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英雄观后感(锦集7篇)

时间:2023-11-19 18:20:35 观后感

平凡英雄观后感 篇1

  年1月,湖北省武汉市通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几天时间内,疫情迅速蔓延,全国30个省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实行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危险,时刻就在我们身边,大家都在想着逃离与躲避,而“白衣天使”们却选择了逆行!

  他们是专业的人。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存在人传人的现象。”钟南山院士最先发出警示。作为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84岁高龄的他,再次来到疫情最前线!有了钟南山,我们就有了主心骨!紧接着,全国上下组成的一支支医疗队,向着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市前进。不管是钟南山院士,还是医疗队员,他们都是医学专业的人,有了他们的帮助,患者能尽早脱离危险,重回美好生活。

  他们是勇敢的人。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南方医院千名医护人员“请战书”中的一句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非典”时期,他们曾赴小汤山医院救治,做到了“零感染”!和他们一样,一位位“白衣天使”,不怕牺牲,不计报酬,毫不犹豫的签下“申请书”和“请战书”。在疫情面前,他们不顾生命安危,都是最勇敢的人!他们和武汉医生“协同作战”,共同帮助患者早日回到亲人身边。

  他们是有担当的人。

“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一位女医生写下“请战书”时,特别注明没有告诉丈夫!她的“请战书”,被媒体称为现代版的“与夫书”!和她一样,这些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也是爸妈的儿女,孩童的父母,在危难之际,他们义无反顾,没有留在亲人身边,而是选择了责任与担当!重任在肩,勇于担当,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职责。

  过硬的专业技能,过人的英勇气概,无悔的责任担当,共同构成了逆行者的清晰影像。这些逆行者的身影,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中!我只有以百倍的努力,千倍的坚持,以优异的成绩向我最崇敬的逆行者致敬!

平凡英雄观后感 篇2

  电影《平凡英雄》以真实事件为蓝本刻画了一个由陌生人为断臂的小朋友迅速接力搭建的生命通道,也是社会的暖心写照。“揪心”、“有爱”、“温暖”、“感动”等口碑频繁被提及,受到了许多观众喜爱,有观众在看完电影后表示被治愈了:“看完这个电影,感觉自己被充足了电,满格的电量。”“一部有温度的电影不应该被低估”,影片的真实感和紧迫感让人在体验沉浸式观影的同时,也让人在忙碌的世界里可以互相取暖,“一颗心悬到了最后,燃起了消失很久的暖意。”“我喜欢那些能够呈现这个世界温柔美好一面的东西,因为它可以融化掉人心里的疼痛。”“冷漠时代下,暖人心的,始终是善意和爱。”出自平凡英雄们的台词更是深深地戳中了观众的心。“医生的两分钟,病人的一辈子,我们不要放弃。”“我们的工作就是会遇上各种各样未知的状况,我们必须学会克服。”“一条人命,怎么能不等呢?告诉他们,不管多晚飞过来,我们都等。”

平凡英雄观后感 篇3

  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今日观看电影《平凡英雄》,该电影根据“救治新疆和田断臂男孩”真实事迹改编而成,激发社会向善的美好力量,展现平凡人美好的心灵与品德,谱写了一曲歌颂真善美的动人华章。平凡英雄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坚守,在于他们无私奉献的责任与使命,在于他们不怕困难努力拼搏的奋进精神。

  新时代的中国人民,应该强大起来,祖国才会强大。73周年风雨兼程!祝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平凡英雄观后感 篇4

  片中艾尔番饰演的哥哥的落泪和映后乘务长扮演者李冰冰的落泪何其相似!泪水中有对幼小还痛突遭变故的震惊和心疼,有对孩子命运的担忧,有对众志成城合力抢时间救治男孩的感动,更有对孩子未来的无限希冀。

  如果不是这部作品,我不会知道,原来救助过程需要这么多关口的通力配合,在那架要求让出三个座位的客舱上,有主动站出来让出座位的一家三口,吹奏乐器唤醒孩子的表演工作者,全程尽心竭力为孩子创设舒适环境,帮助其平稳度过颠簸气流和飞升气压的乘务工作者,挺身而出救治伤患的医疗工作者,以及背后看到的无数默默无闻的基层工作者,他们奉献自己的心力去共同达成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抢救生命,让孩子一生无虞。一位伟人这样说过“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极限八小时救援,预告片看得我心潮翻涌,这群平凡的人,坚守岗位,以善良为底色、以温暖为基调,“其实我们都是平凡人,做平凡事。”很荣幸在银幕上重温这场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

平凡英雄观后感 篇5

  9月23日,根据“救助救治新疆和田断臂男孩”真实事迹改编,聚焦于普通人的英雄大片《平凡英雄》宣布于9月30日国庆档上映,并发布定档预告与角色海报。影片讲述8小时,1400公里,一起令人揪心的意外事故,一场刻不容缓的紧急救援,一次由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完成的生命奇迹。

  电影《平凡英雄》改编自“救助救治新疆和田断臂男孩”真实事迹。一个小男孩在玩耍时突发意外。在8个小时的黄金接臂时间里,一家人要赶往1400公里外的医院。这是小男孩仅存的希望。当最后一班飞机在跑道上渐行渐远,仿佛时间都被夜幕凝固,可关乎男孩生存希望的倒计时却从未停止。在这危急时刻,素不相识的新疆老乡,正在巡逻的普通交警,即将结束工作的机场地勤、空管,滑出跑道的航班上伸出援手的机长和乘务长,一个个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挺身而出,为小男孩开辟出了一条绿色通道,让这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救援得以成功。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这些平凡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坚毅的目光,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坚守的身影仿佛也在传递着小男孩生存的希望。这些素不相识的普通人要如何在8小时内把男孩安全送上手术台,完成生命接力?

  “这本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导演陈国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小男孩接通血管时距离8小时的极限时间仅剩13分钟”。如果一路上没有这些普通人为了小男孩毅然决然地站出来,一个鲜活的生命将受到威胁。格外令人感动的是,这场生死救援中的所有参与者,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顶着压力自发为小男孩搭起生命之桥的普通人,普通人做出的善举为小男孩延续了生命的希望,这也是陈国辉导演拍摄影片的初衷。作为博纳影业继《中国机长》《烈火英雄》之后出品的"第三部“英雄”电影,《平凡英雄》展现了现实中这些伟大的平凡英雄。他们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却能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平凡英雄观后感 篇6

  《致·英雄》这部专题纪录片,向我们介绍了众多老红军、老战士、老前辈的英雄事迹。他们在战争时期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打击敌人,英勇奋战,浴血搏杀,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老。看着他们身上挂满了军功章,看着他们身上累累的伤痕,我不禁想起来那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名言。这些老红军、老战士、老前辈是真正的大英雄。

  看完《致·英雄》这部专题纪录片,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那都是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拼搏出来的。没有英雄们的牺牲,哪有我们现在开开心心、无忧无虑地学生生活。可是,最让人气愤的是,有一些人却非常不尊重为我们付出了生命的英雄们。他们有的在烈士陵园里乱涂乱画,有的故意损毁烈士陵园的设施,有的甚至爬到英雄雕塑上玩耍,骑在英雄塑像上拍照……面对这种种不文明、不尊重英雄的行为,我不禁想问:这些人究竟有没有廉耻之心?有没有感恩英雄的心?真让人痛心疾首啊!

  真希望社会上人人都能尊重和感恩我们身边的英雄们,也希望人人都能永远尊重、感恩和怀念为我们付出生命的英雄们啊!

平凡英雄观后感 篇7

  对于《英雄》这部电影,我想开门见山的说:好,但只差一点!

  先说几句谦虚的话,本人不是电影的内行,对于影片的什么拍摄呀、服装呀、武美呀不是很懂,所以也就不想在这些方面丢人了。

  ——好!好在哪里,我有这样一个理由。

  有句话叫:作品出来以后就不再是作者的作品。还有句话说:作者已死,读者万岁。我在这里也想发扬一下这样的“精神”,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表面看来,这部电影好象是部现代人理念里的“刺客列传”,在我这看则不竟然。以我个人的看法,侠和刺客在影片的地位就是一个符号,导演是借了这个符号在给另一批人做传。

  真正的“英雄”是谁?影片中回答的很清楚,心怀天下者乃真英雄!

  那谁又真正做到了心怀天下呢?翻翻中国的历史,把天下怀成影片中描述的那样的只有一个群体——知识份子阶层!

  对!在我眼里,这部影片好就好在:张导演借“侠”为中国的知识份子做了个很悲剧的传!中国有句老话:侠以武乱法,儒以文干政。

  在该片中武侠符号后的人就是“儒”,也就是我说的知识份子阶层。心怀天下可以说是中国知识份子阶层的一个共性,远的不说,近代的仁人志士哪个不是出自这个阶层。康梁变法、科学救国、甚至后来的两弹一星等等,多少知识分子把捐弃个人做为代价换来一个心怀天下的美名!个人在天下的眼里是渺小的,甚至在知识分子个人的眼里也是渺小的,为了天下,个人是最不足惜的。

  当然,中国还有句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是不是按这个前提推理,匹夫们也是英雄了呢?

  我想先阐述一下我的对匹夫的个人理解。大体上说人分这几类:当权者、无知匹夫和知识分子。我节外生枝的说明一下,三者之间可以不是截然对立,当权者可以下台成匹夫或是知识分子、匹夫也可以混进知识分子和当权者的队伍。

  匹夫即百姓,也就是天下中最最最无辜而且总是被践踏的人。这些人是兴亡的主体,但对兴亡无责。当权者弄天下,也对天下兴亡不感兴趣。惟有知识分子这个“不识时务”的群体对天下的兴亡念念不忘,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绝对是个知识分子而不是真匹夫!

  能为知识分子做传做的这么好、挖掘的这么深的影片我觉得是好影片、至少是个我这样的人看的比较顺眼的影片。

  可是,就象我题目说的那样——好,但只差一点!差哪一点呢?

  个人以为,学学影片中的台词,它高“看”了一个人——秦王!

  如果,影片老老实实的写出秦王这两个字,它就一点都不差了。可是,它画蛇添足的给王字加了个点:王成了主。差就差在这一点上了!

  又回到我刚才说过的那句话上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为责,义务也!政治课本上早就说过,有权就有责,那反过来有责就意味着有权,至少是“应该”有权。

  假设一下,“匹夫有责”这句话要是正确的话。那么,匹夫有了责也就应该有权,而“责”是天下这么大的责,那“权”也应该是天下这么大权。

  汉字造的非常漂亮,一个“王”字、一个“主”字,不少就差一点。正常的逻辑是,循序渐进,那就先王而后主。如果不能王,当然就没有办法主了。

  ——那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些王

  《庄子.杂篇》第一论“庚桑楚”里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天下乱,因为谁?不单因为有桀、有纣这样的暴君、也是因为有秦皇、汉武和“鸟生鱼汤”!

  我想把这个观点再推大一点,天下乱,除了权者弄权而坏天下之和谐,更因为人人都想成为“主”。在这种利益驱使下人人都想通过先“王”的方法而后“主”,天下人心乱、则天下自然就乱。

  ——所以乱在何处,乱在人心!

  前面我提到过,张导演为知识分子的悲剧作传,让我觉得顺眼,现在我要解释这句话中的另外两个字——悲剧。

  知识分子们傻傻的为天下匹夫舍生取义,希望能够平“兼济天下”、“平天下”,可是,他们轻信了弄权的王、怜悯着想通过先王而后主的乱之源头匹夫,即百姓。如此南辕北辙、轻生取义,可怜又可笑,当悲剧二字无愧!

  所以说《英雄》好,但只差一点!

  ——最后说一句,行文混乱希望大家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