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调查报告5篇

时间:2024-05-07 16:25:08 调查报告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毕业调查报告5篇,以供参考。

毕业调查报告5篇

毕业调查报告1

  调查对象:

  xx有限公司

  调查主题:

  河北华强玻璃钢等产品市场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至11月

  一、企业概况

  xx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 1985年正式建成投产,20xx年公司扩建,并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迁址于枣强科技工业园, 是一家专门从事“风、水”两大领域系统系列产品的生产、安装及售后服务的专业化公司。是集科研、设计、生产、检测、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型企业。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

  xx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00000m2,(其中厂房建筑面积82000 m2)。现有固定资产5433多万元,员工668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31人,助理工程师79人,高级经济师6人,经济师4人,技术员226人。生产设备总数百台套,检测设备几十台套,年生产能力80000多万元。一直以来,公司以科技为先导,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获得了多项专利技术成果,其中由华强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YHMK无源无机复合材料排风装置”、“纳米抗菌杀毒环保节能空调器”、“纳米抗菌耐水复合型通风管道”已获得了国家专利,并填补了国家空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xx年送检的无机玻璃钢通风管道、防火阀、轴流排烟风机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公司以北京玻璃钢研究院、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院、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河北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单位为技术依托合作研制出许多新技术。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华强公司已成为“中国玻璃钢工业协会”的会员单位、“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会员”、“中国制冷学会会员”,并于20xx年11月27日顺利通过了ISO9001国际认证。ISO9001的通过,使我公司的产品直接面临国际市场,适应国际化大趋势;ISO9001的通过,提高了本企业的管理水平,使我公司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不但职责分明,各负其责,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本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使我们能更好提供优质产品,优质服务,满足用户规定的和潜在的需要。总之,ISO9001的通过,使我公司的设计、生产、安装、服务成为一条龙,使公司管理水平迈上了另一个崭新的台阶。

  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有:中央空调系列、玻璃钢屋顶、轴流、斜流风机系列、密闭式、逆流式、冷却塔系列、除尘系列、轨道防护系列、挡风抑尘墙、通风器、过滤器、贮槽、百叶窗、玻璃钢缠绕管道、玻璃钢风管、塔芯材料系列、污水处理系列产品。

  主要生产设备:中央空调设备生产流水线、FW—4000型微机控制缠绕生产线,各种模压机、车床、铣床、刨床、钻床、数控剪板板,各种型号冷却塔、储罐、风机、风帽、空调器、座椅等产品模具数百台套。各种检测设备精良,手段齐全。

  华强公司以“艰苦奋斗、争创一流”为企业精神,全体员工在公司领导带领下,上下努力,开拓进取,为公司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争创一流”是华强人超越自己、追求卓越的人生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它使华强人形成了一种“我靠企业来生存、企业靠我来发展”的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华强人把“依靠高科技、推出高效、节能、环保精品奉献社会”作为企业理念,给用户创造更大价值,华强公司的每一个产品都与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华强公司她不仅是在制造产品,她更是在创造现代文明。我们要把精品奉献社会,所以“高效、节能、环保”便是华强产品的灵魂与精髓之所在。“奉献社会”体现了华强公司的企业主旨,更是贯穿华强发展始终的生命线。

  xx有限公司自创建以来,就领先科技,攀登并占领技术制高点。高新技术为华强的产品注入了鲜活的血液,科学严谨全面地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华强产品的品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多年来,华强公司的产品以结构新颖、造型美观、节能、高效、环保、维护保养方便赢得了广大用户的赞誉,在全国“风、水”系列产品市场开辟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现在,华强公司的产品已占领了全国各地的电厂、煤矿、钢铁、冶炼等行业,销售额逐年递增。到目前为止公司已在全国各地设有办事处和销售网点,产品用户遍布全国各地。

  技术力量简介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的竞争”。公司最高领导对这一点有透彻的理解,而要在技术的竞争中取胜,首先就是要有人,建厂伊始,公司领导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广招人才。其中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31人,助理工程师79人,高级经济师6人,经济师4人,技术员226人。生产设备总数百台套,检测设备几十台套。一支规模相当的高素质的技术队伍已初步形成。

  公司设有专门的产品开发机构——研究所。研究所拥有工程技术人员48人,专门从事产品研制开发。研究所下辖试制车间,试制车间有工程技术人员2人,各类技术工人25名,配备有各类设备15台,专门从事新产品试制工作。

  为了提高设计的效率和保证设计的可靠性,研究所拥有一个计算机网络和一个工作主台。NETWARE网络实现了软件共享和打印共享,技术人员使用CAD作图、改图、打印图,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站通过UG软件三维实体成型功能,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了设计的'可造性。

  由于有了人,这些人又得到了合理使用:由于试制和检测手段得到保证;又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普及;公司技术开发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研制开发出了新型圆弧形YHMK屋顶通风器、纳米抗菌杀毒环保节能空调器、纳米抗菌耐水复合型通风管道等产品。

  公司具有灵活机动、快速反应的能力,能够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设计和生产各种非标产品,使顾客满意。

  二、中国玻璃钢市场的状况和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玻璃钢产品生产国,预计对玻璃钢产品的需求将很快超过美国,并正在成为全球玻璃钢产品产业需求和应用的最大市场,这也正是全球顶级玻纤企业越来越关注亚洲市场的主要原因。

  1、航空领域

  20xx年全球各地航空产业消耗的玻璃钢达到21万吨。随着全球航空业的发展,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市场将有望在20xx年前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预计20xx年,全球航空领域对复合材料的使用量将每年增长11%。

  2、能源电力

  (1)风能

  20xx年全球风电能力达到159213MW,20xx年新增38312MW。风电的年增长率达到了自20xx年以来最高的31.7%。到20xx年底全球风力发电340万亿瓦小时/年,相当于世界第七大经济体意大利的全部电力需求,也相当于全球电力消费的2%。

  中国继续其在国际风电产业中的火车头角色,20xx年新增13800MW能力。

  为新增风机最大的市场,其连续第四年装机能力增加一倍。预测20xx年我国风能新增16000MW。

  (2)烟气脱硫

  火力发电量占全球发电量的一半以上,因此,煤炭在至少未来几十年内仍将是主要的燃料。所有的火力电厂最终都要安装洗涤塔和脱硫系统,而玻璃钢则是这一应用领域内性价比最高的材料。

  FGD(烟气脱硫)未来投资主要是在亚洲,而不是美国和欧洲,中国将成为FGD系统的最大市场,占到世界总量的40%以上。

  在我国,玻璃钢在脱硫系统的应用还处于上升阶段,已有少数玻璃钢企业能够提供满足脱硫系统使用要求的玻璃钢制品,并且玻璃钢产品还仅限于喷淋管、极少数烟塔合一脱硫设施的烟道和浆液管道。

  在未来20年内,中国燃煤电厂的脱硫容量将增长一倍以上,如果玻璃钢行业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产品开发、设备制造和技术更新,加强市场宣传和拓展,必将为玻璃钢产品在FGD市场的应用开拓出广阔的市场。20xx年我国烟塔一体脱硫系统用ECR玻璃纤维预测比20xx年增长50%以上。

  (3)输变电设施

  由于玻璃钢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绝缘性好、耐疲劳、耐腐蚀、加工成型方便、易维护等特点,在电力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玻璃钢复合材料在电力行业的应用除传统输变电设备、设施外,玻璃钢杆塔和复合电缆芯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输电走廊用地的日益紧张,复合材料用于输电杆塔的优势日益突显。利用复合材料的优良性能,不仅可以克服传统的输电杆塔普遍存在的质量重、易腐、锈蚀或开裂等缺陷,还可以增加杆塔绝缘间隙及绝缘爬距,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进一步压缩输电线路走廊宽度,降低输电线路建设及运行维护成本。

  随着国内玻璃钢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技术和产品性能的进步与提升,制造成本的降低,玻璃钢杆塔的研究与应用条件已经具备,许多部门开展了应用研究工作,并已进入线路试验阶段。

  3、交通运输

  (1)轨道车辆

  20xx年间,我国规划建设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达1700公里,5000多亿元投资将聚集在这一领域。

  玻璃钢在轨道交通上的应用发展从玻璃钢零部件到全玻璃钢的机头、箱体等都展示了巨大的优势及其在轨道交通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除应用现有技术和工艺,为轨道车辆研发生产、车体内装件和设备、设施外,应深入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玻璃钢制造技术及其批量化产品,促进我国高速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轨道交通建设的繁荣时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对于玻璃钢而言,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应用领域,行业应抓住这一契机,不断开发新产品,拓展玻璃钢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

  (2)汽车

  20xx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1300万辆。随着国家振兴汽车产业规划出台,将加速提升玻璃钢制品在汽车上的应用总量。同时,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新能源电力汽车的发展,以及汽车材料轻量化的发展趋势,也为玻璃钢制品在汽车上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4、建筑工程

  玻璃钢制品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除传统产品,如冷却塔、风机、水箱、管道、门窗、采光瓦、装饰装修等和建筑材料外,建筑补强和玻璃钢在桥梁上的应用成为新的关注点。

  5、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是玻璃钢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除传统防腐工程外,玻璃钢高压管道、贮罐、塔器等产品持续增长,玻璃钢在地下贮油罐(双壁罐)和海洋石油工程中的应用成为关注热点。

  6、水处理工程

  水处理一般分为纯净水处理、循环水处理和原水废水处理。由于玻璃钢所具有的比强度高、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无锈蚀等特点在水处理工程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国家环保节能减排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出台,国家会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资,玻璃钢/复合材料在水处理设施上的应用会有一个大的进展。

毕业调查报告2

  在此次实习期间,我利用闲暇时间和工作之余,通过网络了解了当今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当前社会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同时,我对家乡、实习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也进行了调查,我从中了解到了自己与社会岗位的差距,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这次调查也为我将来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具体从以下方面来展开了调查。

  一、工商管理概述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广义的工商管理包含的领域很多,下设的二级专业各具特色,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运营管理、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经济法等。

  二、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经济持续发展时,社会对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中国目前已有各类企业千万个左右,由于加入WTO,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所需各类管理人才将达1000-1300万人。据统计,全国国有企业应该培训的现职和后备管理人员有80万人,非国有企业急需工商类管理人才约80多万人,政府及其他行业需工商管理类人才约50万人,合计大约需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为200万左右。根据教育部规划司统计信息处的资料,目前,普通高等学校合计有管理类学生约102万人,而工商管理类学生只有5万人左右,所占比重与需求严重失调。我国开设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每年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才1万人左右,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在未来10年内,即2023年前,我国将继续持管理人员数量大国的地位,中国所需各类管理人员1000-1300万人,是中国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和热门职业。从就业角度来说,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工商管理各个专业尽管设置和就业方向不同,但从总体趋势上分析,未来五年内各专业就业形势依然看好。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的不同,工商管理各个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大致说来,工商管理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就业选择:

  (一)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

  由于专业性不太强,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应聘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将收到有技术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有力冲击。课堂上讲授的理论一般比较抽象,必须结合工作实际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企业一般会安排管理专业的新员工下基层接受相应的锻炼,以积累进入管理层所需的经验。这是一个过渡时期,相应的薪酬标准也很低,这样的现实可能与许多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值存在巨大的落差。不少毕业生由于无法接受而选择离开。

  (二)市场营销类岗位

  市场营销岗位市场需求量大,入行要求低,高端营销岗位收入丰厚使得无数求职者纷纷加入市场营销岗位的角逐。现代商业社会经营与销售的好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衰。发展中的中国更需要有专门商品知识的营销人员。

  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工商管理的毕业生在与市场营销相关的市场管理和项目策划领域更能有出色的表现。行业竞争加剧对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专家建议毕业生和准毕业生们不妨根据自身的职业定位和兴趣爱好,选择某一行业的某家领军公司切入,深入研究该行业的销售模式、销售渠道以及经典的营销案例等,有目的地培养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类岗位

  目前,国内大学没有专门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工商管理开设了该门专业课。但是,今年来,国内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需求持续走高,他们在企业外部战略和内部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般大中型企业在企业内部都设立有人力资源部,主管企业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人事调度等相关事宜。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薪酬相对较高,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高级管理人员比一般管理人员更容易成长为职业经理人,步入高职高薪的金领行列。

  当然,好的工作岗位竞争也非常激烈。专家建议有志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准毕业生们不妨善用学校的实习安排,尽量争取到一些大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见习,熟悉招聘、考核等日常工作流程,以及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工作技巧。工作满一年的新人则可以考虑考取国家认可的;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添砖加瓦。

  (四)物流管理类岗位

  物流,继物资资源、人力资源之后,素有有;第三个利润源;之称。物流的职能是将产品由其生产地转到消费地,从而创造地点效用。物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对压缩物流成本的诉求已转化成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物流管理人才被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市场需求量超过600万。物流管理又分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管理两类。这是个比较注重管理经验的岗位,一般新人的待遇根据所服务的行业的不同而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但是高级的物流作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一般的管理岗位。

  物流管理岗位的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物流、法律、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外语的要求也比较高。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学有余力的准毕业还可以适当的参加一下全国报关员、跟单员资格认证,有利于熟悉物流作业流程和提高物流规划意识。

  (五)出国或者考研

  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工商管理毕业生中出国和考研的比例并不高。一方面,管理类专业在发达国家也很热门,留给外国留学生的空位相对较少,因而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出国深造受阻。另一方面,由于专业限制,一般学校的MBA要求申请人必须具备几年以上的管理经验才能报考,而一般院校开设的MBA进修课程收费又比较高,这也是毕业选择先就业的主要原因。

  此外,主要从事企业、文化、体育交流活动的策划项目管理师,帮助企业和个人进行管理咨询、战略规划管理咨询师等其他工作岗位也是工商管理毕业生不错的就业选择。具体来说,可以进入以下部门从事工作。一是国家和省市各级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二是以大中型工商企业为主的内资企业;三是外资或涉外经营的工商企业,以及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类型的咨询服务等中介企业;四是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

  三、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就业行业或部门的百分率

  国有企业30.92%录取研究生7.77%出国0.62%

  民营及私营企业12.10%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0.95%

  0.62%其他事业单位2.73%高等学校1.83%

  医疗卫生单位0.07%金融单位4.59%机关3.54%

  科研设计单位2.36%其它2.66%

  四、经济社会发展与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商管理类人才对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对高质量的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扩大。然而由于高校没有根据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的设置和招生,导致了学生毕业后选择职业的盲目性;高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缺乏和受到教师数量和质量的影响,高校培养的该专业人才质量普遍不高;受到在校教育方式的影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普遍都只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实习教育不够,导致工商管理类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缺乏应用能力。

  改善策略:

  由于工商管理是一个应用要求比较高的管理科学,在我国的企业的发展上有重要的作用,要大力推动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建设,依据经济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状况,合理科学地制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和学生的招生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对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断联系和扩展学生的实习基地;相关部门要着力建立和扩大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就业渠道,提高该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五、中国农行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类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当然也包括金融机构。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了目前中国农行主要招聘经济管理类的人才,其中数财务管理、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最大,而工商管理类的人才需求,主要是通过综合管理这一条件来选拔。虽然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招的相对较少,但在金融机构这方面,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还是有一定需求的。

  六、洱源县、大理市的相关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通过实地调查与查看网络资料相结合,我发现了,近几年来,大理市、洱源县对工商管理类的人才需求有所提高,但不太明显。例如,洱源县的蝶泉乳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更偏向于招聘技术人员,如市场销售人员,生产工人等,对经济类专业的人才需求很小,表现为,至多招几个管财务工作的会计人员。

  七、作为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岗位调查,我发现和了解了作为毕业生的我们与社会岗位存在的差距,为了胜任今后的岗位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和熟悉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要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八、调查后的启发

  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岗位调查,我发现和了解了自己与社会岗位的差距,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有针对性的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岗位素质。具体从以下方面努力:

  1、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拓视野,锻炼自己。

  2、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多了解专业以外的知识。

  3、发现职业兴趣,专业知识学起来也挺枯燥乏味,把握好自己的位置,以喜欢的心态来学好专业。

  4、调查表明就业率相对来说还可以,但我们毕竟没有到社会当中实过,要成为精英当中的精英,我们要搞好人际关系,还有提高口才。

  5、提高综合素质,学好专业知识以前要学好怎样做人,做好人是做好事情的充分条件。

毕业调查报告3

  1、实践题目:

  初中学生厌学现象

  2、调查方式:

  调查法 、谈话法、疏导教育法。

  3、调查时间:

  20xx年9月28日至9月30日

  4、调查地点:

  赶水地区场镇中学

  5、调查过程:

  对学生家庭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走访,与学生的谈话交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育等。

  (1)选题:学生“厌”学现象

  (2)计划:曾有学者指出,学生“厌”学现象,当今已不是一地乃至一国的问题,而是教育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孩子都会在某个时候对上学多少有些抗拒。 如果孩子不去上学而是呆在家里,这些症状就会消失。从而促使学生对于学习没有了兴趣及崇高的理想,没有崇高的目标理想的指引,学习对于学生就成了一件很普通的“日常”生活。为了不使学生不把学习仅仅当作一件普通的“日常”生活,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这个“日常”的学习生活,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形式与气氛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让学生在这“日常”的学习生活里窥察生活的底蕴,领悟人生的真谛,寻觅理想的路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我对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了研究。

  (3)个案描述:刘小强,男,适中学校九年级的学生,身体健康,学习能力差,第一次离家,不适应学校生活,导致不爱跟同学交流,不喜欢上课及完成作业,经常谎称生病而不去上学。进一步了解,该同学在家父母比较娇生惯养,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很受家人溺爱,从小比较依赖父母,没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4)地点:适中学校

  (5)方式及方法:调查法 、谈话法、疏导教育法

  (6)调查了解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环境情况的认知,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客观现实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认知,因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学生厌学,古来有之。那么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概括地说可以分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类。 厌学的一方面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学生对学习目的模糊,认识不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学习没有兴趣,丧失了求知欲,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厌学便是很自然的事了。学生本身的内在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虽然很重要,但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厌学的三大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今天着重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6、提出问题:

  (1)家庭因素的影响有哪些?

  (2)学校因素的影响是哪些?

  (3)社会因素的影响是哪些?

  7、分析问题:

  (一)家庭因素

  1、过分溺爱。生活中孩子在家时父母的过分溺爱使他们习以为常,认为自己天生就应该过“小皇帝”的生活,不但没有感恩心理,而且稍有不满意,就对父母发脾气,甚至逆反顶撞。有时父母由于工作繁忙,顾不上教育孩子,使一些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小常识一无所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回家也不愿意做作业、学习成绩老是跟不上,久而久之,学生便习以为常,形成了恶性循环。学习中孩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就轻言放弃。失去了一次次的锻炼机会,也养成了逃避或喜欢找人代劳的依赖感。来到寄宿制学校首先脱离了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心理上没了安全感。造成了厌学心理。

  2、放任自流。部分家长有时觉得孩子对学习厌烦而导致学习很累,自己很心疼,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却照样赚钱,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导致学生对个人将来的前途不太关心,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向上的动力,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觉得读书没有丝毫乐趣可言,不愿努力学习,甚至经常逃避学习,以至厌学。

  3、家长期望值过高。有的家长都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认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出息。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的要求。但在家长的眼里,他们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这使得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绪围困着。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迁怒于学生。久而久之,把本来有乐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二)学校因素。

  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大部分的老师的`作业布置超过国家的有关规定,使学生的作业量增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老师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不但容易让孩子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对于部分寄宿制学校,第一次离开父母很多孩子不适应,又加上学生不熟悉环境不熟悉导致学生不愿呆在学校里,学习跟不上,长此以往便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心理。

  (三)社会因素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一些不良的思想,如“读书无用”、“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哥儿们义气等很容易侵蚀他们纯真的心灵,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惘,不知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最终厌学。再就是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运用,特别是电脑的诱惑。由于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不像在家里和学校里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有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沉迷于网络,家长和老师是拔也拔不出来。农村信息闭塞,缺乏理想。在农村里,孩子接触到信息渠道很窄。他们主要靠教师和家长知道信息。传统的教育加之教师本身的信息问题,难以满足孩子们信息的需要。更难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8、原因与对策:

  (一)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要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苦恼,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平时多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与辅导,不要让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要多听听孩子是如何思考的,看看他的想法。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有不正确的地方,家长再加以讲解和辅导。对孩子的关爱和体贴会减弱孩子的厌学现象

  2、重视、关心孩子的学习。就每天都应该过问、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比如今天学了什么,做什么作业;完成了没有?会做吗?对比较懒惰的就要督促严点。对孩子多表扬、鼓励,采取正确的方法,也不能听到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就打,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3、多与学校、老师沟通,随时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在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学生意志力

  相对地压缩学习时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要加强自身的意志能力,抵挡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果在学习当中遇到难题,要随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和同学之间遇到矛盾,要及时化解,不要产生对班级、对集体的厌恶和排斥,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 学校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

毕业调查报告4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科教兴国”是国家提出的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大战略,是增强综合国力、强国富民的战略方针。科教兴国战略为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重要任务,企业员工教育培训作为教育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任。做好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员工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员工个人的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员工培训越来越重要;由于传统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企业对该工作存在诸多误区:成本能省则省、效益好时不需培训、效益差时无钱培训、高管人员不需培训等。因此要从观念、内容、方式以及授课者的选择等方面创新员工培训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研究和探讨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意义深远重大。

  企业员工必须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员工培训在帮助企业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的企业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联系,掌握工作进展状况,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为了充分了解企业员工思想现状,了解企业对员工培训要求和规划,建了解统化、结构化的企业内部培训体系。本人在成都某企业范围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5份,其中有效问卷94份,中层管理人员问卷8份,主管级及员工级86份,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1、调查时间:20xx年3月

  2、调查地点:国有企业

  3、调查方法:问卷式调查和查阅资料相结合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一)目前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对员工的素质培训和技术培训不能及时进行,大部分现场员工各部分管理人员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训。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

  2、培训工作尚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培训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且多以陈旧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效果级差,没有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合理地进行布局规划,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

  3、没有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目前培训工作被动参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应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需求和员工个人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上培训工作没有结合企业生存的。些根本性问题,因而难以充分调动员工培训的积极性。

  4、培训效果反馈不够健全。由于常常搞突击式的培训,人多量大,时间紧,给出题、考核、阅卷带来许多困难,培训部门对培训后的效果不能进行全面、及时的分析和评价,因而无法对后来进行更合理有效地培训安排,从而不能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5、培训方法落后,多数情况下培训工作采用讲授和技术问答的形式,没有采用互动练习的设施,缺少基础设施的配置。

  (二) 人才管理与技能

  1、 在人才使用上,中高层管理者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部门负责人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不断创新、发展企业的重任,从统计数字发现,在工作任务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员工认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做到了用人所长,但仍有20%人员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

  2、 部门内部沟通基本顺畅,但部门间急需加强。多数员工普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对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较强,并就工作内容进行沟通,但从后续问题的调查显示,部门内沟通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也有一部分员工反映,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时候只是员工自己沟通和联系,而部门负责人沟通比例也仅占55%。对于部门内部的员工间沟通,调查者则在三个方面表现较为均衡:自己协调、询问同事、求助领导。

  3、 中级管理人员急需提升的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员工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中级管理人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个人素质,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领导艺术、团队文化、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而据中级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则依次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团队文化、领导艺术、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员工激励、成就动机。

  (三) 团队精神状况和素质

  1、 除少数员工外,团队士气良好。在实际调研中,28%的员工认为我们团队的精神非常高昂,60%认为我们团队是一个充满关爱、团结一致的集体,但12%的员工认为团队现处在低迷的时期。针对团队的特定成员进行调查时发现,约有35%员工反映某些员工没有与整个团队融合起来,表现出例外或特例的行为。

  2、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没有紧密结合。团队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业绩是团队业绩的基础,只有实现个人利益与个人绩效息息相关,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 团队的素质能满足工作要求,但总体提升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60%员工认为企业团队的素质与优秀企业相比,总体水平不差上下,25%认为略差,15%认为较差。在员工与团队合作的信心方面,30%员工认为团队正向有利方向发展,35%认为没有变化,20%保持观望状态。在团队素质的提升方面,40%员工非常认同我们的团队正在进步,35%基本认同这一事实,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认同。

  (四) 员工个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挥

  员工专业技能的自我评价。员工普遍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自身的专业技能比较满意,这一比例高达80%,仅有15%左右的员工认为自己的技能相当完备,与此同时,5%员工对自身知识与技能表示了不满,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提升。但在专业技能转化方面,这一比例有所下降,75%员工认为自身的技能基本发挥,25%员工认为没有完全发挥,可见专业素质在向业绩转化上并不十分理想,员工的潜能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四、今后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目前企业的培训现状,为了让企业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1、强化员工责任心的培养。针对本企业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对员工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使员工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生产有序地进行。

  2、加强员工之间相互沟通。不定期的和企业员工进行交流,使员工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3、调整人员配置、促进员工技能发挥。针对每个员工的特点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和安排,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避免人才浪费。

  4、加强团队融合提高团队素质。多进行一些团队活动和考核,以便加强团队合作,从整体上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员工培训,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不仅让员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也使企业和员工得到共同的发展,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一个企业应有明确的培训政策,并有企业自上而下的支持。培训政策不仅要表明企业政策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能力,而且要使员工对各种培训方案非常清楚。否则,培训就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另外,企业还要向员工解释培训的真正意义,让员工感到培训是一个提高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宝贵机会,从而创造出一种气氛,让员工感到培训机会来之不易,加倍珍惜培训机会。

  总之,员工培训的有效管理与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日益凸现其重要性,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而培训正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实现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员工培训的管理与创新是企业在21世纪培育核心竞争力,取得不断成功的关键所在。

毕业调查报告5

  一、调查背景

  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发展是在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基础上并根据我国实际而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其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的或半主导型模式、民间组织模式、金融机构介入模式,这3大模式相互合作、相互推动的,共同推动了小额信贷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小额信贷主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引导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20xx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在农村金融领域内探索“只贷不存”小额信贷,在正规金融框架内引入新的机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于20xx年末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人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决定在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3类新型金融机构。这些改革创新将促进农村小额信贷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三、调查地点

  xx

  四、调查内容

  (一)现状分析

  1.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

  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发展是在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基础上并根据我国实际而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其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的或半主导型模式、民间组织模式、金融机构介入模式,这3大模式相互合作、相互推动的,共同推动了小额信贷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小额信贷主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引导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20xx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在农村金融领域内探索“只贷不存”小额信贷,在正规金融框架内引入新的机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于20xx年末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人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决定在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3类新型金融机构。这些改革创新将促进农村小额信贷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资金规模

  中央银行20xx年8月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显示,我国信用社各项存贷款余额均有增加,支农信贷投放明显增加,截至20xx年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占其各项贷款的比例为45%,与20xx年末相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为96%,提高了15个百分点。农村小额信贷的贷款规模从20xx年开始虽然在20xx年有了一定的萎缩现象,但总体发展较快,然而这些贷款数额远远无法满足我国庞大的农业人口。

  3.融资

  目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国家政策性银行提供的贷款资金。政策规定小额信贷“只贷不存”,但比例并不高。随着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不断扩大,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贷款方式,尤其是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小额信贷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余如政府财务部门的资金和专项扶贫资金、全国银行同业间的拆借和农民闲散资金等,均属于小额信贷的重要资金来源途径。

  (二)现存问题

  1.市场竞争体制尚未形成

  我国目前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没有一个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来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而这种垄断是制度性的安排。各种小额信贷组织在制度束缚和农户庞大需求的挤压下,必然在短时间内遭到资金瓶颈,更谈不上与当地信用社开展较大规模的竞争。多年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造就了高垄断的农村金融体系,国有银行的退出,股份制银行的限制和不同信用社经营的地理范围划分都直接扼杀了市场竞争。

  2.资金紧张

  资金紧张是我国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普遍问题,没有充足的资金,从源头上阻碍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我国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农村金融市场“贫血”的根本性原因。“二元化”结构不仅阻碍了城市资金涌入农村,而且会导致农村资金的流失,还会导致“只贷不存”的信贷机构尴尬局面。按照央行要求,小额信贷试点公司“只贷不存”,不允许吸收公众存款,只能运用来自几个有限股东的自有资金和来自一个机构的批发性融资开展相关业务,以及从不超过2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的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50%,以防范金融风险。这样做虽然没有系统性风险,但用自己的钱去经营,亏损完全有自己承担,是无法让这些机构展开大规模的信贷活动的。

  3.贷款对象盲目扩张有悖于小额信贷初衷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额信贷机构倾向于扩大其贷款业务,为了增强财务自立能力,贷款业务的扩张可能会导致贷款从穷人转向相对较富裕的人,从小型经营活动转向大型经营活动,从那些最需要贷款的人转向那些拥有其他融资渠道的人,这样有悖于国家大力发展小额信贷业务的初衷。小额信贷应该找准自身的定位——先生存后发展,将目标客户定位为中等收入水平的农户。不仅包括贫困线以下人口,还应将从事家庭养殖、小作坊生产的.农户纳进来。

  4.不能机械化规定贷款额度和期限

  关于贷款期限和额度,针对村镇银行整贷零还政策,不能机械的规定每周(或旬)还款,应充分考虑种养业生产周期、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农村居住集中程度,交通便利性、市场发育程度给农民提供的获得收入的机会以及整贷零还的操作成本、贫困户的综合还贷能力等各种变量,因地制宜,灵活调整贷款额度和还贷期限。除了执行成本高外,资金计划也限制了资金的投向和用途,必须用于那些见效快、周期短的生产活动,从而导致了小额信贷的覆盖率和渗透率较低。传统农业所需化肥、种子之类小金额贷款供给越来越不能满足农业专业户、龙头企业和基地化生产的资金需求,传统农贷呈萎缩趋势。小额信贷在面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时不能满足其长期投资的需求,不利于农村企业的发展壮大。我国小额信贷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技术和制度尚未完全成熟若用小额信贷方式满足农户所有信贷需求,势必偏离原则和宗旨,导致和加速小额信贷失败。小额信贷是一种局限于特定客户的较为保守的信贷方式,资金需求大户,至少目前在我国还不应属于小额信贷服务对象,主张贷款期限和分期还款金额应与其他来源的现金和调整风险后的收益一致。

  5.保障机制缺失

  首先是贷款本身的风险。由于农业产业是一个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人为因素等诸多环节影响的弱质产业,加上小额农贷的借款主体——农民,大多还属于经济劣势群体,自身本来抗风险能力脆弱,如果用每天生息的贷款从事高风险产业,一旦出现风险,无疑给本来拮据的家庭生活雪上加霜。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农村信用社每遇到类似风险,往往也是束手无策。

  其次是来自外部的各类风险。一是来自于农户的道德风险,由于成千上万的农户都有贷款,还款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攀比心理;二是由于农户法律法规知识的淡薄,存在将多个小额农贷转移给一户使用的现象,形成风险叠加;三是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由于移民、外出等原因,致使诸多小额农贷因债务人外迁,无法收回贷款。四是小额农贷管理落后,给农村信用社员工造成混水摸鱼之机,形成新的道德风险。

  6.管理困境

  第一,外在金融监管力不从心。有关部门对具体监管方式未做出统一规定,协调小组并非专门的监管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另外,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的投资人又多为非金融专业人才;农行和政府部门两者的责任和权利关系不清楚或信息不对称,也造成了金融监管的困难。

  第二,商业性小额信贷公司内部治理经验不足。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农村小额信贷组织成功并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的组织架构、制度框架在央行指导下已初步建立,但在内部管理授权、职责划分、激励约束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由于现有的农村正规金融和小额信贷都不足以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局,必须在农村金融市场进行改革和开放,引入商业性资本投资的新型机构,发展商业性小额信贷。这是因为商业性资本在保持盈利能力、保持机构可持续方面和业务扩张方面有着充分的动力,是改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和消减贫困的新途径。