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观后感8篇

时间:2024-04-24 15:17:01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变形记》观后感8篇,欢迎参阅。

《变形记》观后感8篇

《变形记》观后感1

  湖南卫视的《变形记》从20xx年9月开播至今,一直倍受关注。这档节目是运用纪录片加真人秀模式通过真人互换角色在特定情景和规则下真情实感、行为和自我个性的自然流露。忽略节目本身剪辑的安排,我们依然能从节目中看到城市和农村少年明显的行为差异和背后所反映出的心理状态。

  《母爱的呼唤》是于20xx年1月20日播出的《变形记》第四季第三期节目,这期节目的城市主人公名叫施宁杰,来自江西南昌,被称为“《变形记》史上最难以改变的主人公”。一个常年居住在酒店,辍学,抽烟,泡夜店的.奇葩富二代。施宁杰从幼儿园就开始寄宿,在有限的家庭生活中,父母总是吵架,最终离婚。他父亲脾气暴躁,父子只有在夜总会才能融洽相处。20xx年,他由于各种违反纪律校规,被学校开除,来到南昌和母亲生活。其母亲经营酒店,工作繁忙,母子没有时间相处。他每天在疯狂的飙车和酒精的刺激中挥霍青春,灯红酒绿的生活让他深深刻上成人化、社会化的烙印。这期的农村主人公王红林,身世令人唏嘘。父母离婚,她与年迈的奶奶、瘫痪的大伯相依为命。从母亲改嫁远走后,王红林成为这个家庭的全部希望,洗衣、做饭、操持家务,这个9岁的女孩像个大人一样照顾这个残缺的家庭。

  在这期节目中可以看到这两个互换的角色,分别是偏远山区的独立少年和城市问题少年。这两个成长环境截然相反的孩子,表现出的行为本身就反映出他们不同的心理状态。城市问题少年主要表现出玩世不恭、厌恶学习、焦躁易怒、沉迷网络,他们常常行为表现不稳定,被同龄段的孩子隔离。农村少年则表现出懂事、勤奋、善良、害羞的一面,他们过早的承担家庭重任,享受不到童年的快乐,生活被柴米油盐包围。这也是《变形记》中最常见的人物设定,城市少年桀骜不驯,农村少年自强不屈。

  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组少年性格和心理差异如此巨大的原因中,环境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进行影响的主要是家庭和社会两大环境。首先是社会环境,王红林来自陕西平利县八仙镇,生活在大山深处,地点偏远,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也造就了一个相对单纯的社会环境。而施宁杰身处南昌,城市经济活跃,受社会上诱惑较多。各种网络游戏、夜店、娱乐场所的繁荣也让他的生活状态相对更多元化、喜欢玩乐的心态更深。生活环境的差异也体现在两位少年对新环境的适应方面。施宁杰初次来到八仙镇时一路上显得兴奋和惊讶不已,还不停对眼前看到的景象吐槽。他跑去猪圈看猪,在院子的地上写字,在灯下对着飞蛾挥舞扫帚。相较于施宁杰的惊讶,王红林在大城市的生活却不如意,她被分配到南昌市一所私立学校读五年级,过上了寄宿生活。新的学习方式和新同学让这个农村孩子显得慌乱和迷茫,她甚至听不懂老师上课的内容。从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生活环境下青少年的适应能力具有差异性,城市少年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高于农村。但是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王红林显然优于施宁杰。

《变形记》观后感2

  湖南电视台最近热播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叫《变形记》,在未来发展学校中级班上,朱局长推荐我们看了一期《变形记—成长之痛》,看过后虽然会少了些欢笑,但却能够引发很深的思考和感触。

  《变形记之成长之痛》,里面记录了一个朴实的农村少年石宏强和一个辍学在家的城里娃胡耿7天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生活的故事。一个是来自陕北黄土高坡上的留守儿童石宏强,父亲去世早,母亲长年在外打工,家里有弟弟妹妹和一个已经年龄很大的爷爷。他显然就是一家之主。另一个是来自长沙的十三岁少年胡耿,生活在衣食无忧家庭的他,性格叛逆、浮躁,和他的父母发生内战,还因此迷恋于网吧,甚至不去读书。

  刚开始胡耿由于性格叛逆,胡爸一再退让,一再宽容,胡耿却毫不领情,他变本加厉,开始和爸爸搞起了冷战。胡耿不正眼看爸爸,不和爸爸说话,不和爸爸一个桌子吃饭,爸爸在客厅胡耿就进卧室。发展到最后,胡耿连家都不愿回了。“我特别恨爸爸!我就是恨他!我就是恨我爸爸!”胡耿面对镜头时的决绝,伤透了胡爸的心。看到这,我不由担心起来,七天的时间真的可以让这个孩子有所改变吗?我真的疑惑了!

  胡耿带着城市孩子对农村的好奇来到石宏强家,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前两天,没有什么变化。不仅没有实现早起做饭的诺言,还让弟弟帮他做早饭,自己饿着肚子去上学。整天和山里的孩子乱跑,抛弃跟随的妹妹,闹出一起起无法忍受的事情。从第三天开始,胡耿和弟弟妹妹跪在早逝的爸爸坟前,姑姑、弟弟妹妹那对父亲的伤痛,使得胡耿眼角挂上了一滴眼泪,触动了胡耿内心的伤痛。是想念自己的父亲?还是被那个的场面感动了……

  张怡筠博士分析到:“少年脾气古怪,令人捉摸不定。”生气或郁闷的时候也跌到低谷,许久难以改变。背着书包从学校出来,看到天边的夕阳,就莫名其妙地感伤起来,更糟的是,低迷的情绪一发不可收,完全无法控制,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感受到孩子们内心深处是有着很深的情感的,只要我们能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学生从内心世界去感受,用真心去领悟,都是可以改变的。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只在于我们能否真的去感受学生内心世界,去探索学生的内心世界,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的几天,一天一个样。跟着姑姑坐牛车去集市卖枣,到最不想去的地方——学校去看一看,帮弟弟实现去看妈妈的愿望……一幕幕感人的事情,让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一个几天前曾想与自己父亲断绝父子关系的孩子做出来的。

  七天的时间很短暂,转瞬即逝,每个人又回归到各自原来的生活轨道。但故事本身却远远没有结束,它留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感动和对生活深深的思考。对于局外人来说,无论心灵还是灵魂也都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与拷问。对于参与人来说,这段经历将是他们一生中最珍贵最永恒的回忆。7天的变形和错位的生活,对两个孩子来说,都将会是人生的一场醍醐灌顶的体验。

  《变形记》与一般的理论、正面宣传等教育方式不同,通过活生生的环境、生活场景让青少年身临其境地觉悟一些理念、价值观,将一些价值观、世界观慢慢地渗透到青少年的内心,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往往领会到的是从内心自发起来的,会根深蒂固。

  我们的教育何尝不需要这样呢?

《变形记》观后感3

  这几天里,我们断断续续地终于把《变形记》看完了。它令我深深地感动了,也学会了许多。

  开始章老师给我们看的时候,我已经觉得很吸引了,便很认真地看下去。

  变形记》是说把两个男孩的换到彼此的家里,各自生活7天。一个男孩,名叫胡耿,生活在长沙一个富裕的家庭里,调皮捣蛋,停学了好长一段时间,每天就会泡在网吧,不务正业,不仅如此,他竟然把爸爸视为仇人,连在家里爸爸在哪,都会避开他,甚至吵架。在我眼里,他已经无药可救了。连至亲的爸爸也如此对待,这种人怎么会有未来呢?父母永远都是我们生命的第一位,他们再怎么凶,内心也还不是为了我们好吗?毕淑敏在《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中曾经写过一句话,意思是,她打孩子的时候都是不用任何的武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她打孩子的时候,自己也承受了同样的痛,但是最痛的,还是心里的痛。的确是这样的,虽然我并没有做过父母。但是,作为姐姐的我,我都如此紧张我的弟弟妹妹,更何况是十月怀胎生下我们的妈妈,和爸爸!所以我对胡耿的行为难以理解,甚至愤怒。另一个是石宏强,是陕北男孩。懂事的他从小就在家里充当“一家之主”的角色。继父和妈妈在外头打工。每天很早就起来为爷爷和弟弟妹妹打点一切事情。煮早饭,送弟弟妹妹出门,扫地等等的家务事,才出去上学。回来时,还要在路上砍材。我十分的敬佩他。

  看到石宏强为家里做的这一切,真的是自愧不如。想到最近和弟弟相处的情况,心像割了一道伤一样。不懂得爱他们,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只会在他们面前大哭大喊,告诉爸爸妈妈!我是一个不及格的姐姐。

  石宏强到了长沙后,还是那么惦记着家人,省吃俭用后,甚至到长沙打工挣钱,为爷爷买一盒胃药。劳累了一天后,只有12块。我们平时随随便便到麦当劳买一个汉堡包就十几块了。他们是多么珍惜每一分钱啊!

  胡耿刚到陕西的时候,就把那7天的生活费用完了,每天游手好闲,什么事都没有做,而且把爷爷心爱的羊也当成了玩具,骑在羊身上,当我看到爷爷那心疼羊的样子,我的内心十分伤痛,对胡耿的行为更厌恶了。爷爷耳朵不好,但我看到他的双眼是万分的`伤心、居丧。。但是,当他愧疚的时候,他也主动地和姑姑一起出去买枣,自己饿着肚子也不愿意吃下姑姑买的饼,顿时,我对胡耿的看法也改变了许多。到了第6天,他带着石宏强的弟弟到了他妈妈工作的地方,带弟弟去看看自己妈妈工作的地方,实现弟弟的心愿。我看到石宏强妈妈在那寒冷的冬天,自己一个女人搬着十多块砖那劳累的样子,和抱着自己的孩子时,我的泪也不知不觉地滑下。最后妈妈硬塞了14块钱给胡耿时,可想而知,她的内心是多么的愧疚,愧疚自己没有让胡耿好好地过着7天。最后胡耿也改变了许多,也许现在已经和他的爸爸很好了吧!

  一贫一富的生活对比,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的不足,看了这篇子让我受益匪浅。以后我应该适当地改变对人和对事的方法吧!

《变形记》观后感4

  夜已深,却难寐,静听窗外,一席幽雨,在临近夏至的季节洒下,风萧萧,雨淅淅,一切嘈杂又亲切的声音在这个静默的晚上显得格外清晰,听着不和谐的雨声,倒也不那么畏惧黑夜了,微微收敛此时的浮躁与不安,徒增一份雨夜的沉思与静美,脑海中不时回映着《变形记》的一幕幕,摇曳着心灵深处的冷暖,勾勒着深邃厚重的夜。

  翻开手机,偶尔看到了变形记这个纪录片,便也被故事的真实深深的吸引了,整个节目平淡、丰富却又五味杂谈,让人深思熟虑,它深深挖掘着当今社会普遍意义的内涵,体现着现实的点点滴滴,人们同情着善解人意的罗海、留守儿童梁训、淳朴懂事的王永祥,这些小小的山里孩子却给了我们莫大的启发,他们的淳朴与坚强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反省,另我们深思熟虑青春的意义。那里的大山,陡峭且贫瘠,似乎在用一种竭尽全力的`生命呼唤着山里孩子的顽强,却也阻隔着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他们贫穷着,他们坚持着,他们隐忍着,他们不去埋怨只有洋瓜的日子,他们不去埋怨一个人留守在山里的日子,他们依然隐藏着心中逝去父母的伤痛,肆意的奔波在大山的深处,他们的背篓里装载着的能填饱肚子的干粮、是踏上学堂的路途,也装着走出大山的希望,他们瘦弱的身躯,却承载着大大的希望,因为他们心里都有着山一样的责任,梦一样的世界。

  同样,人们责骂着暴力少年王境泽、黑夜少年高泽文、汹涌哥姚珠龙、网瘾成性的周卓夫、拳脚相向的何俊鹏,他们迷失在了五颜六色的世界,他们用另类的行动表现着对父母的埋怨,他们肆意挥霍金钱、对父母拳脚相向、他们花天酒地、他们追求名牌、他们出言不逊,他们的起初不具备品学兼优,却在真实的大山里、从淳朴的农民身上、从艰苦朴素的生活中、从最真诚的大山民族情感中学会了体谅,学会了关心,学会了感动,学会了忍受,学会了反思,是啊,我们都该反思,谁没有青春,谁没有年少轻狂过,这是一个人性转变的纪录,这是一个道德洗礼的过程,这是一个反思生活的启示录,就像歌词里写到的那样:这世界总是有很多不同,我们也有不一样的梦,太过执着让一切变的冷漠,向前走,留下的是难过,退一步,总会海阔天空,了解比拒绝更容易沟通,理解比拒绝更容易沟通,伸出你的手,抛开出关,试着接受,等被伤在心里永不停留。

  故事还在继续,我们依旧关注,只为静下心来默默体会,默默反思,只为在新的一天能用姣好的心态面对新的生活,只为能用一颗乐观的心体会生活。是啊,换一换,试着走别人的路,也许能明白有些事该要满足,经过那些不足,我们学会在乎,学会珍惜从前来之不易的幸福,换一换,站在别人的角度,也许能明白有些事自己糊涂,用心去看清楚曾经犯的错误,告诉命运,我们没有输!收起失落,面向明天,我们依旧会昂首向前,就像风雨后的彩虹。

《变形记》观后感5

  其实每一个人孩子他们都有自己对爱的定义和方式,也许只是因为生活环境不同让他们有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虽然拥有表面的光鲜靓丽但他们不一定是幸福的,其实他们更很渴望被父母,亲人朋友更多的关心爱护,他们的内心都是单纯的,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给父母的礼物,父母的每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对孩子有影响,“一个孩子只是一个学校的百分之一,是一个班的几十分之一,可是他却是父母的百分之百”然而父母对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是也许因为我们还不够成熟,懂事,做每件事情的时候想的还不够全面。

  《变形记》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节目,每一期都会带给我很多很多的感动,每一个叛逆的城市孩子都有藏在自己心里永远不能磨灭的故事和回忆,李耐阅的.出生,李鑫的奶奶…

  我真的真的好幸福,每天每天放学都有爸爸妈妈做好饭等我回家一起吃,我们可以什么话都说,有时候即使吵架睡一觉也就好了,我是该知足了吧,可是有时候也会感觉自己好累好辛苦,其实我很懒的,真的很懒,但是真的很希望以后我们一家能够天天幸福快乐。

  当知道李鑫为什么不打开箱子(他是那么爱自己的奶奶,那么在乎奶奶的照片);为了给新爸爸妈妈买鸭子(想尽办法挣到人生真正的“第一桶金”);一直说着对不起新爸爸妈妈(一直内疚刚开始自己的不礼貌会让他们伤心)还有当他走后打开包看到那瓶雪碧(流下的泪水);还有叫山区孩子们唱小酒窝;他们踢足球和他们打雪仗…一幕一幕都让我觉得好温暖。

  好久没有这么晚睡觉了,也从在电脑上写过这么长的东西,有点小小的成就感,未来的日子没有人会知道,我们只有活在当下,努力过好每一天,感觉自己写得好乱,想到哪写到哪的,此时此刻只想对自己和你们说:加油,永不言弃,相信这个世界充满爱!~

  这世界总有很多不同,我们也有不一样的梦,太过执着,让一切变得冷漠,向前走,留下的是难过,退一步,总会海阔天空,了解比拒绝更容易沟通,伸出你的手,抛开主观试着接受,让悲伤在心里永远不停留。。。告诉命运我们没有输~真的很喜欢这首歌~

  现在真的不早了,大家晚安,希望我们每个让都能幸福!~——————

  今天我看了《变形计》,节目内容讲述的是一个荆州女孩与一个四川大山里的女孩互换7天生活的故事。荆州女孩李耐阅是一个叛逆倔强的孩子,父母对她宠爱有加,虽然这是她的养父母,但是比亲生父母的恩情还要重,李耐阅不应该以此觉得生活对她不公平,她现在的生活已经是非常非常的幸福了,养父母对她视如己出,家庭条件也很好,从小在温室环境长大,没有受过苦没有受过累。通过与四川女孩互换生活,李耐阅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

  这个节目对我的启发很大,每个人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是有些不同,我们不能选择,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是要用心去体会,去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美好事物,生活中有阴霾,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的阴暗与放纵。所以我要微笑面对每一天,用积极的心态拥抱每一个醒来的早晨。

《变形记》观后感6

  看完昨天晚上湖南卫视的《变形记》,感触很多,其实这不是第一次看这样的节目,以前的也看过很多,但是感觉昨天感触很多,两个14岁的孩子(张寓涵和孔小龙),通过一次简单的交换体验却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我觉得对于小龙来说,变形的本身可能对他本人的改变不会太大,只是没想到对方帮助自己找到了自己在外打工的妈妈。可是对张寓涵来说,变化确实很大。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突然变得放荡不羁,逃学厌倦了读书。但是就是在变形的过程中,通过在小龙家生活了不到6天的时间,却改变了这个少年的人生太多,或许是小龙妹妹的懂事,或许是姥姥姥爷的眼泪和嘱托打动了张寓涵,让他内心中隐藏的责任感中心改变了他自己。他毅然决定提前结束变形,利用仅有的几点线索去遥远的辽宁帮小龙寻找在外打工的妈妈。虽然一路上都有人协助拍摄,但是摄制组并没有过多的干预两个孩子的行为,也没有过多的帮助他们。当两个小孩子从郑州来到严寒的辽宁,千里寻母的时候。天寒地冻中,年龄略长的张寓涵竟然知道脱掉自己的大衣给小龙披上,这对一个习惯了父母呵护的城里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转变。事情的过程是曲折的,结局是美好的`,小张帮助小龙找到了妈妈,那一刻能够从张寓涵的脸上看到些许的自豪,毕竟他认识到了给与和付出同样可以让你获取幸福。对于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父母过多的呵护仿佛早已经将他们内心中的一些本性给磨灭了,城市孩子大多表现为自私、叛逆。这或许也是很多社会学者早已看到的社会问题,但是这次成功的变形,或许改变的不仅仅是张寓涵一个人,整个社会是不是应该提高警惕了,让我们的城市孩子适当的承受一些挫折,经历一些他们本该经历的一些事情,对他们何尝不是一种锻炼,对他们的成长也是很好的促进。城里的父母是不是该反思了!不能等孩子们长大了才发现他们不会自己走路,那样的话是很可怕的事情!

  刚刚看完一期《变形记爱在远山》让我生出好多想说又说不出的话来。这期变形记是我看过的最成功的,最精彩的。高泽冶,罗先旺。我不得不说两个善良的孩子让我佩服。

  罗先旺,普通的山里孩子。以前没去过县城没坐过飞机,但他质朴的笑容,乐观向上的生活品质让我感觉他简直就是个巨人。“我将来到当一名乡村教师,把我们村的人都教育好,让他们都走出大山。”这样的豪言壮语出自一位年龄仅12岁的大山里的孩子。他努力学习不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过更好的生活。看到这,我感到无比的汗颜。因为就在刚刚我还在为今年生日学校还没放假而懊恼。现在想想,我简直是无理取闹。

  另一位主人公高泽冶,向往常一样,认为城市的公子哥简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看着他的外表和那些细微的小动作我早早的在心里下了结论,要想让这个孩子变好很难!但节目最后,他给妹妹买新衣服,给奶奶洗脚,让我看到了,这就是一个秉性纯良的好少年。只是他用“坏”来掩饰自己的“善”。在他身上我多少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为了让家人多关注自己而做出的一些叛逆。其实我们都不是坏孩子,只是我们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

  相信变形记会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善良,也希望罗先旺以后的道路越走越宽。

《变形记》观后感7

  今天是大年初一,姨父带我们去孟州的电影院看电影,正巧今天《熊出没·变形记》和《捉妖记2》都在上映,我们选择去看《熊出没·变形记》。

  电影开始了,只见荧屏上出现了光头强小时候和他爸爸站在大石头上看马哈鱼逆跳到上流,他们俩边看边说:“马哈鱼,跳龙门,来年风调雨又顺!”自从光头强的爸爸当上了伐木队长,每次看马哈鱼就只剩光头强一个人了,现在他长大了,爸爸妈妈都变老了。有一天强子的妈妈大电话给强子说光头强的爸爸要来看光头强,强哥很惊讶,当强爸来了以后,他还把强子小时候发明的东西都带来了,每天按时叫强子起床、吃饭、去玩、去锻炼身体。当强爸把手电还给强子时,强子终于不耐烦的发火了,问他爸爸到底要干吗?爸爸说:“爸看你小时候都很喜欢的,所以。”强子问:“所以什么?我小时候你在哪儿?”

  “我小时候你在哪儿?”体现了小时候爸爸陪他太少了,就像我们现在一样,爸爸为了让我生活的更好,享受到所有的好条件,每天都起早贪黑上班挣钱,到最后强爸说了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爸错过了你的童年,不想再错过第二次。”正像时下流行的一句话:“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百善孝为先,我们一定要爱我们的父母,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像歌词里唱的:哪怕帮妈妈刷刷盘子洗洗碗,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熊出没变形记观后感3

  今天我和小弟弟一起去看熊出没变形记,故事可生动了。让在场的小朋友觉得精彩!故事讲述着:有一天光头强的父亲为了弥补对光头强的童年父爱,不牺万里之遥来森林看他,并带来了他童年最喜欢的手电筒。还给光头强各种小时候所失去的父爱。使光头强觉得无法接受,因而产生了反感。但是却可惜把这个小小的手电筒却被光头强改装成为了他砍树的工具。手电筒改装以后会变大变小。一不小心的情况下,使光头强、熊大,和熊二都变小了。正在这个时候,光头强的爸爸在万分伤心的情况下,却捡到了这个手电筒。光头强和两只熊千辛万苦才到了火车站,追上了光头强的父亲,机缘巧合的是父亲也变小了。并且他们还发现了使麻花鱼无法去下游产卵的真正原因,而且在过程中为了救光头强,差一点被拉圾压死。光头强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为此后来他们大家通力合作,在许多困难的情况下,疏通河道,让麻花鱼能够顺利的去下游产卵。这个时候手电筒也找到了,使他们都变大了。为此光头强和他父亲的感情才得到了变好。

  环境破坏了,有时候再花更大的精力来弥补,还不如早早进行保护。那才是真正的隧道。我从这个电影里深深地体会到,爱护环境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的,一起保护的。光靠一些人,一部分人是完全不够的。为了更好的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我们不仅应该做好宣传,更应该有行动。

《变形记》观后感8

  有一部纪录片,它能让人的心灵震撼;有两个身世截然不同的少年,他们的故事能让人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它,就是《变形计》以及它的主人公易虎臣和吴宗宏。

  一个是娇生惯养的城市公子哥,另一个则是山村的追梦少年,这两个不同的人生互换了7 天,便是《变形计》的主要剧情。易虎臣在山村学会了尊敬师长、勤工俭学,开始学会换位思考、帮助他人。他还帮助身世凄惨的小黑找到了在监狱六年没见的爸爸,并成了他的好友。而吴宗宏在深圳见到了大世面、隐忍了小胖的耳光,并且知恩图报,用打工挣来的钱为妹妹和妈妈买了生日礼物。

  深圳公子哥易虎臣,是一个厌学、攀比心很强、狂爱手机的“富二代”。他称生活老师 为“咆哮体”;爱捉弄同学 ;开玩笑不分场合;上课时不听讲;完全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在手机的诱惑下, 他答应爸爸参加了《变形记》。山村少年吴宗宏,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爱学习、尊敬老师、有梦想 的孩子。为了渴望已久的大城市,他参加了《变形记》。

  易虎臣来到山村后,发现尽管这里的条件差得可以,上学时需要走5 小时的山路,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住宿在学校,都要自己做饭,他们的饭也每天都是洋瓜拌饭。但这些山村孩子的热情让他感受到了从没有过的'友谊和温暖。在这些孩子中,易虎臣却特别关注一个叫“小黑”的孩子,处处关心他、照顾他;教他街舞;为他找六年没看见的爸爸……

  曾经最不受欢迎的公子哥,因为这些山村孩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吴宗宏这边又怎样了呢?朴实的吴宗宏来到了他做梦都想来到的大城市,有如亲生父母的易爸易妈;条件超好的学校;亲热的同学……

  七天的时间 很快到了,山村孩子和深圳孩子都对易虎臣和吴宗宏依依不舍。经过了“变形”,易虎臣来了个360 °的变化:第一次 为家人做饭,把手机抛之脑后……易爸易妈欣慰的笑了,他们的宝贝终于长大了……吴宗宏也变得更自信 ,他会为了自己的梦想更努力,直至实现……

  如果你是家长,看了这部纪录片,你会感受到,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家长。一味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会宠环孩子,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陪陪他们,和孩子交流,以便更好的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心里。

  如果你是学生,你会从易虎臣和吴宗宪身上学点什么。易虎臣从一个人人讨厌的“坏”孩子,变成了孝敬父母,呵护妹妹,认真听讲的好孩子。而吴宗宪一直是那么努力,追求上进,为了自己的目标从不停歇追梦的脚步。我也被他的好学上进深深的感动了。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明白,没有谁是不可救药的“坏’ 孩子,他只是有一些坏习惯,而我们还没有找到打开他们心门的钥匙,如果方法正确,他会变成好孩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潜能生身上,因为我明白,只要我们打开了他们的心门,他们也可以很优秀。

  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有时间的话,你们也看一看《变形记》吧!我们的感受可能会各不相同,但我们都应该意识到,我们需要改变,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