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认识大小》教案和反思3篇(认识大小的教案)

时间:2022-12-21 20:35:05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班《认识大小》教案和反思3篇(认识大小的教案),以供参考。

小班《认识大小》教案和反思3篇(认识大小的教案)

小班《认识大小》教案和反思1

  小班数学:认识大小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大小,能初步比较大小。

  2、通过游戏,能根据提示进行大小配对。

  3、能主动参与,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PPT

  2、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篮球、衣服、篮子等。

  三、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直观感受大小

  教师作神秘状,“小朋友们,我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教师出示大小不一的衣服,篮球。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图案不一样,大小不一样??)

  教师:“那你们知道,大衣服是给谁穿的吗?小衣服呢?”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对物品进行初步的大小配对。

  2、游戏:帮猫咪分东西

  教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可是我有两个好朋友,它们就没有小朋友们这么厉害,把东西都混在一起分不清了,我们来帮帮它们好不好?”

  出示大小猫咪,请小朋友帮大小猫咪找家。

  教师:“好,猫咪们现在回到了家,可是它还有好多东西没找到。我现在请小朋友来帮帮它们。”

  出示多种大小不一的物品,邀请幼儿把物品送回猫咪各自的家。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这么快就帮猫咪把东西都分好了。”

  教师总结:大猫咪要住大房子,小猫咪要住小房子。大猫咪的苹果比较大,小猫咪的苹果比较小??”。

  3、游戏:送礼物

  教师出示大、小猫咪和相应物品的教具,请幼儿把大礼物送给大猫咪,小礼物送给小猫咪。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先找出同类物品,再根据大小分别送给大猫咪和小猫咪。

  4、情境延续,结束课堂。

  教师:“好,我们已经把礼物都送给猫咪了,我们下次再请它们过来跟我们一起玩游戏,现在跟它们说再见吧!”

小班《认识大小》教案和反思2

  活动名称:认识大小标记 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符号特征。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学习按大小标记将树叶分类摆放。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一。

2.大小椅子、大中小衣服、大小标记车票、大小汽车、3.音乐:开汽车、秋天。4.两个贴好大小标记的家及篮子。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娃娃、小娃娃,给他们送礼物。1.和大娃娃、小娃娃打招呼。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一个是大娃娃,一个是小娃娃。

  一起跟大娃娃打个招呼:“大娃娃,你好。” 一起跟小娃娃打个招呼:“小娃娃,你好。”

  师:大娃娃长得大,要穿大衣服、坐大椅子,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大大的。

  小娃娃长得小,要穿小衣服、坐小椅子,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小小的。2.请大娃娃小娃娃坐下。(两样中选)

  师:我们先把椅子送给他们,请他们坐下。这把大椅子送给谁?谁来送?

  这把小椅子送给谁?谁来送? 3.给大娃娃小娃娃送衣服。(三样中选)

  师:今天,大娃娃和小娃娃要去拍照片,他们想打扮一下。

  谁来帮大娃娃选一件衣服?谁来帮小娃娃选一件衣服?

  二、认识大小标记。

  师:大小娃娃打扮好了,去拍照片了。“咔嚓”,哦,照片出来了,是黑白的剪影。

1.谁知道大大的照片是哪张?为什么这张是大大的照片?

  照片上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你来学一学。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师:我们把这张大娃娃的照片就叫做“大标记”。一起来说一遍。2.小娃娃的照片是哪张?为什么这张是小小的照片?

  照片上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你来学一学,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师:我们把这张小小的照片就叫做“小标记”。一起来说一遍。

  三、根据大小标记选择大小汽车,去公园。1.幼儿根据大小标记选择上车。师:大娃娃和小娃娃给我们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车票,请我们去公园里玩,看好如果是大标记,要坐大汽车,和驾驶员说:“大标记坐大汽车。”说对了,驾驶员会邀请你上车的。如果是小标记,要坐小汽车,和驾驶员说:“小标记坐小汽车。”说对了驾驶员也会邀请你上车。(要求幼儿依次说,然后收票上车。)2.听音乐开汽车去公园。

  四、捡树叶并分类。

1.放秋天的音乐,幼儿捡树叶。

  师:秋天到了,公园里的树叶都掉下来了,有的大,有的小,我们一起来捡一片大树叶,捡一片小树叶。

2.游戏:举一举大树叶,大树叶飞一飞;举一举小树叶,小树叶飞一飞。3.送树叶回家。

  师:大树叶要到大标记的家里去,小树叶要到小标记的家里去。我们一起来送它们回家,送的时候要说:“大树叶,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里去;小树叶,我送你到小树叶的家里去。”

  五、学树叶飞飞结束。

  师:小朋友真能干,把树叶都送好了。我们一起来学树叶飞一飞吧。音乐“秋天”,幼儿跟随教师跳一跳。

小班《认识大小》教案和反思3

《认识大小》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故事使智力障碍儿童认识大小两种物体,初步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

  3.激发学生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准备

  两只大小不一的猫,两顶大小不一的帽子,两条大小不一的鱼,两只大小不一的球,两辆大小不一的车。一个玩具圈。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启发谈话

  今天有一个好朋友来我们教室做客,我们高兴吗?(激发学生兴趣)

  二、讲授新课 教师拿出一只紫色的大猫,让学生认识颜色和大小。

  教师再拿出一只黄色的小猫,让学生认识颜色和大小。

  教师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比较他们的大小。教师谈话:猫妈妈来我们教室做客,我很高兴,特意送给他们两顶漂亮的帽子。

  教师拿出两顶漂亮的帽子,让学生比较颜色和大小。教师谈话:猫最喜欢吃鱼了,我特意做了两条美味鲜艳的鱼,我们仔细看看,这两条鱼,大鱼送给哪只猫,小鱼送给哪只鱼。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大小。

  教师谈话:猫最喜欢玩球了,我特意准备了两只大小不一的球,我们仔细观察,大球给哪只猫玩,小球给哪只猫玩。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大小。教师谈话:两只猫玩累了,我特意准备了两辆大小不一的车,送他们回家,大家仔细看看,大车送给哪只猫,小车送给哪只猫?

  三、教师每讲一个小故事,就把图片呢贴在黑板上,并通过这些图片来总结本节活动所学习的内容。

  四、知识拓展

  通过教室的各种实物来让学生认识比较大小。

  五、板书

  认识大小

  大

  小

  六、《认识大小》活动反思

  这一节课完成后,总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智力障碍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知识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对整个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完成的,使知识的学习不感到乏味枯燥。对学生表现好的,教师给予及时的奖励,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有部分学生没有机会来表现自己,因为担心课堂混乱,集体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与个别回答。整个课堂让学生意犹未尽,都争着要说。

  本次活动设计是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学生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智力障碍学生年龄和智力状况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语言、游戏之中。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张老师给我的建议非常的宝贵,有如下几点:

  1.活动目标的制定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年龄特点,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确定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目标维度上的定位要更加具体一些。

  2.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可以更加丰富,可以说“你的小眼睛真会观察!”,“看来,你在用心听老师说话哦!”

  3.延伸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家完成,找家里的物品,来比较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