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优秀读后感写蚂蚁3篇(《昆虫记》读后感红蚂蚁)

时间:2023-06-18 18:27: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昆虫记优秀读后感写蚂蚁3篇(《昆虫记》读后感红蚂蚁),以供参考。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写蚂蚁3篇(《昆虫记》读后感红蚂蚁)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写蚂蚁1

  法布尔是一位法国著名的科普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奇必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了《昆虫记》这部科学巨著。

  在我没读《昆虫记》之前,我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松毛虫会一面探测,一面悄悄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探测土的性质。读了这本书,我从书中知道了鲜为人知的昆虫常识和生活习惯:萤火虫是会发光的甲虫,有很多人写了诗来赞美萤火虫,而只有法布尔为萤火虫的短暂生命而惋惜;夏天生活在树上的蝉儿,要在地下蛰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它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奋者,蚂蚁竟然是凶悍的掠夺者,将蝉儿辛苦寻得的食物一抢而光,种种奇妙的现象一一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昆虫世界的奇妙。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藏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写蚂蚁2

  暑假里,我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读《昆虫记》了,读完后,轻轻合上书,细细回味着书中的描写,有时还会翻到其中的章节再进行欣赏,我的心中会泛起一阵阵波澜。

《昆虫记》是一本描写昆虫习性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在法布尔的笔下大现身手,连那些在我们眼里微不足道的小昆虫也表现出它们最好最独特的一面:天生的攀岩家——狼蛛、“伪素食者”——蝈蝈儿、黑肚皮的塔蓝图拉毒蛛、装死的黑歩甲、吃枯露菌的甲虫、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这些小生灵在法布尔的笔下活灵活现,像人一样有了灵性,会唱歌,会跳舞,有欢喜,有悲哀。

  看完这本书后,我对描写隧蜂“守门人”的话还记忆犹新:“也许三个月以前,那时它还很年轻,他曾经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后代在这里单枪匹马地辛勤工作,每天都干得筋疲力尽,一直到现在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没有停下劳动,它还在用微薄的余力守卫着这个家。已经不能再做母亲了,可它依然能够为家人守卫大门,抵挡“不速之客”。《昆虫记》这本书是我看过的千千万万本书里印象最深刻的书,它让我了解昆虫,更让我了解生命。

  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有人类杰出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一部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的书。一人竟能一生为昆虫写书,这可真是个奇迹。《昆虫记》在法布尔的笔下,让我觉得昆虫就是我,我就是昆虫。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写蚂蚁3

  暑假的时候,我看了一本书叫《昆虫记》,它是由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这本书不光获得诺贝尔提名奖,还深受小朋友们的喜欢。它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

  因为这本书很有趣味性,比如他把圆网蜘蛛比作纺织娘子,比如屎壳郎偷粪球时的小聪明,可真有意思。

  我最喜欢的一章,就是法布尔为黄蜂做的那个小实验。讲的是有一天,法布尔在荒石园里的一条小路旁,看到一群黄蜂在这里安了家。于是,法布尔用一个玻璃罩子把他们的巢穴口罩了起来,想第二天再来看看结果。到了第二天,太阳出来以后,黄蜂们从巢穴里一个一个出来,准备去捕食,但是都被罩子挡了回去。

  后来,有几只在外面过夜的黄蜂回来了,他们也进不去。于是就想了个办法,从地下挖了个洞,回到了巢穴里。但是,在巢穴里的黄蜂,就不知道怎么出来。

  读到这里,我不禁哈哈大笑,觉得又好笑又奇怪,为什么外面的黄蜂知道挖洞进来,而里面的黄蜂就不知道挖洞出来呢?看完后,我才知道,这是昆虫的生存本能起的作用。

  这本书不仅有趣,而且知识点也非常丰富,读完真是让我受益非浅,收获颇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