结合实用性原则设计出造型新颖独特的笔。

  3、注意点: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要单方面强调笔的功能如何现代化、科技化,而是要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考虑,思考笔需要进行哪些改良,在保证基本实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对笔的外形进行美观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发现笔的变化美

  1、猜一猜 :“笔”字的构成:竹字头和毛组成,既是我中国古代的毛笔。

  2、看一看 :展示收集的各类笔:毛笔、鹅毛笔、钢笔、铅笔、圆珠笔、水笔等,展示一个笔的发展历史。

  3、小结揭题:从最古老的毛笔到现在的笔,笔的外形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各种改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笔的世界,和笔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二、探究分析——感受笔的造型美

  1、寻找笔的内在美,既笔的基本造型及最重要的功能

① 拆一拆:在实物投影仪上拆一支笔,以此让学生了解笔的基本构造。

② 智力闯关::

  问题一:除去外壳之后笔剩下了什么?说明什么?——笔芯,基本用途:书写问题二:笔盖、按钮有什么用途?——出笔芯

  问题三:橡胶、笔杆上的凹凸变化是为了什么?——防滑,书写的舒适

③ 小结、不管什么笔,去掉外壳,你会发现书写是笔最主要的功能,而一切外在的形状和功能设计都是为这一点服务的。

  2、探究笔的造型美,尝试笔不同外形的变化

① 加外形:笔外形的创意设计(给上一环节拆出的笔芯增加外形)

(根据摸到的物品进行笔外形的设计)

  如:针筒、口红——他们形状上有什么共性?怎么设计?(图示)

  水果(苹果、香蕉、小西红柿)香蕉可以,小西红柿不可以,苹果太圆怎么办?切成瓣就可以了。(苹果可以现场切开,进行展示)

② 小结论:笔的造型美是遵循一定得原则,也就是设计建立在笔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色彩要和谐、整体。

  三、探究笔的功能美

  1、加功能:设计计算题:(为上一环节的笔增加功能)

① 加法:了解笔的基本结构之后,通过功能相加对笔进行多功能的设计。 (播放图片算式)

  铅笔+橡皮=?

  圆珠笔+日历=?

(播放几张多功能笔作品)

② 减法:纠错示范

  说一说这支笔设计的好吗?为什么?

  小结:笔的功能主要是书写,增加的一些功能主要目的也是为此所服务的。

  四、综合探索——造型美与功能美的结合

  1、看一看:欣赏优秀笔的设计:分别从大师、老师、学生的作品切入,拉近学生与设计的距离感。

  2、说一说:说一说这些设计好在哪。为上面的知识做一小结,为学生整理下设计思路。

  五、实践探究——“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

  1、创设情境:宁波北仑贝发笔业有限公司征集“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方案。

  2、创作:

① 创意:独立设计一款外观新颖、功能独特的笔。

② 绘制:作品的大小用厘米图示表示出来,并写上设计说明

  3、评价:

① 展示:把自己画好的笔剪出来,挂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笔架上,进行展示

② 评价:挑一挑: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支,说一说为什么?

  改一改:说说哪一支笔你认为需要改良的?为什么?怎么改?

  教师总结: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创新,服务于社会,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

  要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要学会观察,勇于尝试,这样每一位同学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