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女儿观后感3篇

时间:2024-05-09 18:24:16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大山的女儿观后感3篇,供大家参阅。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3篇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1

  近日,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改编创作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CCTV-1黄金时段开播,电视剧深度还原了文秀同志芳华无悔、初心不灭,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感人故事。

  文秀学姐在人生之路正芬芳时,毅然决然选择背起行囊回山乡。她曾说“我是从贫困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得到过党和政府的资助和培养,希望将来能为祖国和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事实证明,她真的做到了她所说的那样,她放弃留在大城市的好机会,主动来到了一个位于大山深处、离百色市区164公里的村子,用智慧和汗水肩负起百坭村100余户贫困人口的脱贫重任。

  回乡后,文秀学姐撸起袖子挽起裤脚扎身于泥土之中,怀揣着一腔赤诚只为百姓。最终经过不懈努力,百坭村仅一年时间就顺利脱贫88户,贫困发生率降至2.71%,这位“大山的女儿”真正带领人民群众走向了幸福生活。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乡村振兴,国家就复兴。作为黄文秀的校友,我们要向文秀学姐学习,学习她的.敬业精神,学习她为民谋幸福的大爱品质,学习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精神,虽然她的生命因暴雨永远定格在了年轻的三十岁,但是在百色大山里,她永远是最美的晚霞;在脱贫攻坚中,她永远是醒目的黄花,她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2

  《大山的女儿》作为脱贫题材剧,无论是人物造型,故事场景还是人物表演都返璞归真,让观众赞不绝口,直言土味十足,有了《山海情》般的美学质感。没有美颜、没有美白、没有磨皮。剧中人物皮肤黝黑,穿着朴素,都以真实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非常接地气。崎岖的山路、绿色的大山,美丽但也贫苦,去一趟村里就要十几公里,不开车根本不行,村里也是萧瑟破败,当时广西百坭村的风貌也在剧中真实呈现,有着鲜明的“粗粝”感。

  此外,杨蓉饰演的黄文秀戴着眼镜,梳着马尾辫,跟原型非常像。说着广西普通话的`杨蓉,既有原生态的味道,又有当代大学生的气质,更演出了黄文秀的神韵,尤其是她被刘奕君饰演的农战山误会的那场爆发戏:我黄文秀不是来镀金的,是带着乡亲们脱贫的,可谓信仰坚定,张力十足。在刘奕君生活化演绎下,农战山烟一点,眉头一皱,广西话一出口,一个土生土长的广西乡村本地干部的形象跃然荧屏。众多观众点赞:“《大山的女儿》各种小细节很用心,全民说广西方言,特别是黄文秀说的那句‘不得噢’,很亲切,太有感觉了。”“农战山一脸正气却封闭固执,刘奕君将这种矛盾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全剧可谓自然真实,“土”味十足,这不是贬义词,而是乡土,是接地气。”

  不精致、不夸张、不做作!讲实事、说方言、诉真情!有剧评人评价:“这部电视剧采用了较为纯粹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质朴当中透露着真实感。”有观众表示仅看前两集,就已经感受到这部剧的浓浓诚意与质感,“土里土气的剧集细节,让人感觉无比真实,给人一种沉浸式观感,同剧中人共情,感受乡村扶贫的不易。”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3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感动中国的颁奖盛典上,白岩松这样向黄文秀致颁奖词,催人泪下。以“时代楷模”黄文秀为原型创作,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则再次引领观众走进黄文秀30岁平凡而伟大的奋斗人生,点点滴滴,情真意切,令人泪目。

  换一种方式认识黄文秀。不同于以往平铺直叙,娓娓道来的英模题材剧,《大山的女儿》节奏飞快,艺术表达新奇,开场就以倒叙手法将观众的情绪迅速拉到顶点。暴雨之夜,黄文秀独自驾车行驶在崎岖山路上,年迈父母担忧返程的'女儿,百坭村同事不停打电话发微信预警山洪,让她不要回村,可惜一切都来不及了……该剧开篇用急促紧张的镜头真实再现了黄文秀生命的最后时刻,令人心痛。然而故事讲到这里,导演却出人意料地采用了打破第四面墙的电影语言——杨蓉饰演的黄文秀直接面对镜头,像对观众诉说一样,平静地介绍自己:我叫黄文秀,由此拉开了她30岁的无悔青春。不少观众表示:“好故事越真挚,越打动人。开场的山洪,黄文秀坐在车里的最后一次自我介绍,把我看哭了。”“今天的眼泪为黄文秀而流。看着黄文秀殉职前在车内的自我介绍,再看她带着父亲看天安门,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也许是因为一开始就知道结局,她的笑容是那样灿烂,越动人、越心痛。”“看《大山的女儿》,又像去年看黄文秀事迹图片展那样忍不住哭了。舍小我,为大我。内心有多热爱人民,才有如此坚定信念,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向黄文秀致敬!”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