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撒花片》教案3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撒花片教案

时间:2022-11-25 02:27: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大班数学《撒花片》教案3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撒花片教案,以供借鉴。

大班数学《撒花片》教案3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撒花片教案

大班数学《撒花片》教案1

  一、活动背景

  本学期根据幼儿园的大的教研活动宗旨,我们大班教研组设定了本学期的活动目标,制定了3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本月进行了第一次的同课异构活动即大班数学活动《撒花片》,那么什么是“同课异构”呢?同课异构”活动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或者某一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学班级的不同构思、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它的价值和作用的主要有: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比较来选择更好的授课方式、选择更好的教学素材、促进教师的发展等。

  二、活动流程

  1、活动前理论学习《浅谈集体教学活动中目标的定位》

  2、执教老师教学活动

  3、执教老师课后说课、反思

  4、大家议课、评课

  5、主持人小结

  三、同课异构活动实录

  (一)授课 : 地点:大一班 人数:24人

  李老师的课堂实录:

  科学活动:撒花片

  活动目的:

  1、学习用数字记录撒花片的结果

  2、发现多次记录结果的异同,体验将八个花片分成两份,会有不同的答案。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运用互补规律和互换规律。

  物质准备:幼儿人手八个花片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空白记录单、笔。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2页。

  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7以内的组成。

  活动过程:

  一、看花片,玩花片

  1、看一看盆中的花片,和我们平常玩的有什么不同。(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 )

  2、数一数,盆中有几个花片?

  3、幼儿自由玩撒花片。

  二、撒花片,记花片

  1、刚才在玩撒花片的游戏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或困难?

  2、提出记录要求。

  3、讲解:把八个花片握在手里,然后轻轻撒在桌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的、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录单上;撒一次记一次,记录的结果和撒出的结果要一样。

  4、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要撒八个花片,并按要求记录。

  三、相互交流。

  1、请个别幼儿介绍记录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2、你的记录单上和黑板上的一样吗?出现了几次?

  四、寻找规律。

  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上面的数字有没有规律。

  引导幼儿发现、运用互补规律和互换规律。

大班数学《撒花片》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记录撒花片的结果。

  2、发现多次记录的异同,体验将八个花片分成两分,会有不同的答案。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八个花片(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空白记录单若干,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变魔术。

  ——教师询问幼儿平时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通常都是在哪里看到的?

  ——教师表演魔术,将纸盒打开给幼儿看,请幼儿确认里面是空的,然后将纸盒的另一个口子打开,竟然掉出来了八朵花片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引出主题“花片”

  2、看花片。

  ——看一看盆中的花片,和我们平常玩的有什么不同。(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

  ——数一数,盘中有几个花片。

  3、撒花片。

  ——教师示范并交代要求:把八个花片握在手里,然后轻轻撒在桌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的,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录单上;撒一次记一次,记录的结果和撒出的结果要一样。

  ——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要撒八个花片,并按要求记录。

  4、相互交流。

  ——请个别幼儿(2-3人)介绍记录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幼儿对照自己的分合结果。找一找,自己记录单上有没有相同的记录,相同的记录出现了几次。

  5、寻找规律。

  ——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上面的数字有没有规律,该怎样排列。

  ——幼儿重新排列,左边从小到大排列,右边从大到小,数数一共有几种方法。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数学活动课,我们都知道,数学课的内容比较抽象,上起来比较棘手,但如果上的好的话,幼儿们还是很感兴趣的。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拿到一个题材时,先要反复的阅读思考这堂课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撒花片》看似只要让孩子们撒一撒、记一记、学学8的组成,而中间还有更深的目的。如:记一记,是让幼儿记录不重复的结果呢?还是重复了也可以呢?如果不可以重复靠幼儿撒出来那幼儿玩的难度就大了,因为撒是随意的,当7种分法都显示出来谁也不知是何时。如果改为分花片的话那就好操作了,那样的话不就变成要修改题目了吗?所以最终还是没有这样做。

  这节课的重点是学习8的分成。学8 的分成,在这节课程中,我在一下三点做的还不够好:(1)幼儿以有经验的体现。我对7以内组成的教学目的还处于表面,由此幼儿也只是了解数的几种分成。(2)专业术语的提炼,如:互换规律,我们必须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来讲叙。我在给幼儿讲评时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让幼儿相互检验”孩子们一时是很难理解这其中的意思。(3)评价的价值,数学的评价是体现孩子在课堂中学到的实在的经验,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这节课中虽然我也重视到了最终目标,但语言的提炼不是很到位。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因此,一节课的细节很重要,特别是在操作时,由于引导者的不注意,有时往往会让幼儿无法进行操作。如:我在撒花片时有几片叠在一起,就应该提醒幼儿把花片分开便于查看记录,也就不会出现幼儿点数撒的结果时数错。在讲评时幼儿的记录单没有直观的展示,让幼儿凭空的听是很难得记住。还有未考虑到大班年龄特点,目测就能知道撒的.花片数,无须点数及数学的正确点数方法。总之我这节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大班数学《撒花片》教案3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主动探索、的兴趣。

  2、初步感知5的组成,发现将5个花片分成两份会有不同的答案。

  3、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撒花片的结果,并与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纸盒,内装有5个双色花片。

  2、空白记录单、铅笔、水彩笔。

  3、幼儿用书第28页《分分合合(一)》。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双色花片”。

  (1)请幼儿说一说花片特别的地方。

  (2)师幼一起数一数花片。

  2、游戏“撒花片”。

  (1)撒一撒。

  教师示范并介绍活动要求:把5个花片抓在手里,轻轻地撒在小筐里,看看有几个红色面向上,几个是绿(黄)面向下。提醒幼儿每次都要将5个花片抓在手里再撒。

  (2)记得清。

  引导幼儿拿出记录单,把刚才撒花片的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每人撒5次花片,每次都拿5个花片,撒一次,记录一次,记录的结果要与撒出的结果一样。

  (3)幼儿游戏,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是否按要求进行活动。

  3、展示、交流。

  (1)展示幼儿的记录单,鼓励幼儿学习同伴清楚的记录方式。

  (2)集体观察2~3张记录单,找一找记录单上有哪些相同的记录,有哪些不同的记录。(初步感知5的组成)

  (3)教师小结。

  4、完成幼儿用书《分分合合(一)》。

  (1)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师幼共同评价操作结果。

  5、师幼共同小结撒5片双色花片有哪些结果,记录有哪些方法。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自己所在的小组中男孩和女孩各有几名,比较各组的情况,感知6的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