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7篇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

时间:2023-03-02 08:01:46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7篇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供大家品鉴。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7篇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1

  星期六中午,爸爸妈妈带我去饭店吃饭。点好菜之后,妈妈微笑着朝服务员点头道谢。吃饭时,爸爸妈妈不时提醒我和弟弟要安静地用餐,不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顾客。结账之后,我们把剩余的饭菜装进餐盒里打包带回了家——“光盘行动”可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这其实每天都会发生,在每一个家庭里。父母们总是身体力行,把好的家教和好的家风传递给家里的每个孩子。

  我们经常听父母说:“家教和家风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每当这时,我总是会想:家教和家风究竟是什么呢?它们究竟有什么用呢?

  家教,是指家长对子女的言传身教,通过自己实际行动来教育子女做人做事的礼节。家风,则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家教的重点在于道德、礼节方面;家风的重点在于习惯方面。好家教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经验,使人博学多才,必然代代相传;好家风是无声的教诲,如果铭记在心,定会代代受益。好的家教、家风使子女从中吸取到积极、健康的正能量,对于他们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才能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好的家教,是一种充满正能量的经验。它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融入了祖先的智慧。拥有好的家教,无疑是一种福气,因为它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给你一些好的建议,让你做出更好的决策;或是在紧张关头提出一些好的想法,使你化险为夷。

  好家风的养成,是每个家庭必须做的重要事情之一。在过马路的时候,不闯红灯,绿灯再走,既是对自身安全的保障,也是避免事故对他人带来不便和伤亡的措施;在排队的时候,不插队,不推搡,便是对他人的尊重;在乘公车的时候,主动让座位,则是对他人的理解与谦让。这些生活中的好家风一点一滴积攒下来,就是全社会的好风气。这时,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值得赞扬的风景。

  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北宋名臣司马光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后,告诫其子:“有德者由俭来也”、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名人名家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好的家教家风是有多么重要。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养成好的家教家风,让它们为我们所用。

  好家教、好家风,是让我们受益终生的朋友。它们时时刻刻都在帮助我们,不断把我们向好的方向引导。我们一定要时时与它们相伴,让所有人都自信、阳光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让整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欢声笑语!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2

  她,是师范院校大三学生,长长的秀发,圆圆的脸,稚气的微笑像石榴花那样的灿烂。暑假一到,家乡的孩子们便涌到她家,在她家院中央那棵石榴树下,垒起几块石灰板,排上一圈小马扎,便建起了树荫课堂、当然她这种无偿家教是不收任何费用的,她只是想利用假期,提前体验一下将来当教师的乐趣。

  第一天,她走向十几个农村娃的课堂,青石桌上没有粉笔,却横卧着几条软绵绵的大青虫,吓得她脸色苍白,抱头逃窜,一头撞到石榴树上,额上顿时起了一个大红包,大包提醒她,自己不再是依人的小鸟,而是领头的大雁,于是她战战兢兢地走回课堂,用颤抖的手猛然抓起青石板上那几条大青虫,用力甩到墙头外,然后大声领着孩子们读起来:We are not afraid of any difficulties,because we are strong children.

  泪花的代价

  她讲课燕语莺声,非常生动。她从不板着脸孔大声训人 。她的声音抑扬顿挫,委婉动听,无论多么调皮的孩子,都会被这美妙的声音牵引到知识的王国里去。忽然有一次,她居然在十几个孩子面前低声抽泣起来,原来十几个孩子错了同一道数学题,仔细询问,才知道孩子们居然互抄作业,她兢兢业业用心浇灌竟然发出了欺骗的萌芽,她怎能不委屈得流泪呢,一双双天真的眸子望着自己的老师以泪洗面,才知自己的行为已重重的伤了老师的心,一个个走上前去,把老师围了个严严实实,有的低头向老师承认错误,有的掏出手绢为老师擦拭眼泪,好在她的眼泪没有白流,到暑假结束时,石榴树课堂下的十几个农村娃娃都向她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女家教的无奈

  也有令她大跌眼镜,十分无奈的时候。比方说,她的男友到她家里来做客,孩子们扒着窗,堵着门,品头论足,并且危言耸听,有的说“长得像小猴子”,有的说“长得像长颈鹿”……让她哭笑不得,更令人不解的是,一个叫小佳的七岁女孩把她拉到门口一个拐角处,悄悄附在她耳边,天真的说:“老师,别要这个男朋友,长得不好看,一点也不帅……”“那你说谁长得帅呢?”“我爸爸那才叫帅哥呢。”一句话使她啼笑皆非。

  悠悠师生情

  她与孩子仅仅相处一个月,就在孩子们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们都“自然”的认为老师是属于自己的。课间,她喜欢和女娃们跳皮筋,男娃们硬把她“抢”去,参加他们“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她每次到石榴树下上课,都习惯的看一眼青石板,青石板上再也没有出现过诸如大青虫之类的东西,而常常放着一把软糖,一颗冰糕或一个苹果。尽管那软糖,冰糕,苹果未进口,可她的心里却像吃了蜜那样的甜美!

  敬请各位予以修改,为盼!为谢!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3

  什么是家风?我理解家风是每个家庭祖祖辈辈总结积淀的生存、生活经验。在农耕社会,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以善待人、平安是福、忍让为安等是大多数家庭的共识;在文化素养较高的家庭讲究耕读传家、好学上进;在经营商业流通的家庭把和气生财、诚信为本作为家训。这些都是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家风。当然,还有的家庭横行霸道、恃强凌弱、坑蒙拐骗等,这是坏家风。

  在一个家族、一条血脉、一个姓氏从古至今的兴衰变化中,家风和遗传因子一样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的家庭因为战争、灾害、政治等外部因素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这条血脉还会延续、崛起,繁衍生息、以至兴旺发达。而有的家庭富可敌国,富贵一时却很快轰然倒塌,家破人亡,走向衰亡。究其原因,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不在于一时的富有,不在财产的多少,而在于良好的家风。我们不可能永久代替子女做事,却能够帮助子孙后代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使得一代更比一代强。

  家风靠家教,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姓氏、一条血脉环环相扣的链条中的一环,继承先祖遗风,把自己这一环抓好,并且从幼小的孩子抓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良好的家风融化在子女的心灵和血液之中,使其懂得如何做人做事,这是一代代祖宗的希望,也是使血脉永久延续的根本。

  家风是变化的。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外甥看老舅,侄女看亲姑。看什么?就看他们如何做人做事。把看到的故事在家庭成员中交流、探讨,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这就是学习、观摩的过程,就是充实、调整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人做事的体验变成准则,变成思想观念,变成自觉,左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即使外人不让你那么做都很难。家庭每个成员的共同自觉,就是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注重家庭家风。一个社区、村落中的大部分家庭共同认知的家风内容,就是村风;一个社会共同认知做人做事的原则就是民风。民风也是一种文化在其人民中的共同表现

  民风的水平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就包含了无数家庭优秀的家风,先哲们经过仔细观察、深入思考、高度概括优秀家风形成的《弟子规》,把优秀家风具体化,条规化,称之为“圣人训”,作为自己家庭和全社会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经过历史的横流不断冲击锤炼,至今仍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优秀的家风并不是高深、玄奥,令人感到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严格的说,只是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识。关键是要把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变成每个家庭成员的自觉。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4

  如果叛逆的我能有一点点的待人接物的和气,有一点点乐于助人的热心,都要归功于我的外婆。

——题记

  小时候爸妈工作忙,我跟外婆住。

  外婆喜欢做媒。十里八村有小伙子、姑娘的人家,经常有人请外婆给他们牵线搭桥。我记得当时妈妈对此颇有微词:“妈, 你现在就好好看孩子,那么大年龄了,还图人家那几块钱干嘛呀!”外婆笑道:“在俺农村,说媒跟建桥修路一样,是积德行善。给人家带去福,也是自己的福。” 说完朝我笑笑:“是不是,宝贝?”我也笑,但不懂,只是傻傻的点头。妈妈不再多说什么。

  我只记得那时我的生活很简单,一天里最多也是最快乐的时间就是在黄昏后搬着小板凳坐在外婆身旁靠在她膝上看她说媒,也算是见证了许多美好姻缘。有时我真的觉得一些男女是那样的不般配,但外婆的一张巧嘴还是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即便那时的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我只知道外婆抚摸着我的头,身上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麦香,夕阳的余晖像是稍加漂色的红纸,不浓不淡地映在外婆的脸上,与外婆慈祥的菊花般的笑容融为一体。那感觉让人踏实,我常就这样伏在她膝上入睡。

  一次,外婆游说的一对结婚新人来请外婆参加他们的婚礼。还要硬塞给外婆钱。她拒绝了,笑得满脸皱纹菊花一样,说:“你们成了是缘分,好好过日子,白头到老多少钱也买不着。”那时的我已经大一些了,学会了察言观色。那对新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看起来既激动又感激,而外婆则是比他们幸福百倍的样子,不知是激动还是羞涩,竟涨红了脸。将我拥在怀里不停摩挲着。外婆一直把那对新人送到村头,回来的路上,她对我说:“宝贝,外婆希望你做一个快乐的人,要想快乐啊,就要助人,友善待人。”我若有所思的点头,那时我的心里已经懵懵懂懂得明白了很多,我明白了外婆一直以来的坚持,明白了外婆对我的期望。爸妈曾担心我跟外婆住,在教育方面会稍有欠缺,毕竟外婆没读过书。事实证明,外婆的确没有发人深省的哲学道理,亦没有精妙绝伦的语句,但却用超出书本的自身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对我来说,她的爱便是最好的教育,教会我做人之道,为人之本。

  外婆的爱,她的教育,让我体味到作为一个人,一位女性,具备一颗乐于助人的,友善的心是多么的重要。爱心与慧心示爱与人,是多么的令人敬爱啊。一个人外表固然要善良秀丽,但,具备内在的大爱更是无比重要。

  如今,我正处于花季少年,未来的青年、中年、老年之路,是人生的必经,我庆幸有一位敬爱的外婆,我庆幸我有这样深刻而美好的家风家教。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5

  家人的一句句教诲,一次次承担,一份份给予,教会我一个个做人的道理。它们像一粒粒沙子,铺就我前行的路……

——题记

  我的家在农村,一个没有城市豪华的美丽的地方。这里的人勤劳、朴实。他们的胸怀像广阔的天;他们的思想像洁白的云;他们的待人处事的方式,像一缕柔柔的风,很轻,很暖……他们,都是我的家人。

  记得小时候,我很调皮。爸爸妈妈下地干活了,我一个人在家,这下,麻烦就来了。我手里拿着一个弹弓,偷偷地跑到大娘家屋后。随手捡起一块小石子,拉弓,瞄准,发射——砰!玻璃应声而碎。见大事不妙,我拔腿就跑。刚转身,就碰上了爸爸那老虎一样的目光。爸爸二话没说,抓过来就把我打了一顿。屁股红红的,眼睛也红红的。大娘听到有人哭,急忙跑出来。她看见在一旁哭泣的我和手里的弹弓,就恍然大悟了。她一把搂过我,对爸爸说:“不就是一块玻璃嘛,又没伤着人,何必那么打孩子呢?”爸爸想说什么却又没说。大娘边给我擦眼泪边安慰我:“没事的,大娘还嫌屋里热呢,玻璃碎了也就凉快了,你可帮了大娘一个大忙哩!”我咧咧嘴,笑了。

  大娘宽广的胸怀包容了幼小的我,让我在这天空下成长,在这天空下翱翔。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没想到……

  爸爸深吸一口烟,吐出一圈圈的烟雾。眉头紧锁,语重心长地说:“你是个女孩儿,怎么能做出这种事呢?”又吸了一口烟,继续说道:“这样吧,明天我去集上割一块玻璃,给你大娘镶上,咱可不能做让人吃亏的事啊!”我点了点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站在那,品味那一圈圈烟雾的味道。

“不能做让人吃亏的事”,多么简单的一句话,简单得像一片无暇的云,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驻扎。

  前院二哥订婚的时候正是冬天,下着雪,却很暖。按照我们的习俗,男方家的婶婶大娘要请女方去家里做客,说是认认门,以后好来往。

  我问妈妈为什么要请新娘子吃饭,妈妈说:“人家刚来到这个地方,不免有些陌生。我们得主动熟悉她,才像一家人嘛。”我点点头,笑了。

  一个简单的习俗,像一缕春风,渗透着浓浓的爱意,轻轻地,不被察觉地吹进一个陌生人的心里,温暖了整个冬天。

  宽容大度,将心比心,勇于承担责任,友好待人,给别人一点温暖,给世界一点温暖……

  在这里,有一群最美丽的人;在这里,我学会了最美的道理;在这里,我看到了一条最美的路。这里,是家,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家人的一句句教诲,一次次承担,一份份给予,教会我一个个做人的道理,像一粒粒石子,铺就我前行的道路,它会越来越宽阔,越来越平坦……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6

  乐清“狼爸”失手,6岁宝贝不幸死亡的案例再一次给家庭教育敲响警钟,教育是慢的艺术,要一步一步来,急功近利,往往事与愿违。

  许多人感叹,现在的孩子天真无邪的越来越少,“小大人”越来越多,什么都懂,不该懂的也懂。这样的教育,是否有拔苗助长的嫌疑呢?“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影响很广,个别狼爸虎妈成功的案例也让人砰然心动,许多培训机构也拿这句话当广告词,吸引人。生活中,有多少人想过,孩子的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呢?是学习成绩,是身体素质,是习惯态度,还是童年的快乐……我觉得有些家长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些以偏概全了,仿佛不能输,就单单指学习上要多学,要快学。新华书店,学生用书最好卖;培训机构,孩子的项目最红火,就是家长这种思想在生活中的体现和缩影。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很多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多点本领,我们也可以理解,但是希望家长要慢下来,留出时间,留出地方让孩子自我成长。

  不可否认,现在生活节奏快了,有些家长们为了生计忙于工作,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孩子,没有真正地与孩子一起玩过,也不了解孩子点点滴滴,心里呢,又希望自己的孩子领悟快,懂得多,零失误,快快长大。其实教育是慢艺术,也就意味着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是有的家长用的是快餐式教育方法,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想法有出入,一分钟也不愿意延迟,马上骂嘴皮子,甚至进行棍棒教育,对孩子缺乏最起码的耐心,快刀斩乱麻,立等效果,要孩子服从。这样的思想存在,生活中出现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孩子犹如田间的小禾苗,一次倾盆大雨可能会害了它,他们真正需要的一天又一天的阳光雨露。

  其实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有的孩子可以走的.快点,有的孩子,你要停下脚步,等等他,有时等一会儿,有时还要等很久。一个孩子一个样,培养孩子要警惕人云亦云,注意因材施教。一个孩子的不幸,希望让更多的人懂得教育是慢艺术的道理,请允许我们的孩子犯错,只要你细心照料,请相信春天到了,总有花开的时候。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7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爸爸、妈妈和姥姥都很爱我,姥姥很慈祥,她是一个勤俭的人,也一直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告诉我,平时不许乱花钱,不许和姥姥随便要玩具,不许乱买零食,那个时候,我很顽皮,有时候想要的东西姥姥或者妈妈不给买,我就耍赖,甚至有时候嚎啕大哭,可是,不管我怎么闹,她们却只是好言相劝,很少满足我的要求,几次之后,我就懂得了,不该给我的东西,哭闹是没用的,而我表现好的时候,比如很听姥姥的话,摔倒了不哭,不挑食,妈妈就总会表扬我,而我也会很高兴。后来我渐渐的长大了,也养成了不吃零食,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的好习惯。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医生,工作很忙,陪我的时候不多,平时我总是被姥姥带着,但是有空就他们就教育我,一定要听姥姥的话,爱护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妈妈一有空,就帮姥姥做饭、做卫生,我就抢着帮她们擦玻璃、扫地,总是得到妈妈和姥姥的表扬,虽然有时候我很累,但是我看见明亮的窗户、干净的地面,觉得开心极了。

  妈妈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告诉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妈妈带我出去玩,做公交车,总是给老人和小孩让座,看到残疾人乞讨,总是让我给他们送去零钱,带我去公园玩,告诉我不要乱扔垃圾。

  一年级的时候,我很不爱写作业,总是贪玩,姥姥怎么说,我都不听,结果考试的时候,成绩很差,妈妈并没有责怪我,不顾辛苦,下了班就陪我写作业,耐心的告诉我应该怎么写,有时候也在旁边看书,我很奇怪,就问她,妈妈上班了,还用看书吗?妈妈说,是啊,活到老,学到老啊,知识总是不断更新的,妈妈只有不断的好好学习,才能更好的给别人看病啊。熙熙也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懂得越来越多的东西,比如说,咱们家的巴西木,本来一周只浇一次水,你要天天浇,它很快就死了,那么怎么才能养的更好呢?你就可以通过看书,知道它的养护知识,它就能茁壮成长了,是吧。你只有多学习,以后才能当一个有用的人啊。从那以后,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养成了下学先写作业,而且爱看书的好习惯,我的学习成绩,也在不断进步,总是名列前茅,还当上了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呢。

  今天,我问妈妈,咱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啊?妈妈给我讲了这些小时候的例子,我才知道,姥姥、爸爸妈妈在日常的生活点滴中,已经不断向我灌输着家训家风,就是“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积极向上、勤劳善良”,这些家训家风,让我不断进步!今后,我要严格遵守家风,将来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