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3篇 有关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3-01-25 05:26:00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电影观后感3篇 有关电影观后感,供大家品鉴。

电影观后感3篇 有关电影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1

  国庆长假,我和妈妈一起去电影 院看了《长津湖》,一部电影,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作战部队凭着钢铁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奋勇杀敌,打出了军威国威。

  当我看到敌人的轰炸机飞过的地方,硝烟四起,我眼眶湿润了,我恨不得扔两个核弹给敌军,把他们一次性歼灭了。

  记得当时梅生想起女儿问他,为什么还要打仗,他回答他女儿:“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后辈们就不用再打了!”他们用血肉之躯保卫着祖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盛世,他们都是最可敬、可爱的人!

  影片中的雷公,用双手抱起滚烫的标识弹,他的手和身体已经被烫焦了,他忍着万般疼痛,依然把标识弹送到了敌军营地,成功的使敌军轰炸自己的武器装备,但最后雷公壮烈的牺牲了,我感动的流泪了,他们用自己的血和肉守住了三八线,阻止了敌人的进攻,他们都是我心中的英雄。

  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美军史密斯在逃跑途中发现了这群被冻成冰雕的战士,他们在零下40摄氏度的恶劣天气下,在雪中隐藏,纹丝不动,连美军的军官史密斯都向他们致敬。

  我最后想说的是伍千里和伍万里两兄弟,伍千里英勇善战,有勇有谋。弟弟伍万里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到成熟的可以扛起重任,从开始的不服和余从戎打闹,到想要成为真正的英雄,随着一次次作战,发挥自己的特长(扔手雷),克服困难,成为了真正的英雄。当美军大鱼大肉欢度圣诞节的时候,我们的战士却隐藏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每天没人只吃一个土豆,伍万里的牙都被咯掉了,但我们取得了胜利。

  我们的战士虽然没有美军先进的装备,但他们靠着坚强的意志,永不磨灭的信念,奋勇前进,直至取得胜利!他们都是我心中的英雄!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也要努力学习,才能为国家做贡献,是这些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盛世,我们要记住他们,向他们致敬!

电影观后感2

  今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叶宸瑞弟弟一起去看一部电影,叫长津湖,这部电影是讲我们中国人在抗__时经历的战争。

  我们开始看了,一九五零年___宣布,我们中国要彻底支援韩国,抵御美国。放映出解放军叔叔他坐着一艘小木筏子回到家里,然后又开始了接到上级的命令,停止探亲,紧急集合有重大事务要公布,可怜的解放军叔叔,便开始集合了。

  现在可能有人问了,为什么他们一听到命令就要去紧急集合呢?不能不听命令吗?这是这样的,军人有一则法则,无论是如何都要听从上级的命令,如有违反轻则关禁闭,重则开除军籍,永远也当不了军人。

  他们坐着列车,准备去往朝鲜,与美国打仗。他们下了火车后,突然天空飞过了几架美国战机,丢了好多炸弹,把他们的火车,解放军,都给炸没了,只有一些幸存者继续带着,手上的弹药以及枪械,往前走,路上他们不是碰到了美军战机就是,被侦察机侦查到,再次被轰炸机给杀伤。可是志愿军还是坚持用毅力完好无损的把电台运送到了毛岸英的手里。

  他们继续开始战争,他们先看到了前面灯火通明,开始拿起望远镜,瞄准着他们看去,其中那个士兵喊到:“不用打是自己人。”他又看去:“我们的自己人和美君他们打仗,我们等会要包抄过去大败美军。”果然,连长带着战士们开始行动了,他们拿着枪冲上阵地,对着敌人就是一波扫射,可是呢,有些战士因不尽,而被敌人射到永远的躺在了地上。解放军叔叔开始卧倒在地,等着他们射击,正在敌人换弹的时候,解放军叔叔突然向敌人射了几发子弹,敌人就一一被射倒了。

  志愿军叔叔他们继续往前走着走着,登上了高山不怕寒冷,吃着自己温暖的小土豆垫一垫肚子,而那时的美军,却在过感恩节,吃着美味的食物,穿着温暖的衣服,别提有多惬意。

  他们扛着枪开始冲锋了,他们的对手则是丰富老湛的北极熊团,他们有最精锐的装甲兵,有最精锐的坦克,有最精锐的武器,有最精锐的装备。个个都比志愿军强,但是志愿军靠着坚韧的毅力以及智慧打败了北极熊团,最终夺到了北极熊团的团旗。

  在最后,美国少将竟然还为我们中国而冻死的的军人,进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嘴里还念念道:“我们和一个有如此决心的国家打仗,哪怕是我们有再高端的武器,也战胜不了他们。”

  是啊,我们中国人要有毅力以及坚持,就能百战百胜。

电影观后感3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已经年过八十,但却带领着大家去种树,整整种了二十多年。他,就是杨善洲。正是我们看了《杨善洲》这部电影,才认识了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看完以后,我们都被深深感动了,他的那种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窗帘拉上了,四周一片漆黑,显示屏上出现了一个背影:衣着平凡,手也拄着拐杖,正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着。他——便是杨善洲,一个一生都在为大家服务的人,他,一开始只是个农民书记,却能清清楚楚地记住大亮山有八十座大山头,一百七十二座小山头。他,带领着人民度过了没有水的日子,他省下来不喝的水都留给了老百姓。退休时组织让他好好休息,但他却要留在家乡种树。

  他带领着大家上了山,一上山就是二十二年啊!他没叫苦,没叫累,心里想的就是把大亮山改造成一片绿洲,造福于大家。一次,南坡上的树苗都死了,他就在晚上找答案,最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原因。

  他就带领着大家那么干着,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吃着已经馊了的饭,睡的是用树枝铺成的床,与大家同吃同住,干同样的活。无论出天气怎么变,多么恶劣,他的心事不变的。树在一天天长大,他在一天天变老。当林场建成时,杨善洲病倒在了床上,县里拨的款拒绝了,市里拨的二十万元,有十六万都捐给了社会,难道他的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肃然起敬吗?

  整整二十二年啊!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种树就种到了八十多岁,把自己建成的林场全部都捐给了国家。为了种树,他与亲人在一起的时间并没有多长,他一心就想着造福大家,植树造林,十分无私,却没有想到自己。难道他的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肃然起敬吗?

  在这二十二年里,杨善洲把那八十座大山头和一百七十二座小山头全都种上了树,不管风吹还是雨打,他天天都带领着大家去种树,难道他的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肃然起敬吗?

  虽然他最后已经与世长辞,但是他的精神却在人民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