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不可摧观后感3篇

时间:2024-04-09 19:59:10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坚不可摧观后感3篇,以供参考。

坚不可摧观后感3篇

坚不可摧观后感1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这句话用在路易赞佩里尼身上恰如其分。这位传奇人物是奥林匹克长跑选手,参加二战坠机在海上漂流47天,被俘后经受日军三年的残酷折磨,高龄80之年跑步传递圣火,并在临终前见证了自传电影的完成。如此彪悍的人生,放在新手导演安吉丽娜朱莉手里,难免叫人掌心捏汗。实际上,《坚不可摧》已经是朱莉的第三部作品,她于2007年拍过纪录片《天涯共此时》,2011年又导出同为战争题材的《血与蜜之地》。她的野心也异常彪悍,第三部作品就要冲击奥斯卡。但预想中的三步登天则遇到了困境:赞佩里尼的人生实在太丰富,以至于很难选择把哪些做重点展示。

  不过朱莉找到了应对之策,在博览了数十部同题材佳片后,她认为只需博采众家之长,依样画葫芦,便能打造出一部传记佳作。于是在《坚不可摧》中,有经验的观众便能依次看到《珍珠港》、《火的战车》、《少年派》、《重见天日》、《战场上的快乐圣诞》、《登陆之日》、《阿甘正传》、《铁路劳工》、《太阳帝国》等片的影子(在笔者看来,有一个镜头还颇像《雪国列车》)。材料异常充足,一番攒零为整之后,“冲奥大片”磅礴雄厚的卖相便具备了八九成。即使不同叙事线之间的衔接稍显僵硬,有了罗杰狄金斯由始至终光鲜夺目的摄影,不至于叫人怀疑前后段落归属不同。

  说到似曾相识,倒也无可厚非,毕竟冲奥电影越来越趋于一个独立的片种,从题材选拔,到起承转合,同质化十分严重。朱莉要在这个圈子里玩,不得不遵循学院派那一系列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比如片尾打出补充字幕和人物简历,均属标配。这方面值得商榷的是,战后赞佩里尼对日军军官选择原谅的情节,本可以进一步升华主题,却仅用了寥寥数行字幕就交代完毕,多少显得避重就轻。如果结合原著,释放归国后的经历显然比战俘营受虐更有戏剧价值。为何他能心安理得宽恕?不妨大胆联想,进入战俘营后,影片基调越来越向“虐恋情深”转移,也许隐藏的动机早已交代清楚是“因为爱情”?值得开一番脑洞。

  剧本由大名鼎鼎的科恩兄弟操刀,除了情节选取令人费解,并无短板,遗憾的是朱莉导演手法仍显稚嫩,场景转换多有迟滞,暴露出新导演被老编剧牵着鼻子走的被动,艺术视野和叙述功底差点火候。好在虽全局失当,细节仍足够抓人。片名《坚不可摧》,体现在汪洋漂流和战俘求生。于前者,是颜值登天的小鲜肉们逐渐憔悴虚弱,皮肤斑驳,脸色从蜡黄到枯灰,周身瘦骨嶙峋,被迫吞食生肉,在惊涛骇浪中祈祷,头顶是日本战机,身下是漏气的皮筏和虎视眈眈的鲨鱼,并要忍受同伴的死去。进入47天,生命像是进入了一种静止,白云凝滞不动,海水也成了死水,日舰的影子倒映在水里就像幽灵,对此他们连惶恐的力气也不剩了。

  此后作为重头戏的战俘生涯,进一步强化意志的考验。表面来看,虐囚段位并不高,无非殴打、浇凉水、大声呵斥、做苦力、跑到死、赏耳光和举重物,而且变态军官施虐时还受到下级阻力(该片公映前曾遭致日本国内人士抗议,但影片恰恰表现了禽兽只是日军中的一小撮,实则具有一定“美化”意义)。刑罚仅停留在皮肉伤害,未能动摇战俘团结患难之情,但对求生本能的摧残却是彻底而决绝的。战俘没有生的希望盟军战败,他们将永无天日,盟军胜利,他们又会遭到屠杀,所以此时坚持活着反倒需要真正坚不可摧的勇气这也是影片在励志层面释放的正能量。

  总的来说,《坚不可摧》像鸡汤,没多少内涵,也没太多营养,但成色光鲜,分量够足,喝下去暖胃挺舒服。寒冬腊月里,不寄经典之望,来上一碗无妨。

坚不可摧观后感2

  说起观后感,上一次写应该是在高中的时候吧,虽然不记得那次我写的是些什么内容了,但是我记得那部电影的名字《放牛班的春天》,也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今天晚上百无聊赖,本来计划要看书的,但是貌似今天的心情不太适合看书,所以选择打着喷嚏看部电影。

  《坚不可摧》讲述了一名曾经的奥运冠军路易斯在二战时遭遇坠机被日军俘虏,在俘虏营受尽日军的折磨,最终坚持到最后成为一名幸存者活了下来的故事。

  日军对路易斯的各种非人类的折磨,与路易斯个性坚强形成鲜明的反差来对比折射出电影的主题,同时也是电影中的一句很经典的台词“Louis, if you can take it,you can make it”——能忍方能有所成,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有好多镜头我都快替主角放弃了,但是每次他都没有放弃,在顽强的意志支撑下坚持了下来,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当他从俘虏营中成为幸存者活下来回到美国之后,它不仅原谅了曾经折磨他的那名日本军官渡边,还去到日本找到曾经的那些日本军人并愿意原谅他们从前对他的所作所为。

  这部电影两个多小时的时长,每一分钟都在让人感受着路易斯那坚不可摧的意志,那坚毅的眼神

  看电影在很多的时候是让人们娱乐的,用来放松心情,打发时间的,但是像《坚不可摧》这样的电影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人生思考,我们到底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人生,面对困难我们是直接放弃还是继续坚持,在窘迫不堪的时候应该怎么去做,就像电影中的主角一样,坚持下去,黑夜过后终会迎来曙光。

坚不可摧观后感3

  时光在转眼间飞逝一眨眼间就要过年了。寒假中我带着一股兴奋,看完了这本《坚不可摧》。起初,我只是兴奋,想从中得到些什么;后来,我深深的'沉浸在了主人公的经历之中;最后,我便陶醉在了路易那不屈的精神之下。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路易少年时在亲人的帮助下,从一个叛逆的坏孩子转变成一个在奥运会上拿了5000米第三名的选手。之后,他在一次执行搜寻任务时坠入太平洋。在海上漂了47天,又经历了27个月的惨痛被俘之后,终于回到了美国。但被俘时心灵的创伤他花了整整2年,再加上福音传教士葛培理的帮助下他才改变了心态。

  书读完了之后,我便不知不觉的想到了前几天我参加象棋比赛的经历。这一次象棋比赛我虽然没有获得好名次,但感觉我收获得更多。这一次一共11轮比赛,第一天我还发挥得挺好,但是第二天下午我输了一局之后,就觉得这就是因为我比别人差,于是心情就不好了,垂头丧气的,后面的五局自然都输光了,这让我更加的没有自信心了,甚至不想再下棋了。爸爸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比赛重在学习,而不是要去赢对方。输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勇气和信心。”我恍然大悟,这才意识到了这并不全是水平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心态的原因:我输了一局就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心,认为自己不行,不如别人,而不是更加努力去学习别人的优点。并且我还要更加的坚强,失败了就气馁是不行的,俗话说得好“胜不骄,败不馁”。路易在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都坚强的挺了过来,我才输一局棋就气馁了,所以我要向路易学习他那坚不可摧的精神。

  这本书中我觉得主人公路易赞贝里尼最大的优点就是坚强,不论是年轻时,还是成年后,他一直很坚强:年轻时他遇到挫折,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参军后他遇到磨难,便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坚不可摧。到了晚年,路易赞贝里尼的脑海中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大鸟”是如何对他进行摧残的,于是酗酒,抽烟成了必不可少的事。他的妻子,亲人都好心劝他,可他仍然不听。但最后他还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原谅了“大鸟”,可见它的宽宏大量,这点我也要学习。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个无比坚强的人,她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虚弱得不能离开家,但她为了完成《坚不可摧》对路易赞贝里尼进行了75次电话采访,7年才完成了这本书,可见她有多么坚定的信念与意志。

  书是看完了,但是书中主人公的品质却深深地映在了我的脑海当中,还有皮特说的那一句:“如果暂时的痛苦能换来荣耀,那么这痛苦就是值得的。”也令我受益匪浅。我要记住这句话,并学习他们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